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天科所”)成立于1974年,是交通运输部直属正局级科研事业单位,坐落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包括一个本部和两个基地,总占地41万平方米。天科所以大型水动力实验中心(临港基地)作为科普服务的主要场所,展教区域面积共计5.6万平方米。天科所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宗旨,结合我院工程研究特色,科学普及国家重大工程科学研究过程、前瞻性交通理念。目前主要在内河海港综合实验厅、大水槽实验厅和土工离心机实验室三个区域内开展科普参观及教学研讨活动。
2023年,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指示精神,推动《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等落地落实,天科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标对表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总目标、总要求,将科学普及工作与科技创新同谋划、同开展,结合2023年工作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特色活动。
一、工作情况
(一)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开放天数、接待观众量等基本情况
2023年,天科所积极履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职责使命,充分发挥水运工程研究的特色优势,依托全球最大的大比尺波浪水槽、国内最大的土工离心机、具有行业特色的360度船舶模拟器、交通前沿科技悬浮隧道物理模型等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作为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科普教育基地,本年度对外开放天数330天,接受团队预约参观,全年共接待现场参观2500余人次。
天科所积极组织参加行业和地方科技成果展览及科普展示活动5次,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与培训工作,全年承接青少年科普研学、社会实践等活动11次,开展中小学教师研修实践活动2次。
(二)本年度开展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科普活动进校园、服务学生人次等情况
2023年,为充分发挥天科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服务职能,更好的服务学校“双减”政策,科技活动周期间,我所科普志愿者走进滨海新区塘沽实验学校,展示自主研发的“空间悬浮智能装备”,讲解了光学成像的知识及悬浮成像技术的原理,通过人机体感交互的实际体验,给孩子们上了一节沉浸式的科普课程,为孩子们的“六一”节日送去了一份科技大礼包。本次活动共有1900多名小学生参加。
全国科普日期间,天科所受邀参加了由滨海新区大沽街道办事处和渤海石油第二小学共同主办的科普游园会活动,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通过水槽模型展示,为学生们普及波浪的形成、海洋灾害及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知识,拉近了学生们与水运工程研究及交通科技知识的距离,拓宽了科学视野,营造了浓厚的科普氛围,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质,本次活动共服务1000余名小学师生。
(三)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2023年科技活动周期间,天科所以“热爱科学 崇尚创新 大设施助力交通强国建设”为主题,通过线上招募、科普研学等方式组织开展了5场特色科普专场活动,吸引了来自天津市大中小学师生及家长共计440余人的积极参与。
5月18日至21日,天科所组织参加了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将自主研发的“空间悬浮智能装备”进行了展示,吸引了千余名参观者的广泛关注。
(四)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等情况
2023年,天科所通过单位外网、公众号的科普专栏对外公布科普基地的开放时间、预约方式等信息,在全国科技活动周专场开放日活动前,在公众号上发布招募信息,面向社会公众招募学生及家长。同时,天科所也入驻了科普中国科普号,科普号名称为:交通运输部天科院,并发布了2项原创的科普视频作品。
(五)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2023年,天科所投入专项经费约520万元,用于科普展教资源的维修维护、科普基地环境的维护治理、安全设施的维护提升及科普宣传、专兼职科普人员工资和绩效等方面。
天科所不断加强科普队伍建设,科普工作由科技处归口管理,大型水动力实验中心(临港基地)组织实施并指定具体的科普服务联络人,联合所内各科研部门共同组建了一支17人的专兼职科普志愿服务团队,科普内容涵盖波浪、泥沙、内河港航、环境、土木工程等多专业领域。为了更好的服务科普工作,积极组织科普志愿者参加天津市科协组织的科普工作人员能力提升系列培训,促进科普工作人员科普政策理论和科学素质工作专业水平的提升。
天科所积极探索科普服务新模式和激励机制,将科普类项目及成果纳入科技创新奖励范围,进一步激发了科研工作者对科普工作的兴趣和参与度,为推进交通运输科普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二、特色工作
天科所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实际,从多角度、多渠道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积极申报天津市科学技术普及项目并成功立项
2023年,天科所申报的天津市科普项目《基于“空间悬浮+体感交互”的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沉浸式科普展示装备研发及推广》成功立项。该项目以当前国内外研究前沿空间悬浮技术及新型显示装备为载体,依托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科技创新成果开展智能科普产品开发与科普实践,以多科普场景内容信息融合立体呈现与实时交互为目标,开展基于多模式的协同人机控制方式和空间悬浮的三维立体感知技术研究,面向港口科普示范提供全视角、全要素、多场景的高情境感知体验,提升水运科研创新成果向科学普及产品的转化能力。
(二)结合科研业务工作积极组织科技成果展览活动
1、7月11日至14日,天科所组织参加了2023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参展了主题为“扬帆起航,筑梦蔚蓝”的航海科普展,通过实物模型、图文展板、视频播放等形式,以水运工程及相关领域上下游产业科技创新为主线,既充分展示了我所科研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又普及了航海文化,提升了全民航海与海洋意识,受到参会各级领导、代表以及广大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
2、9月25日,天科所组织参加了以“交通天下 创新引领”为主题第十五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自行研制的粉尘管控系统、水下机器人、安全检测系统以及土工离心机、悬浮隧道、大水槽模型等科技产品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3、10月14日,天科所受邀参加了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主题为“拥抱蔚蓝,平安成长”的中小学生水上交通安全教育十周年主题活动,我所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天科寻海一号”声信标搜寻仪和“天科探海一号”自主水下机器人,宣传了我所在水上救助服务领域的科研能力,也展示了我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的科学普及工作,为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走进家庭、辐射社会、带动社会,切实增强广大青少年水上交通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4、11月15日至18日,天科所组织参加了2023年第二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深圳国际核能产业创新博览会,宣传普及我所在核电领域的科研成果,通过宣传视频、海生物卷吸水槽模型等展示取水工程防海生物卷吸效应模拟和评估技术、核电波浪模拟和传播机制研究、核电岸滩演变和泥沙运移、港池泥沙淤积规律研究技术等方面的科研水平,受到参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大力拓展了我所在核电领域的知名度。
(三)组织科普讲解大赛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23年交通运输科普讲解大赛暨全国科普讲解大赛预选赛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发掘交通科普人才,普及交通知识,讲好交通故事,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提升交通运输科普传播能力,2023年3月,天科所组织了“交通运输科普讲解大赛暨全国科普讲解大赛预选赛”。通过层层选拔,经过初赛、决赛两轮比拼,最终有1名选手获得大赛三等奖。
三、问题不足
(一)2023年,在科普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
1、与当地中小学校对接的渠道还不够顺畅。目前各中小学校对天科所科普基地的了解仅通过学生或家长的个人渠道获取,还未与教育系统建立顺畅的对接渠道。
2、天科所作为水运工程科学研究类科普基地,公众的认知度相对较低,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在专业知识的理解上比较困难,因此给科普活动的策划和组织造成一定的难度。
(二)2023年,对标对表科普基地管理办法、年度工作计划及各部委对科普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梳理分析,认为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如下:
1、在科研与科普深度融合,将科技成果转变为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面向大众传播上还存在差距。
2、在开发科普展教资源、拓展科普形式及科普内容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继续拓宽思路,创新方法,提升科普服务能力。
3、在科普基地的宣传力度上还不够大,社会公众了解天科所科普基地的渠道比较少。
四、工作建议
(一)建议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上级管理部门加大科普工作的政策保障支持。
(二)建议建立科普常态化交流机制,进一步加强本市内各科普教育基地的沟通交流,统筹资源,联合开展科普活动。
(三)建议建立天津市科普交流共享平台,用于各科普教育基地的活动信息发布,同时以此平台为载体搭建面向中小学校科普需求和科普平台供给的沟通渠道。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2023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