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2738 篇文章
新冠科普系列五
——疫情防控新常态下该如何运动?
全球各地发布的疫情信息提醒我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未结束,即使我国国内目前病例零增长,也不等于零风险,我们仍需保持警惕。运动能增强免疫力,那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应如何科学地运动呢?
一、运动与免疫力
运动能增强免疫力,但是短时间运动难以提升或改善免疫力。无论哪种运动形式,只有适度适量并长期坚持,才能助益免疫力的提升。偶尔高强度的运动,反而有损免疫力,所以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合适的运动方式。对于偶尔运动的人,应尽量避免高强度、剧烈运动。
二、运动与时机
运动可以安排在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进行,也可以选择在晚饭后两小时进行,这是因为人体各器官会在这个时间段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身体对运动有很好的适应性。此外,选择运动的时间要尽量错开,不要扎堆,以免造成人员聚集。
在外出运动前,要测量下自己的体温,当体温升高或有其他不适时,不应外出运动,待身体恢复再进行。
三、运动与环境
运动环境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在某些场合,新型冠状病毒更容易传播,应当尽量避开人群聚集、通风不佳、需要与他人密切接触的场所,所以,可以选择参加户外运动。户外运动时,也要注意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至少要在1米以上。还要注意卫生礼仪,不随地吐痰,如果要打喷嚏,用手肘或者纸巾捂住口鼻。在使用公共健身器材时,建议大家随身携带一包消毒湿巾,使用前先擦拭一遍,以做好自身保护。对于密闭的室内场馆,应当遵守当地疫情防控的要求,佩戴口罩进行运动。
四、运动与口罩佩戴
在运动时佩戴口罩,应注意:
1.佩戴口罩运动的时间不宜过长。宜每10~20min休息一次。这是因为佩戴口罩运动,呼吸阻力增加,氧气吸入减少,容易造成缺氧导致头晕。
2.佩戴的口罩不宜过于专业,没必要选择N95、N99等专业防护口罩,可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口罩防护材料越密闭,越容易因缺氧导致头晕。
3.在运动结束后,口罩应立即更换。佩戴口罩进行运动时呼吸量增加,同时也加快了口罩失效的速度。摘下的口罩应放入胶袋或纸袋内,丢于废弃口罩收集桶。
4.对于有哮喘、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讲,在佩戴口罩运动的时侯要特别注意观察自身身体反应,若出现身体不适,要立刻停止运动,必要时向身边人求助,拨打120及时就医。
图片来源:上海市东方医院护理部
五、运动与洗手
大家早就了解到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的,被病毒污染的双手也成为了感染病毒的“主推手”,因此,在运动后可别忘了洗手,一定要彻底地清洁双手。
疫情期间,坚持科学地运动锻炼,保持自身肌体的免疫力,也是在为抗击疫情的总体战贡献力量哦!
作者:张伟英 刘圣洁 上海市东方医院护理部
编辑:杨智
审核:孙烽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本文来自“防治传染病,你我同参与”卫生健康线上科普活动,围绕“新冠肺炎”“艾滋病”“乙型肝炎”等传染病防治主题,为公众提供实用、易懂的防护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