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情况
(一)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杨渡科研创新基地,2023年共接待各类参观交流等科普活动70多批次,4200余人次;承办技术培训班33期,组织技术服务2461人次;大学生社会实践团、中小学生科普认知班和社会公众科普40批次1796人。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教基地和浙江省农艺师学院为依托,开展农创客创业创新能力提升、“绿领人才”、水稻种植生产经营、绿色优质农产品管理、乡村振兴人才素质提升、农业现代化专题等现代农业科技培训班,为全省各县市及至全国的农业职业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支撑。基地与浙江大学、浙江省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海宁中学、杨渡村小学合作共建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实践基地提供我院品种和科技服务,推动劳动教育做深做实;与海宁市杨渡村签订党建联盟协议,助推海宁市“共富菜园”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院市科技合作持续深化,我院根据海宁市“一镇街、一院所、一产业、一团队、一专业、一项目、一基地”的现代农业科技合作模式和“七个一”的工作清单制度,派出粮油、蔬菜、水果等10名产业技术联盟专家,以项目为载体,以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示范性家庭农场为工作平台,双方组织构建了“七个一”工程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队,结合项目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重点打造长安的花卉、周王庙的蚕桑、斜桥的水产、黄湾的水果、袁花的食用菌、硖石的粮油农科教学研一体的示范基地。
农业技术培训班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主题科普活动
大学生暑期劳动实践
(二)开展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科普活动进校园
为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在引领青年思想、凝聚青年力量、服务青年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2023年6月11日上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核所团支部组织开展了“热土之上,豆趣横生”科普研学实践主题教育活动,作核所、省农技推广中心和浙江农艺师学院青年代表及家属20余人参加了活动。
作核所团支部书记项超博士向大家介绍了基地的基本情况和正在种植的薯类、玉米、荞麦、油橄榄等作物的发展历程、品种特性和用途,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为粮食安全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在小小的土豆地里挖呀挖呀挖,找圆圆的土豆乐开了花”,哼着欢快的歌,孩子们已然迫不及待想要走进土豆地里一探究竟,带着适用的小铲子和菜篮子自发组成了土豆收获小分队。从地面上一株株绿色的土豆植株,到挖出地面下藏在土壤里的块茎,土豆的神秘面纱一层层揭开,粉色、紫色、黄色,长长的、圆圆的、小小的...在挖土豆的过程中,近距离观察粮食是怎样“诞生”的,体味夏日泥土里挖掘宝藏的乐趣,也领略了农业科技的智慧,为孩子们种下亲近自然、热爱科学的种子。
2023年11月14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入驻研究所作核所联合上城区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濮家小学教育集团举行“‘玉’见金秋,‘薯’我精彩”劳动研学暨“阳光百亩园”开园活动,双方进行校外少先队员实践基地授牌和校外辅导员聘任仪式。劳动前,薯类和玉米博士们向孩子们科普了番薯和玉米的生长过程和周期等理论知识,挖番薯的方法和掰玉米的方式等实操知识。濮家小学教育集团400余名师生和家长代表徜徉在收获满满的番薯、玉米的劳动和快乐中。
(三)参与浙江省科技活动周及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
浙江省暨杭州市科技活动周开幕式于2023年5月20日在杭州市钱江新城隆重举行,浙江省农科院科研创新基地质量营养所分队带着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优秀科普作品参展并向现场群众展示了近几年创作的科普视频并免费发放了《常见食品安全知识148问》、《草莓园生产与经营致富一本通》、《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大全(一)》、《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百科(植物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百科(动物产品)》等科普书籍400余份。
2023年5月21日,在萧山区临浦镇横一村新文明实践站参加了由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 “精彩亚运多彩萧山,科普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通过现场精彩缤纷的主题活动和科普展示,向公众普及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旨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四)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
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等情况。
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公众号、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网站和省双减科普教育基地等网站发布科普活动信息。
这场沙龙不容错过!欢迎来省农科院杨渡科研创新基地探秘
https://mp.weixin.qq.com/s/BJQqBgnxa0Q8pGGeUzJ6PA
浙江省农科院 2023-08-16 23:55 发表于浙江
(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情况。
我院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省直机关工委组织的“我为基层办实事”机关党建直通车服务活动,为百姓办实事,破难题,促共富积,极贡献农科力量。
基层农技人员农药减量技术培训现场
浙江省农科院专家在岱山沙洋村开展技术服务
杭州亚运会召开在即,为展现对亚运的热情与期盼,贡献青春力量,9月1日至9月7日省农科院水生所组织青年科技人员和研究生组成亚运志愿服务队,积极参加丁兰街道龙湖天街“亚运青年V站”城市志愿服务工作,用实际行动为亚运会成功举办增添一抹“农科色”。
亚运宣传、区域路径咨询、公共自行车停靠查询、广场区域电动自行车停靠规整、自行车充电、简易医疗救助……7天里,水生所志愿服务队三人一组进行轮岗执勤,为辖区市民提供志愿服务30余次。此外,志愿者们还协助社区街道V站开展设施补充、宣传面板纠错等工作。
志愿服务队成员纷纷表示,杭州亚运会是在家门口举办的国际赛事,能参与亚运志愿者活动感到很荣幸,通过参加青年V站服务,体会志愿者工作的非凡意义。
(六)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科普基地每年有科技展示经费20~30万,用于科普场景的日常维护和科普活动开展。有25名专兼职科普讲解人员为主题科普活动开展和科普课题设计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
二、特色工作
为了让更多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快捷高效地走进田间地头,杨渡基地着力打造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多元模式。
在海宁斜桥建立稻虾共作共富基地,开创性探究“稻-红螯螯虾”养殖模式。2021-2022年间累计推广面积达1500余亩,实现亩产值16000元、亩均效益8900元。“稻-豆-油”生态高效周年生产、菌粮轮作设施高效栽培等新种植模式陆续在全省推广应用,有力推动了地方稳粮提效、增产增收。
在全省,以法人、团队和个人科技特派员以及其他科研团队为依托,建立各类示范推广基地1200个,达到年示范推广面积940万亩,实现示范推广效益20亿元。
院科技特派员志愿服务团
全国首创浙江农艺师学院,以培育农业领军、产业带头人才、优秀农创客为目标,创新性开展“专业导师+创业导师+导师团队”双导师制的精准培育模式,现已培训乡村振兴带头人“头雁”400人。
三、问题不足
科普服务形式单一,多为基地内组织的职业农民、专业生产等技术培训和中小学生劳动实践类科普活动,走出基地,主动服务村、社、学校等公众科普不足。今后要加强以基地核心,辐射周边的村、社、学校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精准的科技服务,提升现代农业从业者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和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科普课程和品牌未建立。今后积极与海宁市、
许村镇各级中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研学基地,开展中学生研学活动。持续推动杨渡基地科技设施向公众开放,开展具有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特色的劳动教育、科普培训、研学活动,形成“厚得力耕、鼎新致用”的农科文化科普教育课程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