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以科学家名字来命名的自然地理现象很少,胡焕庸线算是少有,也最有影响力的一个。
01什么是胡焕庸线
胡焕庸,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
1935年,胡焕庸为了研究中国人口之分布,将当时中国总人口4.75亿,以1个点代表2万人标注在地图上,然后再计算等值连线,制作出了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
这张图不仅首次揭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而且还无意间发现一条区分中国东、西部人口差异的分界线。该条线后来被称为“胡焕庸线”。
▲胡焕庸先生。图片来源于网络按照胡焕庸先生当时的计算,这条线的东南侧,面积约占全国的36%,而人口却占全国的96%;而线的西北侧面积占全国的64%,而人口仅占全国的4%。
也就是,线的东南半壁以36%的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而西北半壁,拥有64%的土地,却仅供养4%的人口。
这条线北起黑龙江瑷珲(今黑河市),南至云南腾冲,是一条大致呈东北-西展布的斜线,因而又叫“瑷珲—腾冲线”,后因地名变迁又称“黑河—腾冲线”。
▲胡焕庸线。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条大致呈45度的斜线,将中国版图左东右西一分为二,所以笔者将其称为中国的对角线。
2009 年,在中国地理学会发起“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中,“胡焕庸线”名列其中,被称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发现之一。
那么胡焕庸线有多了不起?
▲为庆祝建校70周年,出版的《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地图集》中收录的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总理之问之胡焕庸线。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纯人工“大数据”
令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重大的地理发现,完全是胡焕庸先生用手工绘制,然后通过人工“大数据”算出来的。
据胡焕庸的学生吴传均院士回忆,当时中国的总人口估计有4.75 亿,胡焕庸以1个点表示2万人,将2万多个点子落在地图上,再以等值线画出人口密度图。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用手工画2万多个点,再计算等值连线,耗费的工夫可想而知。
可以说:胡焕庸线是中国地理学家第一次运用“大数据”做出的重大发现。
▲1935年胡焕庸先生用手工画图发现的“瑷珲-腾冲线”(来源:cnblogs.com)
03一条地形气候分界线
胡焕庸线提出后,学者们很快便发现这条人口分割线与气象上的降雨线、地貌区域分割线、文化转换的分割线以及民族界线均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重合现象。
胡焕庸先生自己也写道:“试以中国地形图、雨量图与人口图作一比较,则三者之间,有十分密切之关系。”
按照自然规律,年降雨量400毫米,是树木能够生存的最基本条件。而中国大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则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2020年全国降水分布图与胡焕庸线叠合图。地图公社制作,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发现,这条气候分界线基本与胡焕庸线重合。线的西北部,受到高山、高原阻隔,水汽难以抵达内陆深处,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少雨干旱,分布着大面积的高原、草原和沙漠。除少量人烟稀少的绿和牧区之外,多数荒漠皆为生命禁区。
而东南部,发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我国西南和华南,发源于太平洋的季风与北方冷空气相遇时在华东、华中、华北形成降雨。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分布着广袤的平原、密集的水网,自古农耕经济发达。
▲线的西北半壁,少雨干旱,分布着大面积的高原、草原和沙漠,上图为新疆哈密大海道。摄影/李忠东
有人说造成胡焕庸线的原因是气候。然而影响气候的因素除纬度和海陆距离外,便是自然地理格局。
实现上,在造成胡焕庸线现象的主要原因中,地形因素绝对是关键因素。因为这条线还刚好介于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蒙古高原与东部平原之间,也就是说,它是我国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之间的分割线。
阶梯式的地形,塑造了阶梯式的气候,阶梯式的气候塑造了人口、经济、文化上的差异。
▲东南半壁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分布着广袤的平原、密集的水网,自古农耕经济发达,上图为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04 森林和草原分界线
胡焕庸线是森林区和草原区的分界线。森林的生存需要合适的水分条件,唯有在年均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森林覆盖度才能接近饱和,如果年均降水量小于400毫米,森林覆盖率会降低到30%以下,常在10%以下,因而成规模的森林因而无法大大超过胡焕庸线。
▲东南半壁,森林覆盖率较高,上图为宜宾兴文竹海。摄影/李忠东
中国的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全部位于胡焕庸线以东。而在季风难抵的西北内陆和高原地区,则是草原的天下。我国著名的四大草原牧区: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伊犁草原以及那曲高寒草原,全部在胡焕庸线以西。
▲西北半壁,森林覆盖率较低,以草原为主,上图为新疆吉木乃草原和花岗岩地貌。摄影/李忠东
05一条文化分界线
数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从不同方向而来,他们是这片土地最早的拓荒者。他们其中的一部分居于西部的高原山地,以狩猎、畜牧为生,过着逐水草而牧的生活。而另一部分则在东边的平原上开荒拓土,栽种谷物,创造了发达的“农耕文明”。
胡焕庸线恰好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线的两侧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差异。随后的千百年,东、西部的先民,不断迁徒、交汇、融合。农牧交错线虽来回拉锯,但大致格局始终不曾突破。
▲胡焕庸线与农牧并错带几乎重叠。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北半壁,是苍茫起伏的高原,是沙漠、戈壁、雪山为主的广袤空间,人们主要以游牧或半游牧半农耕为生。
在历史上形成吐蕃、西夏、辽金、蒙古等众多草原部落,尽管也曾经出现过类似吐蕃王朝这样的政权,但也未能长久、持续、完整地统治整个西部。
▲西北半壁,是苍茫起伏的高原,是沙漠、戈壁、雪山为主的广袤空间,人们主要以游牧或半游牧半农耕为生。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而东南半壁,则以平原、丘陵、海滨为格局,适宜于农耕、定居的生活方式。
形成是沃野千里的富庶,田园牧歌的诗意,江南烟云的温婉,小桥流水的格调。
这里很早便建立起了稳定的国家形态,更是创造了秦、汉、唐、宋、明、清这样的超级帝国,尽管时分时合,但绝大多数时期都处于统一政权的管辖之下。
但有意思的是,胡焕庸线东南半壁中原王朝的统治者,追溯其根源,往往又会追溯到线的西北半壁。
▲以平原、丘陵、海滨为格局,适宜于农耕,上图为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不仅如此,这条线甚至中原王朝与西部少数民族政权之间实力此消彼长的标志线和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战争与和平的生死线。这条线的许多重要节点,历史上都是军事要塞和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也多次证明,中原王朝的兴衰,大多也与能否有效控制这条线的西北半壁有关。中原王朝的衰落,最直接的后果也往往是失去对河西走廊等西部的控制和影响。围绕胡线此消彼长的争夺,其实也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生存权、发展权的争夺。
生活方式的不同,民族习性的差异,自然而然产生了文化的差异,这条线也就成为音乐、艺术、文学的分界线。东南半壁,名人大伽是文人骚客,出人头地靠科举功名。而西北半壁,崇拜血马弯刀,天之骄子,金戈铁马是平常生活。
▲太行八陉是东西部沟通的要塞。制图/孙璐(引自地道风物)
如历代诗词中,田园诗和边塞诗便各有千秋。田园诗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绿树青山,松间清泉,稻香蛙鸣,杏黄梨白,无不反映出农耕文化安逸舒适、恬淡疏朴的生活。
而边塞诗以其豪迈、恢宏而自成一脉,马鸣风萧、如血残阳、大漠孤烟、冰河寒弓,尽展游牧文化的雄浑壮歌。
▲动画片《长安三万里》中的意境。图片源自网络
06胡线不是一条线,而是一系列山形成的分界带
我们有一种误解,就是将胡焕庸线当成一条实实在在的线,是在地图上用笔和直尺画出来的黑河与腾冲之间的连线,不偏不倚,不左不右。
事实上,胡焕庸线更多表现出的是一种现象,围绕着一个条带两侧产生的一系列地理人文现象,它的走向应是随山势的走向而蜿蜒,它的宽度也应当随山川变化而过渡转承。实际上,当初胡焕庸先生率先发现这个规律时,也并没有在图上画出这条线,这条线只是存在于他的脑海,出现在他的文字里。
▲胡焕庸线和中国地势叠合图图。图片源自地理公社(制图/鲸游源)
如果我们回过头再把胡焕庸先生绘制的《中国人口密度图》打开,发现区分东南与西北人口密度的等值线也并非是平直的,而是一条波状起伏等值曲线。这条线大致和一系列近南北走向的山脉吻合。
从东北开始,依次为大兴安岭、阴山山脉东段、恒山(太行山)、吕梁山、秦岭(大巴山)、横断山,这些山脉除北部的阴山山脉,中部的秦岭为东西走向而外,其实均为北东至南西,或近南北走向。
胡焕庸线实现上“走”的是一条山脊线。山脉的横亘,在空间上形成巨大屏障,成为气候、降水的分水,同时也阻隔了人类族群之间的流动,文明的传播,造成文化之间隔阂和差异,才是形成胡焕庸线的关键。
▲胡焕庸线及主要标志性山河示意图。(引自大地理馆,制图/公子羽)
07 横断山是胡线南端的经典
在组成胡焕庸线的系列山脉中,西南端横断山最出乎意料。因为它在青藏高原东部的突然转为南北走向,好像是有意配合,让胡焕庸线在西南端得以完美收尾。
横断山独特的地貌格局,它几乎荟萃青藏高原甚至我国西部旅游资源的经典,也因此成为胡焕庸线中最为特别和惊艳的区域。
横断山东部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的分界线,恰恰也是胡焕庸线重叠区域。5·12”汶川大地震后,有人发现地震的龙门山地震带几乎完全与胡焕庸线重合,胡焕庸线的形成,其实我国南北向的系列造山带关系密切。
▲胡焕庸线与地震分布图叠合图。(引自网络)
06胡线定律
胡焕庸线提出之后,我国的幅员面积几经变化,东西两侧的面积占比也几经变化,但线两侧的人口分布缺超常的稳定。比如,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东侧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93.5%,西侧人口占比为6.5%,与当初胡焕庸首次统计结果变化不大。
而这期间,不仅经历了疆域变迁、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历史性变革,发生过建设兵团垦荒戍边、支援大西北、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等重大事件,但是这条分界线依然稳如磐石,它所揭示的人口分布规律从未被打破。
那怕是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人们突破地理限制的能力变得如此强大。飞机、高铁、高速使之前的屏障变为通途,互联网使得信息交流轻松实现,发达的物流让物质交易轻而易举,但这条线却并不因科技和信息的突飞猛进而改变。
▲中国人口密度突变示意图。(引自地理公社)
08神奇的胡线
近年来,有好事者不断发现胡焕庸线的神奇之处。
如这条线还是“路网分界线”“教育资源分界线”“雾霾分界线”“旅游资源分界线”等等。但凡能够想到的资源,基本上都因为这条线的存在,成为差异的定格。
▲中国夜间灯光与胡焕庸线叠合图。(引自网络)
有人还发现,就马云的“菜鸟物流”雷达预警图,也在印证这条不变的"永恒之线"。
于是有人为胡焕庸线的超级稳定而不安,有人发出如何才能打破胡焕庸线惊叹。
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去打破这个铁律呢?
《吕氏春秋》中写道“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我们尊重自然的选择,遵循自然的平衡,遵照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让线的另一侧变得和这一侧一样呢。
▲但凡能够想到的资源,基本上都因为这条线的存在,成为差异的定格。(引自网络)
来源:侠客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