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来,科学家利用望远镜捕捉宇宙光子来进行天文观测。今天,他们有了新的选择。中微子有着如幽灵般极强的穿透力,可轻松逃逸极端、致密的宇宙和天体环境而不改变方向,有助于科学家揭晓剧烈天体过程背后的机制,解开宇宙之谜。
在10月10日举行的上海交通大学南海中微子望远镜“海铃计划”成果新闻发布会上,李政道研究所正式发布“海铃计划”蓝图。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景益鹏担任项目负责人、李政道学者徐东莲担任首席科学家,将探索建设中国首个深海中微子望远镜,通过捕捉高能(亚TeV到PeV量级)天体中微子来探索极端宇宙。
据悉,海铃团队已完成首次海试任务,测量验证了候选海域作为中微子望远镜台址的可行性,完成“海铃”中微子望远镜的概念设计,相关论文10月9日发表于《自然•天文》。
什么是中微子?
20世纪20年代末,科学家在研究β衰变(即原子核辐射出电子转变成另一种核)时,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不知去向。这使科学家不胜困惑:在亚原子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是否还成立?1930年,当时年仅30岁的匈牙利物理学家泡利对能量守恒定律深信不疑,并以非凡的直觉预言:在此过程中,必定还有一种不带电的、质量极小的与物质相互作用极弱,以至于无法探测到的新粒子放出来,是它带走了那一部分能量。他把这种未知的粒子叫做“小中子”,就是现在说的“中微子”。
1942年,美国物理学家艾伦按照我国物理学家王淦昌提出的方法,首次通过实验间接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由于中微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弱,要直接探测到中微子是非常困难的,连泡利本人也认为中微子也许永远测不到。然而,困难并不能阻碍科学的进展,在泡利提出中微子假说的26年之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雷尼斯教授等把400升醋酸镉水溶液作为靶液,放人新投人使用的核反应堆中(作中微子源),每小时测得2.8个中微子,与他的理论预测完全一致。雷尼斯也因此荣获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代宇宙学研究告诉我们,中微子的种类上限为3,即有3种中微子。除了上述发现的电子型中微子之外,还有μ型中微子(1962年发现)和τ型中微子(1975年发现),每一种中微子都有相同的反中微子。
中微子究竟有没有质量,是该研究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课题。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中微子的质量等于零。1980年,苏联理论与实验物理研究所宣布,经过10年的测试,得到中微子的质量在17~40电子伏之间,轰动了全球的物理学界。此后,世界上许多著名实验室纷纷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测量和检验这个结果。我国原子能科学院的专家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了这项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2015年10月6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以表彰他们通过中微子振荡发现中微子有质量这一研究。
读者也许要问,中微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十分微弱,又难以捉摸,研究它有何意义呢?
研究中微子有何意义?
当然,一个中微子是无足轻重的,但是,在我们这个宇宙中,中微子的数量极多,它充满在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平均每立方厘米就有300个左右,与光子差不多,比其他所有的粒子要多数十亿倍呢!所以,中微子整体对宇宙来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另外,中微子还有一种本领,它能够在星球的内部畅行无阻,因此它可以把太阳、星球的内部信息带给我们。科学家还遐想利用中微子的这种特点,来做地球断层扫描,让埋在地球深处的奥秘一览无遗;还设想让中微子穿透地球传送信息,这样长距离通信就可以不要经过卫星和地面站兜圈子了。显然,当扑朔迷离的中微子一旦被人们完全认识后,它将会获得极其广泛的应用。
以往如何探测中微子?
中微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反应。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科学上探测也极为困难。因此,中微子的发现和研究过程,饱含着几代科研人员的心血。
在这个领域,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2012年,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宣布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成为中微子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20年12月,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圆满完成科学任务正式退役,同时另一“国之重器”也开始构建,那就是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
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位于广东省江门开平市,是由中科院和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以测定中微子质量顺序、精确测量中微子混合参数为主要科学目标,并进行其他多项科学前沿研究。项目预计2024年建成运行,届时将成为国际中微子研究的中心之一。
江门中微子实验于2015年开始建设,建于广东江门开平市金鸡镇、赤水镇一带的打石山。目前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基础建设,无论是地下实验大厅,还是相关的水电气等设备,都已经完成,并安装到位,现在已经开始了探测器安装。
探测中微子,一种办法是通过液体闪烁体探测器来捕捉它们产生的信号。
科研人员在有机玻璃球里注入透明的特制液体——液体闪烁体(简称“液闪”),当中微子穿过球体时,会有一定的几率和液体里密布的氢核发生反应。每一次反应产生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子,正电子随即湮灭释放出一个快信号,中子则在反复碰撞后被其他氢核吸收并释放出一个慢信号。一前一后两次闪烁,就透露了中微子的行踪。
“探测器越大,捕捉到的信号就越多,数据量就越大,就越能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
海铃计划如何“捕捉”中微子?
据了解,“海铃计划”首批探路者团队经过海试,在南海北部发现一块水深约3.5公里的深海平原,其海床平整,海底数百米高度范围内流速平缓,且海水测量的放射性与普通海水的公开数据一致。
“海铃”望远镜将以整个地球为屏蔽体,接收从地球对面穿透而来的中微子,“因位于赤道附近,‘海铃’望远镜可通过地球自转探测360度全天域中微子,实现对不同方向中微子的无死角观测,与南极‘冰立方’以及北半球其他中微子望远镜形成互补。”
探路者团队还在约3420米水深处对海水光学性质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其平均吸收和散射长度分别为约27米和63米,清澈的海水可更清晰地“录制”中微子与海水反应的踪迹。
“海铃”一期项目已于2022年底启动,拟在选定海域建设10根望远镜串列,并通过长距离海缆连接南海某岛基地,预计于2026年建成世界首个近赤道的小型中微子望远镜,开展对银河系内外的天体源搜索,并完成建设大阵列的全链技术验证;终极目标是建立终极大阵列。
“海铃”探测器阵列将由1200根垂直线缆组成,每根线缆长约700米,线缆间距70到100米,像海藻一样垂直“生长”在海床上。这些线缆共搭载2.4万个高分辨率光学探测球,整个阵列直径约4公里,总占地约12平方公里,可监测高能中微子反应的海水体积约7.5立方公里,设计寿命为20年。
科学家预计,“海铃”探测器阵列建成一年内可发现鲸鱼座中棒旋星系的稳定中微子源,并能发现类似于“冰立方”利用十年数据才初步观察到的超大质量黑洞的中微子爆发。“海铃”望远镜将于2030年前后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中微子望远镜。
来源:科普中国综合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