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牢记食品安全“七防”口诀,教你辨别劣质食品(一)

任国艳
原创
关注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安全
收藏

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慎购买、食用到劣质食品,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不良影响。那么,选购时如何辨别劣质食品呢?以下七个小妙招,送给大家。

一防“艳”。

自然条件下生成的食物,颜色并不会过分鲜艳。因此,在购买食物的时候,如果发现某一种食物比正常情况下还要鲜艳的话,则需谨慎辨别,因为可能是经过了特殊方法处理。

比如一些劣质的水果罐头可能因为添加了过量的着色剂而变得鲜艳。一些劣质木耳则可能浸泡了硫酸镁使两面都是黑褐色。一些劣质熟肉可能添加了过量的亚硝酸盐而使得肉类看起来更加红嫩诱人,且从里到外都是红色。而一些劣质的海带看起来很绿的话则可能浸泡过硫酸铜溶液,从而改变了天然晒干的黄褐色等。

二防“白”。

如果食物存在不正常的假白、过白的话,则可能违规添加了大量的增白剂或浸泡了其他不符合要求的物质。

比如过白的大米、过白的面粉等,有可能是添加了大量的漂白剂或增白剂造成的,因此要谨慎选购。

此外,如果开心果、鸡爪浸泡了双氧水或碱水,则颜色也会太白。而口蘑、莲藕等本身偏白的食物,一旦发现其磕碰、断裂部位的颜色不仅不氧化发黑反而更白的话,则前者可能用过荧光剂增白,后者可能用亚硫酸溶液漂白过。甚至有些饼干也会因添加色素而使得颜色特别鲜艳,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三防“长”。

有很多食品如果超出正常保质期的话,即使表面看不出,内里也可能发生了变质。

比如酸奶、饮料等半加工或加工食品,如果远超正常保质期的话,则可能添加了过量的防腐剂。而一些速冻食品如果已经临近或超过保质期的话,则很可能营养价值逐渐流失。因此尽量选择保质期短、新鲜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