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揭秘:古代中国金属冶炼技术和矿产开采“黑科技”

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协会

在人类文明史中,金属冶炼及金属工具的制作和使用,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重要转折点,仅有大约6000年历史。古代中华大地作为先进的农耕区域,在使用金属工具方面起步不算早,但独具优势、曾领先于世界。

金属冶炼、金属工具的出现,标志人类走进了文明!历史学家们常依据使用工具的材料对人类文明阶段进行分类,有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其实在进入金属时代前、在距今大约4万年前,人类就认识到天然的金属单质,特别是化学稳定性较好的金和铜,但数量极少、做不出工具、只能作为装饰品。

人类的“热法冶金”首先制出的应是铅、银,是在高温烧制陶器过程中渗出的铅、银等金属,因为自然界中含铅的陶土较多、得到铅尤其容易。之后,人类不断积累高温炼制金属的经验,又大规模冶炼出铜及铜合金,并将其用于制作工具。但黄金有所不同,一直到近代都主要靠“淘金”获得、很少采矿冶炼。

考古显示,在距今大约6000年前,西亚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首先大规模冶炼青铜,是红铜(纯铜)与锡、铅冶炼成的合金。青铜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可制作工具,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青铜时代”(直到公元初年、前后经历约4000年),如此巨大的进步,甚至有人认为是外星人所为

1、中华大地的金属文明出现略晚,却有独具特色、技术领先的“青铜时代”。

在距今大约3700年前的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大批出土中国最早的青铜器、青铜饰物,还有“铸铜作坊”!标志着此时的中国确已进入了青铜时代,在时间上略晚于西方国家,但诸多考古证据显示,商周至西汉时期,中国曾有技术领先、高度繁荣的冶炼制铜业,曾在世界上独领风骚

总体看,西方国家的青铜主要用于铸造工具和武器,而商周时期中国青铜器的器型和用途极为广泛,烹饪食器如鼎、簋(guǐ),酒器如爵、觚,兵器如戈、矛、斧、矢镞,工具如铲、削,乐器如铙(打击乐器)等,且金属合金配比合理。古代典籍《周礼·考工记》中就提到各类青铜器的铜、锡成分比。

考古显示,商代拥有非常先进的青铜冶炼铸造工艺,整个商代都在不断改进“复合泥范”铸造技术,泥范结构复杂、体积很大,从最初铸造小型爵、削,到商代晚期已铸出世界已知最重的青铜器“后母戊鼎”、达830多公斤。至于造型和纹饰复杂且精美的青铜器(如四羊方尊),更是比比皆是了。

周代的青铜器铸造技术更是达到极高水平,佐证就是青铜器上面已出现长达几百字的铭文、字迹清晰、规整。而且,当时的泥范质量提升、可反复使用数次,还出现了“叠铸法”(把多个泥范叠合组装),一次可铸出多个铸件,这样小型青铜铸件就能大批量生产了。

在原料保障方面,商周至西汉时期,中国人开采铜矿一般采取开凿浅井、“穴取”的方法。在内蒙古林西、湖北大冶都曾发现春秋时期的古代铜矿遗址,尤其是大冶古矿,具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采矿、冶炼工艺,估计这里曾炼出过10万吨以上的铜。

小常识:中华大地尤其是中原地区,铜矿储量其实不算丰富,这就给青铜器以及后来的铜制货币(铜钱)生产带来一些麻烦。因此,古代中国人非常重视勘探和采矿工作。当时找矿极为困难,主要靠“目力”经验观察,曾有大量工匠长年累月在荒山野岭之中找矿!《管子》中就记载了根据“矿苗”(矿产自然露于地表部分)找矿的经验;汉武帝时期,为了铸造铜钱更是每年驱使10万人“攻山取铜铁”。

2、中华大地曾因炼铜、炼铁共同的工艺传统,形成了技术领先的“铁器时代”。

人类最早应是在陨石中认识到“铁”这种坚硬的物质,用它制作刀刃和饰物。但天然金属单质的铁极少、必须通过炼制获得。人类正是在几千年漫长的青铜时代里,在青铜冶炼技术应用中逐渐掌握了熔点更高的冶铁技术、迎来了铁器时代!考古显示,在距今大约4500年前的小亚细亚(今土耳其)赫梯人墓葬中出土的“铜柄铁刃匕首”是世界上最早的冶炼铁器,大约1000年后这里后进入铁器时代,再逐次传到中东、欧洲。

在中华大地,曾在甘肃省临潭商代墓葬中,曾出土3300多年之前的两块铁条,稍晚还有商代的“铁刃铜钺”,而距今大约2800年、西周晚期虢国玉柄铁剑,已是全铁质兵器了。在公元前500年的战国初期,中国正式进入铁器时代、比西方国家略晚,而且在此后几百年里(直到西汉时期)铜器也没有被完全淘汰,是铜器、铁器混用,直接证据就是秦始皇陵中出土了几万件铜质兵器、铁制兵器极少。

秦代人为什么不愿用轻便、锋利、强韧的铁兵器?或许是因为当时的冶炼制铜业非常先进发达,没有必要全部淘汰!还有可能,是科学合理的铜合金配比,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青铜的劣势。但也正是因为青铜冶炼技术先进、且曾长期是铜、铁混用,古代中国人从春秋时期的“竖炉炼铜”工艺之中发展出了遥遥领先世界的“高炉冶铁”(出现于战国晚期)工艺、生产出了铸铁(生铁)以及后续的先进炼钢技术。

西方国家进入铁器时代后的漫长时期(直到欧洲中世纪)都是延续炼铜工艺、冶炼温度约900摄氏度,得到的是杂质较多的海绵状铁块,它含碳量低、较软,要通过反复锻打才能制造出简单的铁器。而中国古代高炉冶铁炉温可达1150摄氏度以上,能形成铸铁、还能浇铸成器,含碳量高、杂质少、质地硬而脆。

汉代之后中国冶铁技术还有很多领先世界。总体来说,中国炼铁高炉的炉型科学合理、非常高大,提升了冶炼效果和效率;战国时已采用人工压动的皮风囊鼓风,西汉时出现畜力鼓风、东汉时出现水力鼓风,宋代至明代则改进了“活塞式木风箱”;冶铁燃料则是在北宋时普及使用煤、南宋时更开始用焦炭冶铁。

在炼钢方面,战国时期就出现“百炼钢”技术,即将含碳较高的冶炼生铁反复加热、锻打几十次、上百次,形成坚韧、锋利、耐用的钢条,这种技术在东汉时期已非常成熟、早于欧洲几百年。为简化锻打过程,中国人在西汉时期还还创造出独特的“炒钢”工艺、并在此后不断完善,它就是在生铁水中加矿石粉,再不断搅拌,通过铁水与空气混合、烧损氧化,其中的碳含量就达到接近钢的比例了。

3、金属农具对中国农业生产的推动。

《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此,中国古代那些难得、珍贵的金属原料主要是用于制作礼器、兵器。不过,中华大地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先进的农耕区域之一,这里的人们自然重视农业,很早就用金属制作农具、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了。

古代中国人在石器时代主要用石制农具,有松土用的石耜(sì,像铲子)、石耒(lěi,像叉子),砍伐用的石斧、石刀,还有蚌壳、兽骨制作的镰刀。春秋时期农具仍以石、木、骨、棒器为主,但当时的冶炼制铜业已很先进发达,因此青铜农具多了起来,如䦆(锄)、铲、镰等,在外形上已与近代差别不大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农具不算普及、质地上也不大好用,直到战国晚期才由铁制农具完全替代了石制农具。

小常识:

人类驯化“孔武有力”的野生牛、使用畜力绝对是一个壮举!牛被驯化后很快被用于农业生产,牛耕正是重大的农业进步!中国在春秋时期就有“铁犁牛耕”的记载,相应出现了“犁”等一系列配套农具,不过,当时的犁并不是铁制的,而是木犁、石犁。

到了汉代,牛耕、铁制农具被广泛使用,标志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有“飞跃”发展。汉代之后,中国冶铁生产不断扩大,铁口农具逐步变为全铁农具,铁制农具的样式更是不断改进、品种逐步增加,包括牛耕所需的犁也是越来越精巧合用,就不再赘述了。

总之,中国古代金属冶炼技术的巨大成就,以及农具的发展和演变历史,都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

评论
坦 荡 荡
少师级
其实在进入金属时代前、在距今大约4万年前,人类就认识到天然的金属单质,特别是化学稳定性较好的金和铜,但数量极少、做不出工具、只能作为装饰品。
2023-06-28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中国古代金属冶炼技术的记载数不胜数,这些技术充分展现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让古老中国的冶炼技术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大放异彩!
2023-06-28
传承解惑
大学士级
金属冶炼、金属工具的出现,标志人类走进了文明!古代中华大地作为先进的农耕区域,在使用金属工具方面起步不算早,但独具优势、曾领先于世界。
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