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是 “国际脊髓损伤日”。设立这个日子,是为了鼓励更多的脊髓损伤者可以突破身体障碍的束缚,通过努力重返社会,同时也呼吁社会更多的关注脊髓损伤者群体,一同建立一个平等包容的良好社会环境,为脊髓损伤者和他们的家庭带来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辅具应用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康复辅具科主任组织“关爱脊髓损伤者的科普及义诊活动”,为众多脊髓损伤者提供健康咨询与义诊服务,不仅向脊髓损伤者科普关于疾病康复、二便管理、辅具使用等方面的医学健康护理常识。而且还也特别设置了就业、创业咨询的窗口,由已经重返社会、重新就业的脊髓损伤者分享经验,提供资讯,推动更多的脊髓损伤者走出家门,重返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现场为脊髓损伤者提供包括辅具需求评估、试用、维修、保养、以及科普讲座等服务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康复辅具科邓小倩主任致辞
韩俊奇老师现场科普讲座“脊髓损伤者,应该了解的矫形器与康复辅具”
此次活动通过科普讲座、现场体验的方式让脊髓损伤者及相关专业人员、照顾者对常用脊髓损伤辅具的种类、功能特点、使用方法等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康复辅具专业人员也为到场的伤者提供了轮椅维修、保养及使用指导,为他们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科技志愿服务是中国康复医学会2023年全国科普日康复科普联合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全方位、多维度、多主题的康复科技志愿服务(如科技培训、健康科普宣讲、义诊、康复医学与健康促进基地开放日等),注重开展走进县、乡的康复科技志愿服务,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促进全民健康素养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