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承载探索月球梦想,印度“月船”再出征

中国航天报
原创
《中国航天报》是中国唯一一家权威介绍航天高科技产业的报纸。
收藏

2023年7月14日,印度运力最强的火箭LVM3将月船3号探测器发射入轨。如果一切顺利,“月船3号”将于8月23日左右在月球南纬69.37度、东经32.35度的南极附近实施软着陆,使印度成为“月球着陆俱乐部”第四个成员。那么月船3号探测器的任务规划是怎样的?它配备了哪些先进仪器?纵览印度探月史和未来规划,又寄托着印度航天哪些使命和梦想呢?

接力承载探月梦

事实上,“月船3号”不是印度航天第一次将目光望向月球,可以说印度探月之路此前经历了一波三折。

2008年10月,印度发射了本国首个探月器,即“月船1号”,同时是印度航天第一次深空任务。这个探月器包括1个轨道器和1个撞击器探测器,通过巡视和撞击月面,对月球的表面和内部进行细致勘测,并发回了大量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探测成果,科学家们初步确定:月球上存在固态的水冰资源。这也堪称“月船1号”最重要的发现。

虽然2009年8月底“月船1号”因内部仪器过热而发生故障,与地面失联,任务被迫终止,但它基本上实现了印度航天的预期目标。

印度第二次探月任务更具挑战性——继苏联、美国、中国后,探测器尝试软着陆月球表面。2019年7月22日,月船2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它包括1个轨道器和1个着陆器,主要任务是绕月观测和安全着陆月球南极,收集水冰、岩石和土壤样品。遗憾的是,着陆器距离月球表面约2.1公里时失联,后被发现坠毁。

然而,我们不能认为“月船2号”完全失败。其轨道器至今仍在绕月球运行,持续为月球科学研究及未来探索任务提供数据,有望在“月船3号”再次挑战着陆月球时发挥作用。此外,“月船2号”上的许多科学仪器由印度独立研制,锻炼了印度航天配套产业发展,也为下一步探月任务积累了经验。

印度月船3号月球着陆器与月球车进行组装测试

雄心勃勃再尝试

据公开资料显示,月船3号探测器包括1个推进模块、1个着陆器和1辆月球车。

具体来讲,推进模块呈现盒状结构,安装了大型太阳能电池板和通信设备,将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充当中继卫星。

按计划,推进模块将驱动探测器连续5次提升近地轨道高度,预计7月31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8月5日进入月球轨道,而后缓慢下调轨道高度,准备着陆月球。截至7月18日,“月船3号”完成了第三次近地轨道抬升。

换个角度来看,这种轨道设计体现了印度LVM3火箭的运力不足,增大了未来变轨过度消耗燃料的风险。

“月船3号”的着陆器比“前辈”重了200多公斤,体现其装载设备和安全保障措施升级。预计成功着陆后,着陆器将通过坡道释放26公斤重的普拉吉安号月球车,正式探索月球表面。

这辆6轮太阳能月球车将借助着陆器、“月船2号”轨道器等与地球团队保持通信联络。它配备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和α粒子X射线光谱仪。其中,X射线光谱仪突出于月球车前端,并旋转90度,以便研究下方物质,揭示月球表面的化学成分,帮助科学家确定着陆区域周围土壤和岩石的元素成分。

着陆器还携带了地震仪,计划进行探测月震的科学实验,希望获取有关月球内部结构的线索。另外,“月船3号”将首次探测太阳辐射的带电粒子在月球表面产生的等离子体,开展月球原位热探针实验。通过各种设备的激光脉冲,科学家有望更好地研究地月系统及月球内部的引力作用,了解月球土壤的热导率、密度等物理特性,指导未来探索月球资源任务。

印度航天机构对“月船3号”寄予厚望,并自信满满地表示,它将证明印度作为“新兴技术强国”在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实力,帮助印度在全球太空科技领域树立“领导地位”。

未来挑战更高峰

“月船3号”将在印度探月计划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此前,印度提出了环绕探测、着陆探测、月面取样和取样返回共4个阶段的探月任务规划。其中,“月船1号”实现了环绕探测任务,还实施了月表撞击探测;“月船2号”的目标是掌握月面软着陆技术,并开展巡视探测,不幸失败后,交由“月船3号”继续尝试。

此外,印度和日本正在联合推进月球极区探测任务的研制工作,虽未正式立项,但已被印度方面称为“月船4号”,预计2026~2028年发射。按计划,“月船4号”着陆月球南极点附近后,将使用印度研制的钻机,钻取月球地下样本,并加热分析其是否含有挥发物,尤其是水冰资源。着陆器还将验证月夜生存技术,设计寿命达到6个月,以便未来支持更复杂的月球探测任务。

为了提高航天自主能力,印度正在论证“月船5号”项目,可能在2030年前后发射。其定位和功能类似“月船4号”,同样计划着陆在月球南极,但将由印度主导任务,研制大型月球车,钻取样品进行原位研究。

更进一步,印度还在考虑月球取样返回的远景任务规划,可能是“月船6号”,但实施时间将在2030年之后。

不难看出,印度探月规划选择了“绕、落、回”的宏观发展思路,但印度根据自身能力和国际合作环境,重点规划了月球南极区域取样探测任务。

除了上述与日本开展探月合作、寻求搭载美欧仪器外,印度近日还签署了美国主导的“阿尔忒弥斯协议”,将与美国在探月方面加强合作。比如,“月船3号”的着陆点选定,是印度科研人员综合权衡“月船2号”轨道器和美国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的高分辨率照片、数据的结果。

未来,印度可能与西方在探月领域深度交流,引进关键技术,研制更先进的月球探测器,甚至不排除发展融合了西方技术的下一代火箭和飞船,参与载人登月任务。这样看来,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推进,印度探月项目的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作者:范珊珊 把关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 江帆)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科普62d7b9474e443
少傅级
2023-08-21
科普64be1994493ee
儒生级
世界人民都在进步。
2023-08-09
汨罗镇徐志雄
太傅级
已阅
202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