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康复是康复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使用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卒中患者居家即可获得有效周全的康复治疗,包括远程监测、评估、康复指导、康复训练方案定制、监督与纠错、科普教育和咨询等,可以大大提高和巩固康复治疗的效果。
01****为什么要进行远程康复?
降低医疗开支
足不出户,轻松康复:卒中患者在家中接受康复治疗,降低患者的长期住院医疗费用;可减少患者往返就医的频次,无需舟车劳顿,降低时间和交通成本,降低陪护成本。
提高康复医疗效率
康复专家团队为卒中患者家庭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和支持,患者及家属可以随时与团队进行沟通和咨询,解答疑问。康复专家团队远程即可开展评估、指导、康复训练方案的定制,服务没有地域限制;患者无需排队等候治疗,在家即可开展康复训练,开展方式灵活、便捷、高效。
实现专业康复治疗不中断
卒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有限,患者回家后病情反复、退化等均与缺乏延续性的康复治疗相关。通过远程康复的方式,无论是在康复过程的早期、中期还是后期,患者都可以得到持续的康复治疗服务。这种延续性地康复可以确保康复治疗的效果最大化。
制定专业的康复治疗方案
康复专家团队会根据在线视频和远程监测设备了解患者的具体康复进展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和方案,方案计划可及时更新、调整和优化,确保居家康复治疗的开展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
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支持和互动
康复需要鼓励、支持和帮助。远程康复在康复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家人也一起参与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家庭凝聚力,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稳定患者积极的情绪,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康复挑战和困难。
02****远程康复的疗效
2019年6月美国的Steven C.Cramer等在JAMA Neurology(美国医学会神经学期刊,是神经病学领域最具权威的杂志之一)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目的在于探讨基于远程家庭康复系统(home-based telerehabilitation [TR] system)和传统的门诊康复(in-clinic [IC] setting)对手臂功能恢复是否一样有效。
该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判定着盲法、非劣效试验。共124名在4至36周前经历过卒中患者,同时手臂存在运动缺损(Fugl-Meyer[FM]评分22-56)。这些患者随机接受远程家庭康复(TR组)或门诊康复治疗(IC组)。纳入的患者接受36期(分别为70分钟)的手臂运动治疗加卒中教育,并且匹配治疗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主要终点为基线到治疗结束后4周FM评分的变化,以及卒中知识从基线到治疗结束时的变化。
共124例患者,女性34例,平均年龄61岁,平均基线FM评分43分,发病平均时间为18.7周。IC组,从基线到治疗结束30天的FM评分变化为8.36(SD 7.04);TR组为7.86(SD 6.68)(<0.001)。在TR组协变量调整平均FM评分变化更大,为0.06(95%CI, –2.14 to 2.26)(P=0.96)。非劣效界值为2.47,超出了95%可信区间,提示TR不次于IC治疗。卒中后早期(<90天)和延迟(>90天)治疗,运动获益一直具有显著性。
结论:远程家庭康复和传统门诊康复皆能改善手臂运动功能。
Cramer SC, Dodakian L, Le V, et al.Efficacy of Home-Based Telerehabilitation vs In-Clinic Therapy for Adults After Stroke: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urol. 2019 Sep 1;76(9):1079-1087.
供稿:龙岳军,中国康复医学会居家康复专业委员会科普工作组委员
审核专家:刘朝晖,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中国康复医学会居家康复专业委员会、科普工作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