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岩石力学与工程科普—做优秀文化遗产传承者 平遥古城墙:守护千年 从历史走向未来

科普岩石力学与工程
原创
介绍岩石力学与工程方面的科普信息、工作,普及岩石力学科普知识
收藏

2022年1月27日,总书记来到平遥古城,登上城墙考察。总书记强调:“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煌煌古陶,护城河畔,闻名遐迩的平遥古城为驻军而建,历经风雨、静伫千年,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也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

济济城垣,环周屹立,横亘绵延的平遥古城墙用险制塞,风华褪尽,余韵仍在,见证时代的变迁,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老历史的显著特征之一。

图1 2022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遥古城,登上城墙考察

(图片源自新华社报道:镜观·领航丨古城老巷中 习近平这样谈文脉保护与传承)

(a)俯瞰平遥古城 (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b) 平遥古城内墙形制(图片源自平遥县文化和旅游局)

图2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

1、暴雨频发,病害摧残古城城墙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岩土被古人认为是接近永恒的存在,希冀赋予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但在自然的力量下,“风雨飘摇”中的平遥古城墙逐渐“衰老、生病”,从1977年至今,古城墙已发生多次大规模垮塌。2021年10月3日至5日,平遥古城区域降水量达到198 mm,古城墙内墙夯土发生多处大面积坍塌、滑落现象。秉持着“修旧如旧、以存其真、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修缮准则,同时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针对平遥城墙出现多处病害特征与整体结构性失稳坍塌现象的抢险修缮程序已对接启动。

图3 平遥古城夯土城墙历年险情及修缮情况(2004年~2021年)

图3 2021年倒塌后的平遥古城墙(图片源自央视新闻)

图4 平遥古城夯土城墙滑塌病害分类体系

2、抢险修缮,协力守护世遗瑰宝

内墙修缮方式延用宋代李诫《营造法式》中所记载的古法,城墙里侧立干(杆),同时立干与保护棚脚手架相连以防止夯筑时立干发生位移并保证夯土强度,桢(端模板)置于两干之间并缚椽(用绳将干缚紧)。绳另一端钉入夯土的木橛子上固定,以防崩溃。后填土夯筑,圆夯,每步夯土夯窝直径15厘米,深2~3厘米,夯层12~15厘米。而后割断绳,将干上移,缚紧后以此类推夯土,至高度。截至2022年11月,平遥古城墙修缮工程已基本完成。


图5 “桢干筑墙”夯筑工艺流程示意图(图源网络)

3、肩负使命,深耕科普文化遗产

“寓保护于发展、以发展求保护、保护与发展并举。”山西省精心守护着这座祖辈们传承下来的精神图腾,积极推进平遥古城墙文物保护与传承,赓续下一个千年之约。近年来,山西先后印发《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指导意见》、《国宝级文物活化利用工作方案》,起草《关于推进全省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修订《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出台《加强平遥古城保护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全面推进文物资源的保护利用。2022年5月,山西省文物局等五部门联合,为基层文保单位免费定向培养一批文物全科人才,在全国尚属首例。一个集保护、研究、利用、展示、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全新文物工作格局,在文物大省山西有序形成。古城墙的“有效保护”与“永续利用”已然成为目前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对古城墙的保护工作中,已变被动为主动,逐步实现从对文物本体的抢险性修缮向预防性保护的转变。

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应坚定扛起传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任,秉持“以古建为师,以匠工为师,以古籍为师”的初心,走出学术的殿堂,走向社会大众,通过传播中华文化遗产的精神,以科普的方式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促进行业内外的有效沟通,引领行业重视并沿着中国文物古建保护之路积极投身于文物保护事业中来,筑牢坚守为国家、为民族保护文物遗产的情怀,用科技守护中华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故事,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承者。

平遥古城墙的保护或许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状态,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前行,让平遥古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样本”,赓续发展,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雷宏刚, 李铁英, 魏剑伟. 典型古建筑保护中的基础性问题研究[J]. 工程力学, 2007,24(A2): 99-109 .

张文革,席向东.平遥古城墙的稳定性分析[J].建筑结构,2009,39(03):110-112.

李最雄,赵林毅,孙满利.中国丝绸之路土遗址的病害及PS加固[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05):1047-1054.

张中俭,杨志法,卞丙磊,张路青.平遥古城墙基外侧砂岩的风化速度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10): 1628-1632.

朱才辉,石卫,李鑫磊,陈平,邓国华. 几类传统改性土的工程特性综合评价及在土遗址修复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41(A1): 3033-3043.

供稿:韩鹏举,白向灵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吉光(梁云立)
太师级
已读
2024-07-21
麒麟区王波
学士级
长知识了!
2023-08-12
飞马腾空
太师级
202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