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诗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审核:周 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大幅度转变,“甜蜜”的烦恼也随之而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日益增高。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已攀升至5.37亿,患病率达到了10.5%,也就是说,每10位成人中,就有1位糖尿病患者。其中我国以1.41亿糖尿病患者稳居榜首,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防治糖尿病,已经刻不容缓!
一、糖尿病的“前世今生”
糖尿病最早是在古埃及的莎草纸医书里被文字记载的,这是一种症状表现为“多饮多尿”的疾病,即患者的饮水量与尿量不成比例。17世纪,英格兰人托马斯与德国医生约翰共同发表了一篇报道“甜尿”的论文,其中首次使用了拉丁文词汇Mellitus,意为极甜。他们将其与希腊医生阿瑞蒂乌斯形容该病时所使用过的Diabetes(意为多尿)结合在了一起。因此,一个古老的疾病被赋予了新的命名,Diabetes Mellitus,即糖尿病。直到1921年,加拿大科学家班廷发现了胰岛素,并证明了它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糖尿病的诊疗历史发生了里程碑式的转变。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胰岛素是我们身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内分泌激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降糖小能手”。当我们进食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会逐渐升高。身体里的“侦查员”信号肽,将这个信号报告给胰腺,胰腺就会通知“胰岛工厂”生产胰岛素。“守卫员”胰岛素拥有一张神奇的“门禁卡”,只有刷卡后,才能把血液中的葡萄糖分子请进人体细胞内发挥作用。这样,我们的机体就能够保证糖代谢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变化也就局限在一定的生理范围内。但是,当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时,就可能导致高血糖症的出现。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因此,不难看出,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伴随有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利用障碍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因人而异,主要与遗传背景、体育锻炼、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出现哪些典型症状需要高度怀疑自己得了糖尿病呢?
主要包括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减少,也就是人们俗称的“三多一少”。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那么具体符合哪些指标我们会被确诊为糖尿病呢?
如果具有上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同时还符合以下任何1项:①随机血糖≥11.1 mmol/L,②空腹血糖≥7.0 mmol/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 mmol/L,④糖化血红蛋白≥6.5 %,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如果没有上述典型的糖尿病症状者,即使符合这些指标也需要改日再到医院进行复查确认。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目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的分型标准,可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4种类型。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糖尿病人群以2型糖尿病为主,约占90%以上,其中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此外,肥胖和超重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2倍。
二、糖尿病的“多重罪行”
在长期的高糖压力下,我们的“机体工厂”不堪重负,很容易引起多个重要“零件”故障,即多器官的功能病变,进而引发多种急慢性并发症。
图6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主要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等,这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意识障碍和昏迷的重要病因。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种类繁多,主要包括:①大血管病变,包括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血压及下肢血管病变等;②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造成失明,糖尿病肾病可引发肾脏衰竭等;③神经病变,可引起肢端麻木、蚁行感,下肢静息痛,袜套样感觉减退等。此外,糖尿病足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可以导致截肢和死亡。
三、糖尿病的“防治法宝”
面对如此多种多样的危害,我们应该如何科学防治糖尿病呢?这里有一个简单好记的ABCD计划。
A计划,即Advice,改善生活方式的建议。通俗来说,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对于超重或者肥胖的患者,首先需要控制体重,尽量在3~6个月内减轻体重的5%~10%;其次是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食用盐控制在每天6g以内;再次是进行适量运动,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包括快走、骑车、跳绳、游泳、打太极、乒乓球等。此外,建议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科学戒烟,避免二手烟,同时保持心情愉悦,身心健康。
图7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其中,关于每天的进食量,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好记又好算的手掌法则。即“3拳2掌1拇指”。关于碳水化合物,建议每顿饭吃1个拳头大小的主食,即每日3拳头;关于蛋白质,建议每天吃2块掌心大小、小指厚度的各种肉类,即每日2掌心;关于脂肪,每天只需吃相当于大拇指第一指节大小的黄油就足够,即每日1拇指。如此简易方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大致确定每天的食物摄入量,对于平稳血糖有极大的帮助。
图8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B计划,即Blood pressure和Blood glucose。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血压和血糖,规律进行居家监测,控制血压(<130/80mmH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7.0%)和血糖的双达标。
图9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C计划,即Cholesterol。关于血脂,其中最需要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坏胆固醇”,它的控制目标因人而异。对于没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如果已经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则要求更为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mmol/L。
图10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D计划,Drug,规范合理的用药。当感到身体不适或者病情加重时,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必要时采取联合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我们改善长期预后。
图1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最后,我们要调节心态,坚定意志,坚决抵挡外界甜蜜的诱惑。只有全民动员参与防“糖”治“糖”,才能全面应对“糖”衣炮弹的攻击,还您和家人一个健康美好的未来!
图1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