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国际残疾人日】让爱无“碍”——新华康复科普786篇

康复科普
原创
由中国康复医学会打造权威、专业、实用、便捷的网络化科普平台
收藏

今年的12月3日是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今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为:United in action to rescue and achieve the SDGs for, with and by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即采取统一行动,为残疾人并联合和依靠残疾人挽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992年,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都要纪念国际残疾人日。国际残疾人日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关爱残疾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多一点爱心、多一点奉献。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规定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截至2021年,我国残疾人总人数已超过8500万。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我国残疾人总数达到8500多万,约占中国总人口比例的6.21%,相当于每16个中就有1个残疾人。然而,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好。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与社会上其他人群相比,很多残疾人过早死亡和患病的风险更高。他们患慢性病的风险增加,哮喘病、抑郁症、糖尿病、肥胖症、口腔疾病和中风的风险是非残疾人的两倍。这种健康差异的出现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残疾人所处的“不公平环境”:

· 无法理解医疗卫生相关信息的格式

· 由于物理环境障碍、缺乏交通工具或经济困难,难以前往医院寻求服务。

除去医疗问题,就业对于残疾人来说又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为905.5万人,这样的就业比例远不能满足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美好生活的愿望。

残疾人实现就业,是提高残疾人收入水平,促进其社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在当前总体就业形势愈发复杂、技术发展带来就业结构深刻调整的大背景下,对残疾人就业问题需要格外关注。

那么我们康复到底能为残疾人做些什么?

1康复治疗是残疾人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桥梁。主要通过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生活训练、技能训练、言语训练及辅具适配等多种手段使病伤残者尽快的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劳动和工作的能力,最大限度帮助病伤残患者重返家庭、回归社会。

2创造无障碍环境:

1.设置无障碍通道: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转弯及有需要处应设置提示盲道等;室内配置有无障碍电梯;还需设置无障碍车位与就诊等候位置。

2.设置低位服务台:挂号、收费、取药处应设置文字显示器以及语言广播装置和低位服务台或窗口;候诊区应设轮椅停留空间。在实际情况中,使用需求很大的低位自助挂号机的设置往往被忽略。

3.无障碍卫生间

4.信息无障碍:信息无障碍设备和设施位置和布局应合理。在获取信息方面,视觉障碍者是最弱的群体,因此应给视觉障碍者提供更好的设备和设施来满足他们的需要。

目前中国残疾人接受康复治疗的比例也值得我们关注,截止2022年底,有40.7万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以农村低收入残疾人为重点,持续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856.7万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164.8万残疾人得到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因此可见,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任重道远。愿大家都能参与到积极帮助残疾人的工作中,为残疾人提供平等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评论
吉光(梁云立)
太师级
已读
2024-07-06
飞马腾空
太师级
2024-01-01
Airpower
进士级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