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鸭嘴草(Ischaemum anthephoroides)可作固沙护堤植物;耐盐碱,为海滩先锋植物之一;可作饲用牧草;茎秆可编制的果盘和果垫等工艺品;成簇生长,每簇独立,可作海滩观赏植物。
隔海遥相望,根深不可移。
若君坚不弃,我就化沙堤。
名 称:毛鸭嘴草
拉 丁 名:Ischaemum anthephoroides
分类地位:禾本科Poaceae鸭嘴草属Ischaemum
异 名:Rottboellia anthephoroides、schaemum eriostachyum、Andropogon anthephoroides、Andropogon anthephoroides var. eriostachyus.
识别特征:
1、米黄色须根粗壮,直立茎秆丛生,高可达55厘米,具1纵凹槽,无毛,节上具髯毛。
2、除顶生叶鞘外常被柔毛,叶舌先端撕裂状,叶耳直立,叶片扁平或对折,两面密被柔毛,叶缘软骨质。
3、2枚总状花序紧密贴合成直径约1厘米的圆柱形,被白色柔毛,无柄小穗长约1厘米,第1颖倒长卵形,基部约2/3革质,具5脉,背面密被长柔毛,先端1/3纸质,常具膜质边缘,第2颖短于第一颖,具龙骨状脊,具3-9脉,被微柔毛,第1小花内、外稃膜质,具微毛,第2小花与第一小花近等长,外稃先端2齿裂,齿间具长约10毫米的芒,内稃椭圆形;有柄小穗稍短于无柄小穗,柄坚韧,三棱形,长约4毫米,被长柔毛,第1颖倒披针形,一侧上缘膜质,背面被长柔毛,第2颖长椭圆形,具3脉,被长柔毛,2小花与无柄小穗相似,颖果长圆形,长约4.5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常具花柱残存,果脐椭圆形,黑色,胚长圆形,约占颖果长的4/5。
国内分布:分布于自山东、江苏向南至广东等省沿海地区。拍摄于山东省威海市九龙湾公园海滩。
国外分布:朝鲜、日本。
生 境:多生于约海拔200米以下的海滩沙地、近海河岸。
物 候 期:花果期夏秋季。
经济价值:毛鸭嘴草(Ischaemum anthephoroides)可作固沙护堤植物;耐盐碱,为海滩先锋植物之一;可作饲用牧草;茎秆可编制的果盘和果垫等工艺品;成簇生长,每簇独立,可作海滩观赏植物。
编辑:Pier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