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琳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
审核:董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副主任委员
2023年4月25日是我国第37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1986年6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妇联、广播电影电视部、经济贸易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布通知,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定为每年4月25日开展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所以每年的4月25日,就成为了“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宣布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区域,标志着我国已达到无脊灰目标,这要归功于一颗小小的“糖丸”,它就是脊髓灰质炎口服减毒疫苗,使成千上万孩个子避免了肢体残疾,挽救了无数个家庭。
普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从1992年的9.7%降至2014年的0.3%。
除了脊灰、乙肝疫苗,还有很多疫苗也在默默地守护着孩子的健康,也被纳入了国家计划免疫接种范围内。
儿童接种疫苗可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为孩子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疫苗接种这点事儿。
一、宝宝出生后常规需要接种哪些疫苗?
接种疫苗是每个宝宝出生后都要经历的,不同月龄或不同年龄接种的疫苗种类是不一样的。
出生24小时:接种卡介苗、第一剂乙肝疫苗;
出生1个月:接种第二剂乙肝疫苗;
出生2个月:接种第一剂脊髓灰质炎疫苗;
出生3个月:接种第二剂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剂百白破疫苗;
出生4个月:接种第三剂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剂百白破疫苗;
出生5个月:接种第三剂百白破疫苗;
出生6个月:接种第一剂流脑疫苗、第三剂乙肝疫苗;
出生8个月:接种麻风疫苗;
出生9个月:接种第二剂流脑疫苗;
1周岁:接种第一剂乙脑疫苗;
1岁半:接种第四剂百白破疫苗、第一剂甲肝疫苗、第一剂水痘疫苗、麻腮风疫苗;
2周岁:接种第二剂乙脑疫苗;
3周岁:接种流脑A+C疫苗;
4周岁:接种第四剂脊髓灰质炎疫苗。
这些是0-4岁儿童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频次、时间。
那么,每种疫苗都有什么作用呢?
根据疫苗的名称大概可以知道,比如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百白破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乙脑疫苗是预防乙型脑炎的;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的;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
宝宝出生后,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间按时接种疫苗。
二、宝宝接种疫苗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接种前要注意什么?
首先,接种疫苗前1-2天最好给宝宝洗个澡,因为接种疫苗后,建议24小时之内不洗澡;第二,宝宝一定要健康,不能生病,比如不能发热、腹泻、呕吐等,同时局部皮肤也不能有破损,或者有严重的皮疹;第三,准备好接种证和体检本。
需要注意的是,严重过敏体质的宝宝,处于严重过敏状态的时候,不建议接种疫苗,但是也不能无限放大过敏。
经常有家长问,化验单显示对花生过敏,能打疫苗吗?
如果宝宝只是对坚果、花生,或者对某类水果过敏,因为疫苗里面没有这些组分,所以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证。
接种后要注意什么?
接种完之后,首先要在医院观察半个小时,出现异常情况医生可以及时处理。
回家以后,宝宝有可能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不良反应。
全身不良反应,比如发热,体温超过38.5℃,要口服退热药物,体温在38.5℃以下,可以给孩子多喝水,或者采用物理降温等方式,让孩子的体温降下来。
家长可能会很担心,打完疫苗会不会烧得很高?
大部分疫苗的不良反应不会持续很久,也不会烧得很高,一般都是处于低热状态,所以家长们不要过于担心,给孩子多喝水,清淡饮食,观察2-3天慢慢就好了。
局部不良反应,比如针眼局部出现红肿硬结,建议48小时内冷敷,48小时后热敷。
这个时候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因为局部瘙痒,孩子会去抓挠,但是宝宝的手是不干净的,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可能有很多细菌,如果把皮肤抓破了,会导致局部的红肿硬结感染加重,一旦引起局部严重感染,就非常难处理了。
所以家长们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让小宝宝去抓挠,针眼的地方最好不要暴露,穿长一点的衣服盖住,可避免宝宝抓挠。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总体来讲,接种疫苗后宝宝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是机体正常的反应,家长不用特别担心。
很多家长认为,接种完疫苗后没有任何反应才好,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对于一个正常的个体来讲,接种完疫苗之后有一定的反应,也说明接种成功了。当然如果出现一些特别严重的不良反应,还是要及时就医,防止出现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