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中国是如何治理荒漠化的?丨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中国科普博览
原创
中国科协、中科院携手“互联网+科普”平台,深耕科普内容创作
收藏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赵学勇(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荒漠化是全球生态重点和难点问题,从1995年起,联合国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旨在提高人们对防治荒漠化的重视程度,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1996年,中国成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国,此后的20多年来,中国在荒漠化治理的道路上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为防治荒漠化这个世界难题提供了防沙治沙的中国方案。

(图片来源:Veer图库)

想“治沙”,得“种树”!

中国在防沙治沙方面所提供了“适地、适树,以水定植”的模式。比如在科尔沁沙地多数使用当地的灌木小叶锦鸡儿、差巴嘎蒿、黄柳等先固定流动沙丘,提供保护,然后当地的草本植物会在保护条件下逐步自然侵入,建立起比较好的固沙植被覆盖。

沙漠中的灌木

(图片来源:Veer图库)

而在内蒙古西部及以西地区,人工固沙植被多数以梭梭、花棒、沙拐枣等灌木为主;在盐渍化土地上,采用柽柳、白刺、罗布麻等灌木和胡杨。

这些适地适树的选择,建植了稳定的防风固沙植被。与此同时,也为我们相关的科研人员带来了启发:只有真正有效的、可持续和可复制的防沙治沙模式,才是最适合的模式。

我们常说的“经济作物”,能拿来治沙吗?

传统上对经济作物 (cash crop)的定义是能够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原料的作物,大致包括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调味作物、药用作物、染料作物、观赏作物、水果和蔬菜类作物等。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杨树、柳树和松树等多作为建筑材料而受到关注,特别是生长较快的杨树,既是常用建材,又是好的薪材,在沙地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又能够起到快速固沙作用,得到了政府、研究者和民众的关注。

后来,随着人口增加和气候变化,中国东部沙地也普遍出现了水资源可利用性减小的问题,水对植物生长、发育和植被建植的制约性越来越强。特别是在本世纪初,我国出现了区域性自然植被退化和人工植被死亡的现象,甚至出现了“鄂尔多斯植被退化都是山羊惹的祸”、西北半干旱区沙尘频发“是杨树惹的祸”的说法。

荒漠中的风沙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如果说是这些都是“祸”,那么根源则是我们对气候变化、目标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化和速生树种适应性认识不足“惹的祸”。根据我们的调查和研究认为:在西北地区,速生杨树依然在适合的地方发挥了其生态和经济作用,例如“四旁”植树——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有计划地种植各种树木;但是要避免大面积、高密度造林固沙。

同时,在这里也要回答一个大家很关注的问题——“固沙造林”会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答案是并不会,如果说在进行造林时对环境造成了“破坏”,那也是我们没有做到“适度”,或者直接说是我们没有做好。

科学治沙,少不了“新点子”!

科技在治沙环节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与其相关的科技也走过了学习、发展和创新的长路。

(图片来源:Veer图库)

风沙物理学是防沙治沙的基础学科之一,所以早在上个世纪30-60年代,研究者根据沙障可以有效防治0-60厘米高度范围内的风沙流危害,在宁夏中卫段铁路防沙体系中采用了在铁路上风向建立20-30厘米高小麦秸秆草方格沙障的方法。这项技术源于苏联的土库曼沙漠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与铁道部治沙站合作引进和改造成功。

如果说到70年代末,中国的防沙治沙还在机械固沙为主、生物固沙为辅的阶段,那么1990-2010年中国则进入了机械固沙与生物固沙相结合的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这段时间也是中国科研人员在认知植物、土壤、水和气候变化关系基础上,研发和示范了适合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防沙、治沙技术,推动了防沙治沙理论发展并应用于指导实践的快速发展阶段。

2010年以后,在上述基础上,机械化固沙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也就是在固沙机械快速发展支撑下的物理固沙、化学固沙和生物固沙相结合的阶段。

尽管在上述三个阶段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防沙治沙成果,但是我国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问题的挑战。

具体来看,有气候变化、人口增加带来的压力,有发展需求驱动下的持续向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拓展的耕地资源利用和放牧所带来的压力,还有产业转移带来的压力……这些资源利用的压力集中并“按压”在水资源上。但众所周知,水资源是西北地区的制约性资源,因此中国的防沙治沙事业任重而道远。

(图片来源:Veer图库)

治沙成果初显,仍需砥砺向前

如上所述,中国在沙漠化治理理论、技术和模式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是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

在防沙治沙理论方面,中国科学家逐步构建了以“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防沙治沙技术应用、模式示范和工程实施的理论体系”。适地、适树和适应性管理体系的形成基本建立在这一生态地理与生态水文学基础之上。

在技术方面,中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系列针对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水、土、气、生特征和问题的防沙固沙植被建植技术、退化植被近自然恢复技术、经济植作物丰产节水技术等,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工程固沙方面,无论是上个世纪50-60年代取得成功的沙坡头铁路防沙治沙工程、七十年代开始实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还是八十年代末启动的新疆塔里木盆地穿沙公路工程等,都在干旱或极端干旱条件下成功保护了一些攸关国计民生的目标工程和区域,取得了一系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国内外同行和政府的普遍认可。

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防沙治沙模式方面,除了上述工程模式以外,八步沙模式、库布齐模式、科尔沁沙地等模式都是中国干旱、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沙漠化防治的成功模式。

中国土地荒漠化防治的显著特点是“防沙治沙兼顾民生与发展”。在取得上述成果的同时,依然面临着风沙危害大、治理区域面积大、资源利用压力大和区域差异导致的难度大等问题,特别是基于精准自然和社会区划基础上的防沙治沙适应性管理体系的建设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持续探索。

结语

当然,防沙治沙是我们科研人员一直不懈的探索和实践,作为普通公众的你们,或许很难亲身参与到防治荒漠化的建设工程中,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这些都能为防治荒漠化贡献一份力量。

编辑:孙晨宇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未明之间
举人级
21届国际花园城市全球总决赛结果揭晓,信阳一举捧回最大人口级别组金奖及全场唯一“艺术、文化与遗产管理”单项金奖,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美好生活看信阳”城市品牌的迷人魅力,标志着信阳在着力花园城市建造上又向前迈进了历史性的一大步。
2023-06-22
科普员赵鹏
太傅级
荒漠化是全球生态重点和难点问题,从1995年起,联合国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旨在提高人们对防治荒漠化的重视程度,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2023-06-28
科普,生活
学士级
一生短短几十载,时间宝贵,当且行且珍惜,不蹉跎,不虚度,让自己充实起来,好好经营生活,心中有意境,目之所及皆风景。
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