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正确的生活方式能有效改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冀医健康科普中心
石家庄市科普示范基地,为大家提优质、专业的科普内容
收藏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是一组慢性进展性疾病,近年来随着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患病率增加,MAFLD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我国MAFLD患病率由21世纪初的23.8%上升至2018年的32.9%,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人存在MAFLD的遗传易感性[1]。通过研究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活方式干预辅助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能明显降低患者体重、体脂百分比、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脂肪肝程度,提高骨骼肌百分比。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1. 什么是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指在除酒精外的其他因素作用下,肝细胞内出现弥漫性脂肪变,并合并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2种以上代谢功能障碍等任何一项条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一种肝脏疾病,其发生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异常有关。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通常由胰岛素抵抗、脂代谢异常、肝脏脂质过载等因素引起,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进而导致肝功能衰竭。脂肪的过度积累对肝脏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损害,可以引起炎症反应和纤维化,严重时可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脂肪性继发硬化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2. 与哪些因素有关?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病因包括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内分泌紊乱等。肥胖是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最常见的病因,超过50%的肥胖患者伴有脂肪肝。其他病因还包括遗传因素、高胆固醇饮食、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等。此外,代谢功能障碍也是引起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重要因素,如高胰岛素血症、葡萄糖耐量减低等。

03. 如何预防改善?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病因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预防和治疗应该综合考虑。有代谢异常的患者,应首先积极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和管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使用相关药物,如降脂药、抗糖尿病药物等。定期复查肝功能以及相关指标也是管理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重要手段。此外患者应该积极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均衡饮食,并避免摄入过多的高胆固醇食物。

1、调整饮食结构

首先要限制膳食总能量的摄入,选择优质蛋白质(如大豆、牛奶、鱼肉、鸡蛋)、复杂碳水化合物(如荞麦、小米、燕麦),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比重(如土豆、地瓜、蓝莓、苹果),营养素分配为高蛋白质>20%,低碳水化合物<40%,低脂肪<3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保持合理的运动量

患者最好在餐后1 h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有氧运动(如跳绳、慢跑、游泳)强度以中等强度范围为宜,即感觉浑身发热、微出汗以及心率维持在(170-年龄)次/分。每次运动持续总时长为60 min,可分2次进行,间隔时间10 min,每周3次。同时配合抗阻运动(如俯卧撑、哑铃、弹力绳)每次做8组,每周3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实验表明患者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以及保持合理的运动锻炼,12周后身体状况就有明显的改善。体重、体质指数、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基础代谢率均低于治疗前,骨骼肌百分比高于治疗前。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及运动干预仍是目前一线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治疗方法,它能减少肝脏脂肪含量,减轻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研究表明减重≥10%几乎可逆转脂肪性肝炎,或使肝纤维化程度降低至少一个等级[3]。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通过人体成分分析全面评估人体水分含量、肌肉容积和脂肪储备的分布等,根据专业人士的指导来调整膳食摄入和制订运动干预方案来进行科学的体重管理[4]。因为大幅度减重会导致脂肪代谢紊乱,进而加重肝损伤。

参考文献

[1] ZHOU J, ZHOU F, WANG W, et al.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NAFLD From 1999 to 2018 in China[J/OL]. Hepatology (Baltimore, Md.), 2020, 71(5): 1851-1864. DOI:10.1002/hep.31150.

[2] 钱怡婷, 杨文卓. 生活方式干预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现状[J/OL]. 肝脏, 2022, 27(7): 822-825. DOI:10.14000/j.cnki.issn.1008-1704.2022.07.010.

[3] ROMERO-GÓMEZ M, ZELBER-SAGI S, TRENELL M. Treatment of NAFLD with diet,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J/OL].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7, 67(4): 829-846. DOI:10.1016/j.jhep.2017.05.016.

[4] 蔡晓璐, 章婧, 张亚兰, 等. 人体成分分析在慢性病健康管理应用的研究进展[J/OL]. 中国医药导报, 2023, 20(5): 38-41+46. DOI:10.20047/j.issn1673-7210.2023.05.08.

评论
消化科刘娜
儒生级
👍🏻
2024-07-25
冀医健康科普中心
秀才级
我们继续努力😃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