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挺、殷倩
*乡村振兴,人才引路;农业转型,科技为先。**在上海的农业科学高地上,活跃着一群“农业科学家”,他们行走于前沿领域,为农业注入科技的“基因”;**在上海的农业产业领域里,活跃着一群“农业技术专家”,他们将一项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新品,服务百姓餐桌;**在上海农村的田间地头,活跃着一群“科技农民”,他们善用“黑”科技,不仅将农活变得科技感十足,更开启了农业生产新时代。*在上海不久前首次举行的乡村振兴选树活动中,5位“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物”和10位“乡村振兴杰出科技青年”脱颖而出,成为上海三农建设中一道道靓丽的“科技人才”风景线。
为农业注入科技“基因”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农业科学家既要在实验室里大展拳脚,也能深深扎根在田间地头。一旦农业基础科研有所突破,将给农业生产带来颠覆式的变化。作为全国的人才高地,上海在农业基础科研领域拥有不俗的实力。端稳中国人的饭碗,离不开科技赋能。如果说袁隆平的杂交稻提高了水稻的亩产量,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罗利军****研究员的节水抗旱稻则大大拓展了水稻的种植空间。
罗利军
“来世上走一遭,我希望实实在在留下点东西。”这位深耕水稻遗传资源保护创新和研究利用的科学家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30多年间,他坚持不懈从世界各地收集保存水稻种质资源,默默无闻地走过“从0到1”的“稻”路,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水稻功能基因资源库。他又带领团队从1万个育种资源里筛选出129种旱稻核心资源,最终培育出冲破淡水资源限制的节水抗旱稻。这种水稻能节水50%、节肥30%,减少碳排放90%,可在旱地、山坡地、低洼易涝地种植,让中国粮食变得更安全、更绿色。在今年的乡村振兴选树中,罗利军荣膺杰出科技人物。
农业基础科研不仅有“陆上”的,还有“水里”的。上海大闸蟹“江海21号”有着“大长腿”的美誉,生长速度比普通河蟹提高17%以上,并多次捧回全国河蟹大赛“最佳种质奖”。而“江海21号”的“蟹爸”,就是此次“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物”、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成辉。
王成辉
他在国内率先提出水产动物配套系聚合育种的思路和设想,创立了“系内群体选育+系间配套杂交”的水产动物配套系育种技术。基于该创新思路,王成辉将出肉率高的腿长河蟹与运动能力强的额齿尖河蟹实现优势互补,经过12年培育出“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的“江海21号”。
在上海,农业基础科研领域有罗利军、王成辉这样的领军人物,还有更多青年人正在不断茁壮成长。
李双喜
来自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李双喜副研究员“道法自然”另辟蹊径,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生物耕作”的概念与技术模式。他把蚯蚓引入到土壤改良、农田种养之中,实现了“菜-蚓-鳝”和“稻-蚓”的生态种养,在减少化肥、农药用量的同时,增加土壤的养分和稻米的质与量。
邵 玲
“我主要的工作是对感染鱼虾蟹的病毒进行基础研究,为开发对人体无毒的抗病毒生物制剂提供科学支撑。”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邵玲研究员说,在养殖塘里,高密度的鱼群、虾群、蟹群里,常常会爆发“传染病”,导致大面积死亡。在过去10年的科研生涯中,她揭秘了几种主要病毒感染水产品的过程,鉴定了鱼类广谱抗病毒蛋白,并由此开发了更为环保的抗病毒生物制剂。
瞄准未来绿色农业,勇于科研创新,李双喜和邵玲收获“乡村振兴杰出科技青年”的称号。
把论文“写进”农产新品里
“农业领域的科技人才应该要‘能文能武’,既能在实验室写文章,又能在田地里种瓜果蔬菜,这样的人才是产业最需要的。”上海食品学会名誉理事长、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潘迎捷教授表示,与其他科学技术领域相比,农业科技人员更渴望把实验室里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到田里、塘里,变成瓜果蔬菜、鸡鸭鱼肉,实现从“1到10”的跨越。
一部热播电视剧《山海情》,让许多观众记住了“香菇扶贫”。“脱贫攻坚时期,很多贫困县选择了食用菌作为主导产业,这些贫困县中又有相当一部分选择发展香菇。如今,来到乡村振兴工作主战场,食用菌要继续发力。”作为世界食用菌生物学与产品学会主席,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谭琦对食用菌产业化可谓了如指掌。
谭 琦她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潜心于香菇研究,成功选育了香菇“申香”系列新品种,为中国的香菇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种源基础。其中,“申香10号” 为日益盛行的鲜香菇内销和出口提供了优质的品种来源;适应不同区域气候且高产稳产的“申香215”,是中国境内栽培最广泛的香菇品种之一。谭琦也因此成为“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物”。
把论文“写进”农产新品里,把青春投入乡村振兴中,年轻农业科技人奋勇争先。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魏仕伟副研究员、上海弘辉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李纳副研究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王慧副研究员、光明牧业有限公司苏衍菁高级畜牧师在各自领域用科技成果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获评乡村振兴杰出科技青年。
魏仕伟
“罗利军等前辈农业科学家‘身躬田土’的默默奉献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魏仕伟说,“我希望挖掘欧美第一大绿叶菜生菜的有利基因,培育优良生菜品种,从而助力我国农民实现出口增收。”
他培育的“浩农1号”生菜与目前主栽生菜相比,能够增产20%以上,营养成分高莴苣素超过10倍,且更加耐寒;“缤纷1号”生菜进一步增产到22%以上,富含的多酚使得抗氧化活性增加近17%。目前,这两个生菜新品种在全国12个省市开展布点,推广3万余亩次。
张 洁
“撒下好种子,百姓才能有好收成。”张洁在以她命名的杂交水稻育制种创新劳模工作室中,主攻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研发,培育了新品种“紫祥优24”“紫祥优26”“弘优26”,并通过审定。
2014年前,张洁还在机关工作。但“本着帮父亲减轻压力的初衷”,她“女承父业”,加入公司做起了种源农业。除了不能受制于人的种源创新之外,张洁积极推动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并组织各种培训会帮助种植户掌握栽培要点。如今,弘辉种业已经是上海杂交水稻种源龙头企业。
李 纳
作为船舶设计工程师,李纳的心愿是“改善渔民的生存状况,带动渔村振兴”。她的一系列研究和设计,正在一点点实现自己的心愿:对渔船的节能减排改造,减少了渔民支出;对渔船的安全性、稳定性设计,改善了渔民的海上生活条件;对渔船机械化、自动化改造,提升了渔业工作效率……
除了捕捞,李纳更关注养殖。她参与研发设计了海带采收船、贝类采收船、养殖管理平台、水域病害防治船,为浅海增养殖带来了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助力,也让更多海鲜走进了千家万户。
王 慧
甜糯的鲜食玉米令人垂涎欲滴,而上海农业科学家在该领域具有颇有建树,开发了不少特色品种,其中就有来自王慧的选育。早在2009年,她就开始培育、发掘营养健康功能性鲜食玉米,特别是含高叶酸、高赖氨酸和维生素的新品种。王慧培育的“申科糯601”是高叶酸品种,“申科甜糯99”具备高产抗病特征,“申科甜2号”则在全国推广超过10万亩,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
苏衍菁
在上海,光明乳业的牛奶是质量的保证。在苏衍菁看来,这得益于光明牧业对于牧场标准化管理创新。编制光明牧业《奶牛场标准操作规程》、优化《光明牧场千分制评估体系》、制定上海市地方标准《荷斯坦奶牛蹄病防治技术规范》……苏衍菁与同事们多年来对于奶牛场标准化管理的孜孜以求,使得光明牧场奶牛的单采突破11吨,生鲜乳质量远超欧盟标准。
现代农业呼唤更多“科技农民”
现代农业与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生物信息科学等不断交叉,而“科技农民”需要成为掌握新科技、“黑”科技的达人。“要强调学科交叉并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上海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陈德明说,“知识的交叉就像生物的杂交一样,会产生更大的产业优势”。
上海孙桥溢佳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无土栽培技术、温室大棚设施,不仅在上海、江苏、山东、贵州、宁夏、新疆、青海遍地开花,还沿着“一带一路”落地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非洲的塞舌尔。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物、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卜崇兴将“科技,让农业更美好”作为座右铭。出生宁夏的他从小就感受到缺水、贫瘠的土地对于农业生产的禁锢。同时,这也促使他一直苦苦寻找在戈壁滩、盐碱地种菜的办法。
卜崇兴
从温室大棚到无土栽培,这位农业博士从科技中找到了答案。卜崇兴在新疆吐鲁番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戈壁无土栽培蔬菜生产基地,成为国内最早将无土栽培技术理论应用的实践之一。如今,组装式深冬生产型日光温室、主动蓄热供热系统、设施果蔬栽培技术、物联网系统及无人机巡检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等一系列高科技栽培设施的应用,将中国大西北戈壁转化为万亩“良田”。
上海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岳崇勤高级工程师是上海蔬菜机械化推广的探索者,曾提出了甘蓝、花菜、球生菜等7种绿叶菜机械化加工生产技术模式,节约人工成本超百万元,也曾在叶菜收获机、密植移栽机、秧盘输送装置、播种育苗装置、智能化机具等领域获得多项专利。
岳崇勤
“今后的蔬菜生产,将向着智能化、轻简化、少人化方向发展。”岳崇勤说,“机器换人”是上海蔬菜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不仅能提升蔬菜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还能实现“每亩节省2.1个人工”,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这位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物豪迈地表示,“要继续做‘蔬菜生产机械化’的全国引领者”。
\
王 磊
“AI+农业”“数字化+农业”是乡村振兴杰出科技青年的拿手好戏。上海交通大学王磊副研究员结合“AI+无人机”的创新技术,使果树的栽培技术开发不仅完成了“机器换人”的科技赋能,还助推了精准农业和机械化发展。
王金悦
“我们要做农业里的特斯拉。”上海点甜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金悦更是雄心壮志:全自动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架构、数字孪生、多传感器融合、视觉识别算法等前沿科技,都被应用在了采茶、耕种、收割、除草等各种机器人上。
宋团伟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兽医总监宋团伟则表示,与科技公司联合研发的祥欣种猪生产扩繁体系等物联网系统,已做到查请、配种、免疫保健等日常作业无纸化。
长江后浪推前浪。农业生产通过近几年的转型发展,已呈现“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产业特点。潘迎捷表示,科协和学会应该尽力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就像这次选树活动一样,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为青年人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能够让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及时了解和掌握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