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小雪节气,全国各地气温骤降,北方的人们大多数都裹上了厚厚的羽绒服。而每年到了这个时节,人们的“起床困难症”也开始发作。早上,就算闹钟在耳边一直不停地响,也不想离开温暖又舒适的被窝,不卡到最后一分钟绝不起床。
天冷就会遇到“起床困难症”
为什么一到冬天,起床就变得格外困难?
科学证明:这事还真不是因为懒,反而是人类祖先留下的高级保命本领。一项由美国西北大学一个神经生物学小组发表于《当代生物学》期刊上的一篇名为文章就提到,季节性寒冷和黑暗的环境会阻止果蝇大脑的活跃和觉醒,而这种机制同样适用于人类。近期,关于相关话题的探讨还冲上了微博热搜。
微博热搜词条
随季节调节的睡眠节律
那么,影响人们睡眠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温度和光照。
在人的身体里,有一种名为“松果体”的物质,在哺乳动物中,由于头骨和大脑皮层的包裹,松果体无法直接接收光照信息。光照信息从视网膜传递到视交叉上核,然后经脑干的交感神经节神经元将光信息传递到松果体。
褪黑素在人脑深处松果体内分泌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睡眠医学专家米歇尔·德鲁普博士研究发现:阳光灿烂时,松果体会释放较少的褪黑激素,人们感觉更清醒。
夜幕降临,光照减弱,松果体开始产生大量褪黑激素,帮助人们进入睡眠状态。
通常冬季缺少阳光照射,这意味着松果体分泌了更多的褪黑素,使人感到乏力、疲劳,生物钟也逐渐受到影响。
对此,研究人员曾经以果蝇这一生物为例,展开过相关的科研实验。果蝇和人类对环境温度的偏好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大脑中的温度感应原理和环境温度与睡眠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似的。
一般来说,果蝇的触角包含三种冷激活感觉神经元,其温度舒适区是25℃,因此触角中的“绝对寒冷”受体会对25℃以下的温度产生反应。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果蝇的感觉神经和睡眠周期神经元对寒冷温度的反应得到,果蝇体内有一个从感觉神经元到高级大脑中枢的“温度计”回路,能处理果蝇体内的低温信息,将关于寒冷温度的信息从触角传递到大脑。当大脑神经元发现“温度计”回路的活跃运动后,会抑制昼夜节律神经元的激活,从而使果蝇的睡眠能够适应冷暗的环境。
冷暖环境下果蝇的温度感应
这个发现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对于果蝇或是人类来说,在冬天起床都很困难。因为这个“温度计”回路能够解释为什么季节性寒冷和黑暗的环境会阻碍大脑的觉醒和活跃,进而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季特别依赖自己的床。
天冷赖床,是人类祖先留下的保命本领
事实上,天气一寒冷就想赖床,与人本身的生物特性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类作为恒温动物,有感到最适宜的温度区间,相较于被窝里的温暖舒适,被窝外的寒冷则意味着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这时,刻进基因里的节能机制让人倾向于选择待在温暖的被窝里,这种机制来自住在山洞中恐惧饥寒的祖先们的经验,即尽可能地保存能量,并保护身体免受寒冷的伤害。
另外,天气寒冷时,为了维持体温,人体的血液的流速会变慢,早晨刚醒来时常常肢体恢复能量需要一段时间,这样的不适感让人更加不愿意动起来。
除了以上两点,还有一种时常被忽视的原因,随着气温降低,身体和情绪也似乎跟着进入了“冬季模式”,这时大脑可能会患上一场“情绪感冒”,即季节性抑郁症。
这是一种由寒冷天气引起的情绪低落、焦虑和疲劳的状态,具体表现为白天常常感觉像是被一床沉重的被子压住,缺乏精力和困倦,晚上睡得更久,早上很难打起精神从被窝里爬出来。
然而,这种因为天气而导致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并非无法缓解。
此前,来自瑞典的研究学者便发现,被子的重量是好睡的秘密。没错,厚重的大棉被能使人睡得更香!
在这项研究中,参与实验的人员盖6~8公斤重的被子入睡,仅一个月的时间,失眠改善有效率便能达到59.4%,完全缓解率高达42.2%,显著改善睡眠。不仅如此,这项实验在一年内还能治愈大多数失眠患者,减轻抑郁和焦虑的症状。
图源:网络
综合得知,冬季人们赖床的背后存在着从生理到心理层面的各种因素,绝对不是一个“懒”字就能概括的。所以,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适当地听从身体的感受,缓缓精神再起,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