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流经晋冀两省入海,干流全长588公里,其中石家庄境内205公里,流经石家庄市四区六县,是石家庄市最大最主要的行洪河道。曾经有诗人用“霞明深浅浪,风卷去来云。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来描绘滹沱河黄昏美景。然而,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上游来水减少滹沱河河道断流,河畔植被稀少,盗采河沙不绝,土壤沙化严重,一度被称为“石门伤疤”,母亲河变成石家庄风沙的主要来源地。
资料图片:滹沱河风光
石家庄市把滹沱河生态修复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纵深推进滹沱河治理。自2017年起,石家庄市分三期对滹沱河流域实施了生态修复工程。通过修路筑堤、疏浚河道、回填沙坑、恢复湿地、建坝蓄水、湖泊水生态环境恢复、植树绿化等综合整治,2023年8月修复水域208公顷、绿化河岸1076公顷、修建主要道路41公里,已形成了集防护、观赏、休闲、健身和科普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景观长廊。滹沱河已成为石家庄最大的城市“绿肺”,并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在修复滹沱河生态的同时,石家庄市沿河打造文旅大道,连接起正定古城、东垣古城遗址、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柏坡等文化地标,串珠成链,形成一条文脉景观轴。如今,沿滹沱河上下,品味古城,参访圣地,揽胜太行,已成为京津冀文旅经典品牌。
资料图片:赏滹沱河 走三色风景路
如今的滹沱河畔,移步皆是景、满目皆是春,生态蓝图已经变为美好现实,石家庄的“母亲河”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曾依靠滹沱河畔生产“贡米”的石家庄市正定县曲阳桥镇周家庄村,恢复了多年不见的水稻种植。周家庄村正依托稻蟹共生模式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而沿河而居的正定县塔元庄村民,依托优美的滹沱河景观,发展起现代农业、旅游、康养等产业,乡村振兴迈上快车道,全村年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现在的滹沱河有越来越多的鸟儿在这里落脚栖息,安家育雏,如白鹭、赤嘴潜鸭、小天鹅等,重现生机的滹沱河正在成为“百鸟天堂”。
太行巍巍,滹沱滔滔,山水相映,水城共融。在“两山”理念引领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滹沱河在不断的蝶变换新颜。
审核专家:高志岭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中国科协科普部
新华网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