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如何陪伴患有抑郁的她

达医晓护
原创
通过医学科普让老百姓真正做到“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453 篇文章

电话那头张女士的声音显得有些着急并伴有自责。她23岁的女儿一周前被诊断为“抑郁症”。想想之前女儿开心快乐的模样,再看看目前女儿生活中变得被动,言语又少,还会说些“活着没意思……”的话语,对自己又很烦。张女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真不知道如何与女儿相处。担心自己帮不到她,又害怕哪句话伤害了她。故电话咨询。

抑郁症也称抑郁障碍或单相抑郁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减退,集中注意困难,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自我评价低,自信心不足,无价值感,认为前途暗淡,可有消极言行,并可以出现睡眠障碍和食欲下降等症状。

2022年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新冠疫情后,全球精神障碍疾病负担更加沉重,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病例分别增加了28%和26%,抑郁症患者激增5300万,增幅高达27.6%。抑郁症的防治任重而道远。

家属同抑郁症患者一起生活可能会感觉很难。因为她们可能变得很被动,或脾气很差,原先能做得事情也做不好了,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她们的情绪状态也可能会影响到家人的情绪状态及生活。

家属既需要帮助一起生活的抑郁症患者,同时也需要照顾好自己,以下几点需知晓。

1.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而不是性格懦弱,避免指责和过多的要求对方“坚强、努力”。

2.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及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发病次数等综合评定。

3.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有利于抑郁症患者的恢复,疾病恢复需要时间,面对疾病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4.压力可能会使抑郁症恶化。

如何与她们轻松友好地相处?

1.照顾好自己,做坚强后盾

家属在陪护时,除了给予患者关心和照顾,也要多关注自己的情绪。自己尽量设法放松,并继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刻提醒自己,她们有时烦躁、发脾气,是因为抑郁症患者最容易在亲密的人面前爆发情绪,但他们并不是针对自己,而是生病了,尽量不和他们“较真儿”。

2.多理解,不指责

要知道,抑郁是疾病,它的病因很复杂,目前也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如同感冒、糖尿病一样,我们无法选择患和不患哪种疾病。他们出现抑郁症之后,自感心情郁郁寡欢,懒于动作和思考,但别人可能会认为他们有什么思想问题而对他们指责和埋怨。不要说“这算个什么事儿”、“小心眼儿”、“人家的处境比你还难,也没有抑郁”,因为患者最害怕被贴上“不努力、不负责、不认真、不坚持”等标签。可以说“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

3.少评判,多倾听

我们的情绪需要表达,在临床中碰到大量的患者称自己对家人表达情绪时不能被有效的倾听,有被打断、忽视、甚至指责等情况。在与抑郁症患者交流时,对于患者的述说与回答,要认真地、有兴趣地倾听,并适当表示理解,且要不带任何偏见,不做价值批判。听他们表达身心不适和顾虑,听他们在讲述中慢慢地重新定位自己,听他们讲述也许我们不知道的一些感受和经历……倾听过后,我们最好不加评价、不加指责。

4.不盲目建议、鼓励和督促

“你可以的”“要坚强一点”“肯定会好起来”……这些话听起来积极乐观,却会让抑郁症患者更加难受。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之一是意志力减退,缺乏动力,通过一番艰难的挣扎也难以缓解情绪,更难做到积极主动。如果想要用积极的语言影响他们,不妨聊聊遇到的趣事、好事,或者有针对性地指出患者有进步、做得好的地方。在没有专业的患者病情评估和医师指导下,强行带患者去运动、聚会、旅行、读书及尝试各类网上查阅到的治疗方法和调整方式,并不合适,有时候反倒会给患者带来身心负担,加重病情。

5.给予积极肯定

抑郁症患者多伴有自卑心理,对一切都感到悲观失望,对前途缺乏信心,遇事容易责怪自己。针对患者这些心理特点,家属应引导他们从好处去想。可以选择抑郁症患者最感兴趣、最关心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患者的言语、行为的积极面予以肯定,鼓励他们回忆以往愉快的经历和体验,帮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长处,引导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多陪伴、多配合

寂寞的环境会使人产生抑郁的情绪,因此作为抑郁症患者的家属,要尽可能多些时间陪伴病人。增加家庭的温馨气氛,一个温暖、稳定、相处起来舒服的状态对抑郁症患者很有必要。有的患者想单独待会儿,我们就要在约定安全后给予一些空间和自由。有的患者容易哭泣和发泄,我们就要给予陪伴,允许他在不伤害自己的限度内发泄。

7.正向认识、温柔督促治疗

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药物副反应,此时家属不要与她一起忧心忡忡,对医生埋怨,而应该努力分散她的注意力,耐心地引导她。当患者因暂时没有出现治疗效果而丧失信心时,要帮助她树立信心。当疾病稍有好转时,更要抓住时机鼓励她继续接受治疗。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充分的疗程与足够的剂量,很多病人的治疗半途而废,这与家属不配合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病人急,家属不要急;病人没有信心,家属切忌垂头丧气。除了警惕“危险信号”如轻生欲望与危险想法,平日可以主动询问患者,要不要陪同一起去看心理医生或者接受心理治疗。让患者感受到你的陪伴,而不是一个人面对困难。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有自伤念头,或已经故意伤害了自己,不要将她们单独留下,需要及时向专业医务人员寻求进一步帮助。同时保管好药物、尖锐器具等物品。

关注自杀的预防

这是抑郁症家属需要着重关注的事项。首先,家人必须知道哪些抑郁症病人最容易出现自杀行为。实践证明,抑郁症患者在初期,严重期以及恢复期都可出现自杀行为。在此病初期,由于患者的情绪已经低落,但运动抑制尚不明显,此时如果有死的念头,就会随时采取行动;在此病的严重阶段,患者会有明显的情绪低落,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有绝望感,自杀的行为就会发生;恢复期抑郁症患者除有初期的心理过程特点外,还包括患者对抑郁症的认识,如受到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同样会出现自杀行为。当抑郁症患者伴有明显激怒和焦虑时,自杀的危险性会很大,家属必须引起注意,抑郁症的疾病规律有晨重夜轻的特点,因此自杀行为多发生在早晨或上午。如发现病人有自杀的念头,家属无论白天、晚上都要寸步不离患者,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一言一行,危险物品如刀、剪、绳索等要收藏起来,门窗要做好防范措施,药品由家属保管好。家属在采取以上行动时要显得自然、隐蔽,不要引起病人的反感,患者有抵触情绪时要好言相劝。最后特别要警惕的是患者对病情的伪装。患者有时为了达到自杀的目的,会假装病情好转,显出欢乐的样子,此时家属如果放松警惕,就很容易发生意外。

如何判断患者的病情在好转

抑郁症患者有明显好转时,其痛苦感可减轻,有自我解脱感,头脑逐渐清醒,心情开朗并愿意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其次,参与外界活动意识可明显增强;此外,患者的身体不适症状有所减轻,如乏力,食欲减退,心慌等不适逐渐消失,患者睡眠可得到改善,食欲有所增加,体力也逐渐恢复等。

家属可以通过三个过程来评判;首先出现的是睡眠和食欲好转;其次是思维感到灵活,动作多了起来,最后才出现情绪的好转。如果一个病人饮食不香,晚上辗转难眠,时时起床走动,却声称情绪好了,这有悖于抑郁症恢复的通常规律,应该引起警惕。当然,这三个过程并不都适合于所有病人。

在家中照顾抑郁症患者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既要有耐心,又要很机敏,精神和体力的消耗自不待言,如果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患者的病情仍无好转,则建议送患者住院治疗。

作者:上海奉贤区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王春莲 主治医师

王金德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