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连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汪芳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发育障碍或发育异常导致的,是出生就有的。
最常见的简单畸形,比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复杂畸形以法洛氏四联症最为常见。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一、为什么我国会有这么多成年人有先心病?
第一就是过去医疗条件不好,很多人没有进行认真的检查,不知道自己患有先心病,等到了一定年龄,做体检才发现,很大部分人是这样的。
还有一部分人发现自己患有先心病,因为没有症状,就没有进行治疗,到一定年龄,出现心慌、气短,有症状了,才来医院就医。
第三种就是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有先心病,但是惧怕治疗,一直拖着,拖不下去了,才来治疗。
所以我国成人中有很多先心病患者,随着医疗水平提高,随着国家对健康的重视,随着大健康人群的管理,成人先心病患者会逐渐减少的。
特别是近几年新兴起来的介入治疗学,也叫介入放射学,大大改善了先心病的治疗,使很复杂的手术变得简单,变得更有效。
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是怎么回事?
介入治疗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利用影像技术,比如X线技术、数字减影技术、超声、CT、磁共振等,用一些器械,比如导丝、导管,通过人体正常的自然管道,或者微创的孔道,把一定的器械植入到人体内,或利用一定器械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就是介入治疗。
很多先心病都可以做介入治疗,比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植入特定的器材把洞修补上,叫封堵术;瓣膜性心脏病,比如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用球囊进行扩张,叫球囊扩张成形术;瓣膜损毁,需要更换,介入植入新的瓣膜,叫介入瓣膜植入术;异常孔道,比如叫冠状动脉瘘、肺动静脉瘘,用一些栓塞材料,最常用的就是弹簧钢圈,释放到栓塞的部位把它栓塞住,叫栓塞术;复杂先心病,可以和外科联手,一边用介入治疗的方法栓塞异常的动脉畸形,再加上外科矫正新的畸形,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复杂手术变得简单,大大提高了成功率。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成人先心病做介入治疗,大部分情况下在局麻就可以完成,因为创伤很小,是在股动脉或股静脉做穿刺,跟扎针一样,局部打点麻药送入导管,稍稍有一点感觉,不会太痛苦,是完全可以忍受的。如果手术太复杂,可能就需要全麻了。
三、先天性心脏病是越早治疗越好吗?
很多疾病大多数的观念是越早治疗越好,但有些疾病一开始没有症状,先不用治疗。
比如常见的主动脉瓣二瓣畸形,正常主动脉瓣叶是三个瓣叶,很多人出生后主动瓣是两个叶,大部分是没有症状的,一直到20岁、30岁可能都没有问题,30岁、40岁以后,慢慢就会出现钙化,出现主动脉瓣狭窄,特别是中重度狭窄导致心脏肥厚、心功能不全、心绞痛,这个时候需要治疗。
比如小的房间隔缺损,10毫米以下的房间隔缺损,一开始也是没有症状的,随着年龄增长,可导致右心扩大,并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治疗了。
比如卵圆孔未闭,大部分情况下是不需要治疗的。伴有头痛的情况下,做一个特殊的超声检查,叫发泡实验,有右向左分流的现象,高度怀疑偏头痛和卵圆孔未闭有关系,这种情况可能需要治疗。
或者年纪轻轻就出现了脑栓塞的症状,怀疑和卵圆孔未闭有关系,就需要治疗。
有的先心病,比如室间隔缺损,要采取介入治疗,两岁以下可能就不太适合介入治疗,一是血管比较细,二是心脏发育还不是太成熟;比如主动脉缩窄,现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介入治疗,植入支架,必须发育到一定程度,比如七岁以上,植入的支架才会终生有效。年龄太小,血管太细,支架不容易植入进去,另外血管没有完全发育好,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出现再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