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森林 曹雄历时3年联手打造《黄河宁夏水利文化史源探寻》之第二章第二节 “塞上江南”的来由
杨森林文集 2023-09-30 10:37 发表于宁夏
收录于合集#鸣沙中学447个
“塞上江南”至今成了宁夏的代名词,但查遍史料至今为止并没有发现这句话出自何处、来自何方,但**“**塞上江南”又确确实实是宁夏名副其实的代名词——其实,“塞上江南”最早来自于“塞北江南”——宁夏平原发展为自流灌溉后,渠道纵横,水网遍布,旱涝保收,富甲一方,唐代诗人韦蟾《送卢藩之朔方》中有“贺兰山下果园城,塞北江南旧有名”诗句——“塞北江南旧有名”最起码在唐代以前,宁夏“塞北江南”就闻名于世了。《全唐诗》中,韦蟾的诗作《送卢藩尚书之灵武》全诗是这样的:“贺兰山下果园城,
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
弓刀千骑铁衣鸣。心源落落堪为将,
胆气堂堂合用兵。”却使六幕诸子弟,
马前不信是书生。韦蟾,字隐珪,系晚唐诗人。生卒年代不详。陕西下杜(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唐大中七年(公元853年)进士及第,咸通年间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刑部侍郎。编著过诗集《汉上题襟集》,可惜已经亡佚。《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10首诗,其中比较有名的一首就是《送卢藩尚书之灵武》。卢藩,生卒年代不详,唐宣宗大中年间先后担任新安太守、庐州刺史等职,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到灵州出任朔方节度使,最终病逝于灵州任上,是大唐名臣。他与韦蟾是好朋友,这首诗就是韦蟾送别友人卢藩尚书去灵州赴任时所写的。从这首诗分析来看,诗的题目非常明确——《送卢藩尚书之灵武》,就是诗人韦蟾要送大唐尚书卢藩前去灵武上任。灵武,就是宁夏当年的灵州。卢藩要到灵武出任朔方节度使。诗的第一句介绍卢藩要去的灵武的位置在哪里、是个什么地方——贺兰山下的古城,是座“果园城”,灵州所在的地方是“塞北江南”,而且很早就有名——“旧有名”——从这句诗句可以看出:黄河宁夏平原是著名的古老灌区,由于有了黄河水的灌溉,“赛秦川”“似江南”的宁夏川自古就成为富庶之乡,最起码在唐代以前就很有名气了!这说明黄河宁夏引黄灌区最起码在大唐以前,“塞北江南”的美誉早已誉满神州了。接下来,诗文进一步说明黄河宁夏引黄灌区境内的军民早就开始了引黄河水灌溉农田:来自黄河的秦渠、汉渠的渠水,自流灌溉,家家户户都有果木园林,繁茂的枝叶使得各家的红色大门都被树荫遮挡住了。在这风景如画的美丽地方,是千万个身穿铠甲的将士们出征的疆场——这个旧有名的“塞北江南”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前去灵武出任节度使的卢藩又是是一位心胸开阔、能征善战的大将,他是位胆识过人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宁夏境内将士们怎么也不会想象到——这位能征惯战的将领,原来还是位学识渊博的书生!北宋时的《太平御览》卷一六四,州郡部十记载,据隋图经曰:北周宣政二年(公元579年)破陈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宁夏灵武吴忠一带),江左之人崇礼好学,习俗皆化,因谓之“塞北江南”。由此可知:“塞北江南”这一称呼在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迄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而且“塞北江南”开始是以灵州的习俗礼仪与江南相似而言,后来逐渐专指宁夏平原优越的灌溉系统造成的自然环境与江南相似而言——据《宋史·夏国传》记载:宁夏这里是“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兴灵则有古渠曰唐徕曰汉源,皆支引黄河,故灌溉之利,岁无旱涝之虞”。明弘治《宁夏新志·序》这样写道:“宁夏地方千里……左黄河右贺兰,山川形胜,鱼盐水利,在在有之,人生其间,豪杰挺出,后先相望者济济。诚今昔胜概之地,塞北——小江南也”。清乾隆《宁夏府志》卷一“形势总论”写道:“宁夏之境,贺兰环于西北,黄河绕于东南,地方五百里,山川险固,土田肥美,沟渠数十处,皆引河以资灌溉,岁用丰穰”。巡抚杨应琚在《浚渠条款》中也写道:“宁夏一郡,古之朔方,其地乃不毛之区,缘有黄河环绕于东南,可资其利,昔人相其形势,开渠引流,以灌田亩,遂能变斥卤为沃壤,而民以饶裕,此其所以北江南之称也”。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中所收录的北宋大臣曾公亮奉旨主修的军事地理《武经总要》中,前集卷十八下之《灵州·怀远镇》中记载:“怀远镇,本河外,县城西至贺兰山六十里,有水田、果园。本赫连勃勃果园置堰,分河水溉田,号为塞北江南即此。”其实,古人所说的“塞上江南”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与“塞北江南”相同。那么,“塞北江南”到底怎么演变成“塞上江南”了呢?中国古人习惯以“北为上”——“塞北江南”从书本走向民间以后,后来引用的人多了,或许被人们口语化为“塞上江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