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扬州大学科技小院师生热议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

中国农技协
中国农技协是开展科技推广和科普服务的基层科普组织。
收藏

努力筑实“科技小院”,奋力推进“兴农育人”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并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所谓“科技小院”,即是把研究生培养、科研和服务农民这三重目标有机结合到一起,通过科技服务团队在农村常驻,利用科学这把利器,以实践出真知、解真惑、得实学,努力推动并实现广大农业相关人才及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1.江苏淮阴黄瓜科技小院

陈学好教授(扬州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黄瓜科技小院首席专家):解决农业生产领域的品种、技术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也要解决消费市场对产品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是农业科研工作者的责职与使命。农业科研既要顶天更要立地,最好的科研一定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高度结合,我国学者黄三文的二倍体马铃薯杂交种的诞生、高彩霞小麦白粉病基因MLO的编辑与育种应用,康振生小麦条锈病致病机制及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干扰致病基因进行小麦抗条锈病育种等都是将基础生物学理论与现代生物技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因此,农业领域的研究生必须到基层去、到生产实践中去了解产业现状、发现生产问题、凝练科学问题并加深对科学问题的深刻认识,从而激发内在的动力,运用多领域知识和技术方法对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究。

徐强教授(扬州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通过科技小院,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培养爱农情怀,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作出应有贡献。

徐君副教授(扬州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看到总书记的嘱托与希望,身为科技小院的一员的我感到无比自豪、满满的成就感,更加鼓舞我们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宏伟目标而艰苦奋斗。

“淮阴黄瓜科技小院” 位于淮安市淮阴区丁集镇,是江苏省绿色蔬菜产业特色镇,且“淮安黄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称号等。科技小院在帮助淮阴黄瓜产业生产技术更新升级,填补特色黄瓜新品种、栽培新技术的需求空缺进而带动农户增产增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宿莉(扬州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博士研究生):在淮阴黄瓜科技小院我看到了基地成熟的制种技术,栽培条件,管理技术,其实是开拓了自己的眼界。向管理技术员李叔学习了很多,发现了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病害,知道了提前要预防病虫害,要根据第二天的天气状况温度变化来调整授粉时间等等。在这里切实的体会到了农业的魅力,听基地负责人杨总讲述目前他认为黄瓜生产中以及制种中的产业问题,明白了总书记所说的“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意义,解决生产问题才是重点,科研和生产相结合才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根本要义。因此,作为一名从事黄瓜研究的博士生,在深入了解前沿知识的同时,解决黄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更是责无旁贷,要满怀热情扎根土地,以农田为纸,以科技为笔,把论文写在瓜棚里!黄瓜科技小院的磨练更加坚定了我对专业,对产业,对农业的认识和向往。

黄尧玥(扬州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我很荣幸能够参与到我们学校的黄瓜科技小院工作中来。科技小院把我们研究生教育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这里我们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百姓同吃同住,交流学习。从一颗种子发芽开花授粉结果收种,完整体验黄瓜的种植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对黄瓜植株的养护管理,都是我们在课堂和实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田间生活虽然辛苦,但是我们的心灵却是充实快乐的,我们会被淳朴善良的农民打动,也会因为黄瓜的丰收而喜悦。习总书记说过我们研究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我们的学习和实验最终是要回归到生产实践中去,为乡村振兴做贡献。我很幸运成为我们黄瓜科技小院的一分子,小院的经历将使我终生受益!

宋子诺(扬州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的学习阶段,仅仅学习理论知识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课程与实践的结合也显得尤为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的“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淮阴黄瓜科技小院实践的过程中,我对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自找苦吃”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也让我对于农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更大期待。在小院基地的学习生活中,通过与师姐、老师和各位负责人的交流,我切身体会到参与实践生产的必要性。作为黄瓜小院的一员,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将用自己所学为黄瓜产业发展,农业发展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胡启明(扬州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在学习习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后,让我感受到了习总书记对我们年轻一代的期望,坚定了我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信心。作为一名从事黄瓜遗传育种研究的学生,我深知农业研究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意义。科技小院项目让我们走进黄瓜生产第一线,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深入了解种植户的需求,以需求推动发展。培养了年轻一代农学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以行动诠释着扬州大学“坚苦自立”的校训精神。

2. “江苏泗洪奶牛科技小院”、“江苏大丰奶牛科技小院”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有这样一群“科技牛人”,已先后获批“江苏泗洪奶牛科技小院”和“江苏大丰奶牛科技小院”。该团队在江苏省的大小牧场常年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志愿服务,把动物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派驻到奶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知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农牧场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这支队伍便是由扬州大学杨章平教授带领的“牛遗传资源与健康养殖创新团队”。

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抬头仰望星空,低头脚踏实地。团队把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乡土人才培养作为支撑奶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人才培养成果显著。为培养高级专门奶业人才建设了研究生工作站,连续二次荣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称号。依托平台和基地,先后派出多位研究生驻场开展实验,深入生产一线,从育种、繁殖、饲喂、疾病等方面积极了解并掌握奶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和问题。2018级硕士姜洪瑞,从实验室孵化产品,带进牧场应用,使产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完善,在完成课题内容的同时为牧场提供了乳头药浴剂的更优选择;同级硕士张强,目前工作于上海光明乳业集团,谈起顺利入职这份工作,完全是得益于其在就读期间课题“从牛场来,到牛场去”的实践经验;2019级硕士刘钉钉,曾数月驻场泗洪大型奶牛养殖基地,深刻了解奶牛发酵床的养殖技术和应用,目前其工作在连云港畜牧兽医站,主要工作内容则是服务基层牧场,协助开展地方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推广工作;此外,还有2020、2021和2022级的在读硕士研究生们长期植根牧场,共同协作开展课题研究,包括血样乳样采集、A2奶牛分群、奶牛免疫力测定等工作。

近年来,团队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根本、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奶牛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奶牛产业兴旺的创新创业人才。此外,以团队杨章平教授和毛永江教授等专家带领学生们参加的第四届全国“牛精英”技能比赛,收获过多项团队及个人一等奖的佳绩,在积极备赛和参赛的全过程中既强化专业本领,又提升行业认知,极大促进专业化人才对农业领域的向往,成就知农、爱农的兴农人才。

科技小院,其实不小,能够施展才能的天地无比广阔。在实践的大海中,学生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感受到知识造福农村的使命感,为国家储备农业人才继续添砖加瓦。

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基地奶业振兴。在人才培养的同时,团队不忘初心,稳扎稳打,坚持推进奶牛养殖关键技术革新,不断努力破解生产实际问题。先后开发完成了奶牛发酵床的应用技术及规范、奶牛乳头成膜药浴剂的创制、A2牛群的分选技术、奶牛全基因组选择技术、智能发情监测技术、牧场智慧喷淋等软件及硬件的研发和实施工作。同时,针对奶牛乳腺炎这一关键问题,团队在原料乳病原菌分离鉴定、抗药分析、挤奶程序、群体选择等方面集成一整套技术体系;在母牛群体上率先开展基因组选择,缩短世代间隔,降低选育成本。团队同泗洪县建立多年紧密合作,多项技术已落地泗洪各大牧场,有效增加泗洪地区奶牛单产水平(11吨),降低乳房炎、肢蹄病等常见病的发病率,提升育种和繁殖效率,实现了科技与产业的有机融合。

近年,团队重点围绕“优质乳供应链关键技术”、“奶牛种养结合及全程减排技术”、“奶牛发酵床养殖模式”、“奶牛DHI测定及群体选育技术”和“奶牛发情监测及牧场信息化系统”等5项关键技术模式和一系列配套技术开展科技服务。这些技术提高现代奶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科技服务为本,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团队着力提升服务产业能力,依托江苏省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结合江苏省农业农村厅重大技术推广计划,科技入户工程、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等项目,对主产区农技推广部门、基地牧场技术人员、奶牛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进行集中技术培训。2015年来,在宿迁、徐州、扬州等奶牛主产区累计举办各类培训会20余次、现场观摩会30多次,开展发酵菌种筛选、纯化、保藏等技术示范应用30多次,累计培训各类技术人员5000余人次。对接泗洪、睢宁2个帮扶县,开展奶牛高产高效技术帮扶,被全国性媒体《新华日报》、《科技日报》等多次报道。

构建并完善了“产业技术推广联盟+区域示范展示基地+基层农技推广站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链条式技术推广创新机制。团队联合省内外多家科研单位的行业专家,组成协同技术推广联盟,签订了60余份“新牛人”培育协议,针对新型科技示范主体实施分类指导,精准培育,打造本土化奶业科技人才“新势力”。此外,依据江苏省泗洪县积极落实国家和省上一系列奶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在2022年中央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中,团队积极服务并协助泗洪县多家牧场制定推进方案,有效提升牧场智能化装备水平。

近年,通过研发关键技术、集成技术体系、创新推广方式,已实现技术推广总规模达5.5万头奶牛以上,成母牛年平均产奶量增加500kg,泌乳奶牛头均增加产值和利润分别达2000元和500元以上,奶牛乳腺炎发病率下降40%,原料乳中体细胞数显著下降,提高了奶牛生产效率,降低了对环境的压力,减少了牧场抗生素的使用,提高了原料奶质量,推动江苏奶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乡村产业振兴。

评论
科普dgy12345
进士级
已读
20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