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七彩山鸡 | (GBIF)发布河北北戴河环颈雉数据

中国绿发会
长期致力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
收藏

近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绿发会、绿会)GBIF工作组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平台录入并发布河北北戴河环颈雉数据,供参考及下载。

图源:GBIF

图:雄性环颈雉 图源:郭耕

视频:雌性环颈雉 来源:郭耕

据悉,绿会专家郭耕先生于2023年6月16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北戴河一湿地发现并记录雌性及雄性野生环颈雉。

环颈雉(英文名:Common Pheasant;学名:Phasianus colchicus)又名雉鸡、山鸡等,是雉科雉属的鸟类,七彩山鸡从环颈雉驯化而来。

环颈雉体型较大,雄性约85cm,雌性约50cm。雌雄羽色差异较大。雄性羽色鲜艳,并具有金属光泽;眉纹白色,眼周有红色裸皮;颈部有一圈前部不相连的白色环线;胸部锈红色或棕红色,有暗褐色鱗状斑纹,腹部棕色;尾羽尖长,灰褐色,有暗色横斑。而雌性体型较小,全身羽色大致褐色,背部和胁部密布暗褐色斑点,腹部杂斑稀疏;喉部灰色,胸、腹部棕色,有黑褐色斑点。尾羽棕褐色,有暗褐色黄斑。

环颈雉栖息栖息于中、低山丘陵的灌丛、竹丛或草丛中。它善于奔跑,能短距离快速而有力地飞行。平时的飞行速度只有每时43-61公里,但在被追逐时,可以加速到每时90公里。

环颈雉雄鸟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雌鸟与其雏鸟偶尔与其它鸟合群。常在干燥的灌木丛和草地间觅食,以谷类、植物种子、叶片和昆虫为食。它们营巢于水边浅水处芦苇丛中或水草丛中。有时也在水边草丛中地上或水中小柳树上营巢,但周围均有芦苇或高草掩护,巢非常隐蔽。

环颈雉原产于亚洲,自然分布于自高加索山脉南北麓到中亚、蒙古、西伯利亚、朝鲜半岛、越南北部及缅甸东北部的广大地区,也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除西藏羌塘高原及海南)。后被引入欧洲、北美洲、夏威夷、智利、澳大利亚和纽西兰等地。

公民科学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力量,也是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的重要贡献者。中国绿发会GBIF工作组通过GBIF数据平台,来助力推动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努力。

参考文献:https://www.gbif.org/occurrence/4132143302

编译:Sara

审核:Daisy

编辑:Tommy

评论
smxh676
大学士级
环颈雉雄鸟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雌鸟与其雏鸟偶尔与其它鸟合群,彩色翅膀翱翔蓝天!
2023-07-06
李海剑
太师级
公民科学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力量,也是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的重要贡献者。中国绿发会GBIF工作组通过GBIF数据平台,来助力推动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努力。
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