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让计算机科学真正流行起来 ——计算机科普的现状与思考(下)

科普时报
科技日报社旗下国家级科普全媒体平台。
收藏

2019年的一次意外事件,引发了我对科学普及的重新认识和深刻的思考。2019年初我带女儿看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之后,给女儿画了6张手绘图讲解其中的科学知识。这6幅图被朋友发到了网上,意外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不仅上了微博热搜,还先后被100余家媒体转载,相关新闻报道约22万篇;更引发数万人参与热议,微博总阅读量超过1.5亿人次,微信公众号文章3000余篇,多篇阅读量超过10万;手绘图还被境外媒体翻译成英文进行了报道,10多家电视台进行报道和专访。这些数字给我很大触动。

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2013年我们在《计算机学报》上发表的文章《网络大数据:现状与展望》,下载量达到7万次历时近7年,而我的手绘科普图实现过亿阅读,只用了7天时间。这让我深切意识到大众对科学知识的需要和对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工作的认可。根据近期的思考,我认为推动计算机科学普及需要从品牌、产品和生态三个方面着手。

科学普及需要权威的品牌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量自媒体发布各种信息,信息的影响力不仅由内容决定,对观众“注意力”的争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传播速度。新的信息分发方式带来了媒体界的深刻变革,这也为科学传播者带来了众多机会。这就决定了现代科普既要重视巩固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科普阵地,又要注重与新媒体结合,满足不同受众的互动性和体验感,有热情的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多样的渠道传播科学信息。因此,计算机科学普及也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将计算机学会打造成最权威的计算机科普品牌,在这个品牌下成就一批“明星科学家”。帮助公众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参与科学,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群众基础。

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也需要更多科学家走出实验室、面对公众,担负起解疑释惑的责任。如果在某些热点话题上,“真”专家沉默,那么谣言和误导就会有存在和扩散的空间,进而潜移默化影响大众认知。

科学普及需要有温度的产品

科学普及要想影响更广泛的受众,并形成持续的影响,需要有满足大众需求的产品,而大众的科普需求是需要创造,也是可以创造的。这需要培育“让科学流行起来”的大众文化,让科普更加接地气,称为有趣、有料、有生活和有温度的产品。我们的科学传播应该注意到把事实和信息包含在社会和文化情境中,有效的科学传播应该是包容性的、整体性的,需要整合不同的社会科学视角,让更广泛的受众更加容易接受。

对科学观点进行有效传播的关键是对新的或不熟悉的观点提供充足的情境,然后对关键内容的本质进行解释。比如我从2019年初开始致力于通过手绘的方式,以科幻电影为载体讲解其中的科学知识,并获得了较好的结果。“科幻电影中的科学”系列科普文章和视频吸引了数千万人次的阅读和数千人次的讨论。

我通过人们所熟知的漫威系列科幻电影中的钢铁侠,使用他的智能管家(贾维斯、星期五等)的场景,来介绍智能大脑可能的组成和实现技术,如:大数据感知、知识图谱、大数据引擎、高性能计算机、高通量计算机、智能计算机、智能芯片、智能计算和远程交互等原理,也更加直观和形象地介绍了计算机科学知识。

我始终认为,科学传播不同于科学研究,它是一门艺术,也是需要科研人员习得的技巧,更是把科学与社会和公众沟通起来的桥梁与纽带。科研成果只有传播出去,被广大公众所理解和运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效果。

科学普及需要良性的生态

全社会可持续的科学普及发展需要良性生态。一方面,需要鼓励大量有能力、有热情,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的科学普及工作者,制作内容、讲解科学知识。科学普及不但需要更多专业的科研人员参与,尤其是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明星科学家发挥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拉近科学与公众和社会的距离;要提升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单靠科研人员远远不够,科学普及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更多专业领域的从业者、大学生、研究生等投身其中,承担基础性的科学普及工作。

另一方面,需要激发大众了解科学知识的欲望,希望有更多的人对科学问题感兴趣,并进行一定的思考,让科学在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科学普及生态的建立,需要更多的科学普及工作者,将自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对科普的热情结合起来,将科学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地传播给广大公众,形成规模效应。大众科普呼唤明星科学家。我们应当让更多的科研人员成为科学普及的明星,让科学知识在大众中流行。

当前,科学普及已经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越来越大的价值。而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特点和科普现状,根据受众认知基础、学科特点和多样的科普目的,建立适合计算机科学普及的创作体系和发展模式,有助于计算机科普工作事半功倍,把计算机科学普及工作从偶然为之变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有助于让计算机科学真正流行起来。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评论
曲一线
大学士级
202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