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在流量洪流中,科普短视频扬帆起航

科普时报
原创
科技日报社旗下国家级科普全媒体平台。
收藏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短视频的用户规模为10.26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5.2%。短视频以其庞大的用户基数、快速的传播速度和强大的用户黏性,在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播的途径中占据重要位置。

67.4%的人使用短视频获取科技信息

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在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公民中,67.4%的人使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获取科技信息。短视频已成为科普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短视频具备天然的科普传播优势。在语言方面,相较于传统科普的枯燥与严肃,短视频的语言更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在呈现方式方面,相较于传统科普的文字、图片和讲座等形式,短视频可利用有声文字、动画、真人情景再现等形式,即使是图片的展示,也可以附加背景音乐;在交互方面,传统科普只有线下活动时才能够获得即时反馈,短视频利用平台的特点,如直播、评论、弹幕等形式,提高了参与感,寓教于乐,实现了在互动中学习知识;在时间成本方面,短视频主题明确、信息直接,能迅速抢占注意力,降低时间成本,以较短的时间学到大量知识,满足碎片化学习需求。

针对不同受众和平台,传播内容方式有所差别

短视频类型不同,用户群体和传播特点不同。从短视频平台来说,定位不同,普及的用户、内容和方式有所差别。如抖音的女性用户数量高于男性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18岁—40岁,对教育类视频感兴趣程度高,而B站则男女用户比例均衡,24岁以下占比最高,2020年科普成为上升最快的5个内容品类之一。

从短视频内容来说,生活知识类、技巧类、人文社科类和医疗健康类的科普视频主要面向全年龄段,分布在用户活跃度高、转载量大的平台,方便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便捷有效地学习科普知识;技术类现场教学的科普视频更偏向于有实际需求的技术类人员,利用直播的方式直观、实时地进行学习和参观;需要连续性、持续性的深度科普则主要分布在学生、年轻人为主要用户的平台,18岁以下在校用户最青睐课程内容;18岁—30岁大学生和职场用户偏好课外知识和自我提升。

鼓励开发个性化的高质量科普产品

科普短视频日益成为学习和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其传播的速度和范围相较于其他传统传播手段有着更为显著的效果。但目前短视频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少科普短视频内容良莠不齐,低质量科普内容泛滥,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待考证;内容重复雷同,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性不足;更新迭代速度快,缺乏内容深度挖掘和思考;短视频生产者素养也参差不齐,缺乏约束。

为确保短视频在科普工作中发挥最大作用,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网络平台科普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充分利用短视频的传播优势,根据不同短视频的用户特点,支持并动员专家、科普工作者或影视艺术工作者等创作开发个性化的高质量科普产品,充盈科普内容,丰富科普形式,顺应流行趋势,采取适当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投放推送。同时,平台也要避免科普产品的同质化,加强对科普视频的审查,保障科普视频内容的专业性。

(作者黄乐乐 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评论
马武琴
太傅级
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激发青少年创新意识,亲自实践,自己动手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惊喜!
2023-10-19
科普5dc26673bdb79
秀才级
2023-10-29
科普5dfc4f1bb909c
太傅级
👍
202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