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石花水洞地质公园2023年度科普工作绩效自评
【工作情况】
海南石花水洞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位于海南省儋州市八一总场英岛山,是国家AAAA级景区,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地处北纬度18°,是目前我国成功开发最南端的天然溶洞。
海南石花水洞地质公园的建立和开发颇具传奇性,从50年代开始便一直有石灰石矿的科考研究活动,而石花水洞是工人在1985年考察偶然发现的。2000年邀请中国科学院桂林溶岩研究所进行了开发研究,并对水洞进行了游览规划和设计,坚持秉承着“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的理念,历经5年的保护性开发,于2005年国庆节正式对外开放。并且,石花水洞与其他溶洞也有极大不同。目前所发现的所有溶洞均为由上而下滴水形成,但经中国溶洞协会的专家考察认定,石花水洞是经过由下而上的蒸汽作用形成,这一结论也使石花水洞成为世界罕见的奇观。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今的石花水洞,不但能保护旅游区环境,在探险科考、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与环保教育等功能上也基本能满足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还提炼和发扬儋州乃至海南西部的特有文化和地质遗迹文化。
石花水洞地质公园认真遵循“严格保护,适度开发,合理建设”的原则,以保护地质遗迹与自然生态为关键,深入开展地质科学研究、地质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发地质研学旅游新业态,不断扩大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石花水洞地质公园科研科普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石花水洞地质公园开放时间为每天的8:00—17:30,可提供科普学习场所6000m2,配套建有多媒体课室、实验室、科普长廊、科普广场、科普宣传栏、科普解说牌、游客中心、医务室、旅游厕所、停车场等科普设施。 石花水洞地质公园科普课室设置地质公园科普影视厅,观看科普教育视频,一次性容纳60人的观影室,室内布展大量文字、图片、实物,并通过声、光、电等设备,全方位、介绍石花水洞地质公园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特点,多角度展示神奇的地貌景观和地质变迁。配备有小型实验室,陈列地质标本和生物标本,学生们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公园日接待最大承载量为3000人次。截至目前,公园共接待科普+研学学生超过3万人,研学科普旅游已成为石花水洞地质公园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目前基地科普工作者有50人,完全具备开展地质科普教育活动的能力,主要针对学生群体,对每一批到来的学生们,都会有科普工作者带领解说。科普工作者入职前都接受专职培训。同时教学课程注重充实加强科学内容:开展地质科普课程、蝙蝠生物科普课程、动手实验实践课程等,寓科普教育于游览,寓知识传播于休闲。
石花水洞地质公园管理立足增强公众地质资源保护意识,推动地质资源科学开发,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完善科普相关配套设施,针对科普工作者通过培训与引导,让他们真正融入地质公园,认识到保护地质遗迹的重要性,科普水平不断提升。
2023年开展科普活动工作:
一、“建功自贸港 科普向未来”全国科日科普展
为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地质遗迹资源,加大地质公园科普力度,促进地质公园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9月22-24日在儋州体育馆参加“建功自贸港 科普向未来”全国科日活动。围绕科普展主题活动,向广大市民及青少年发放有关地质学以及地质科普知识的宣传资料,使各界群众在了解地质科普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热爱家乡和保护地质遗迹的意识。
**二、“走进大自然”**科普开放日
为充分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2023年9月18-24日,景区结合全国科普日开展石花水洞地质科普开放日活动,活动期间16岁以下青少年免费入园了解地质科普知识(内容:石头的秘密、常见地质灾害识别与避让等内容)。在景区科普课室里向青少年展示各类矿物、矿石、化石、观赏石实物标本;科普地质科学基础、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孩子们对地质科学、地质灾害的认识,增强爱护环境的意识,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
三、组织青少年参加石花水洞地质公园地质****科普知识夏令营活动
结合公园实际,开发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科技教育校外课程,弘扬地质遗迹保护精神、传播地质遗迹保护思想、普及地质科普知识和提高学生对地质科普活动的兴趣,在专业课程的主阵地上开展生动活泼的科普夏令营活动。
**四、**科普宣传
石花水洞地质公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利用自媒体:公园官方公众号、抖音、视频号、官方网站等多种方式宣传相关信息和地质科普知识。同时借助中国科普网站、中国地质学会、海南地质地理学会等相关的地质科普网站、其他电视、广播、报纸、新媒体等渠道宣发,为推进石花水洞地质公园提高科普工作水平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支撑。
**五、维护和建设科普****设施、**宣传栏
地质公园占地面积436亩,科普实验室1处,科普宣传栏100米,活动场所室内:300平方米,室外6000平方米,进一步加强维护科普设施及宣传栏,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扩大科普宣传阵地。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科普工作者技能
在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的专家们和海南省资源环境调查院的专家们的指导下,为科普工作者开设专项培训,提升技能,发挥特长,同时省、市科协的全力支持,进一步强大我公园的科技教育力量。
今年,公园外派了科技工作者前往北京参加为期10天的北京研学旅行培训-第八届新时代研学旅行论坛,并取得了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023年5月,参加儋州洋浦“产业工人杯”职业技能大赛旅游景区讲解服务技能赛,获“优胜奖”。
【特色工作】
一、地质科普说吧∣探索100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论述。充分利用好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地质科普研学的优势,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增强服务社会公益的板块。旨在更好履行科普公益职能,为“双减”政策下的青少年提供专业、有趣的研学实践平台,让更多人认识地球科学,了解中国地质,激发公众崇尚科学、热爱自然,擦亮地学科普名片。
主办单位**:**海南省地质地理学会、儋州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指导****单位:**海南省地质局、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九三学社旅游与现代服务专委会、儋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儋州市教育局、儋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承办单位:**儋州广播电视台、海南石花水洞地质公园
公益课堂活动开展方式
**1.授课主题:**每堂课设定一个地质科普主题,授课题目由课程主讲老师选定,围绕自然地理系方面开展,可在矿物、矿床、岩石、水文、环境、地貌、土壤、生物、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地质灾害、人文地理等方面选取相关课题进行讲授,课堂内容尽量不重复。
**2.授课对象:**省内小学、初/高中学生,每堂课大约50名学生,向学校和教育机构联合本次公益活动进行定向发出招募邀请。
**3.授课地点:**海南石花水洞地质公园自然课堂
**4.授课时间:**每堂课的授课时间为2节课/90分钟,40分钟/节,课间休息10分钟。
**5.课堂排期:**2023年3月16日起,公益课堂50期100讲。
公益课堂活动进度表
|| ||
儋州广播电视台作为承办单位,负责地质公益课堂全程进行录制、音译、剪辑、后期等相关工作。后续将作为儋州广播电视台专栏节目定档播出。
专题拍摄研学宣传片和研学教育主题活动。拍摄研学专题片,配合各市县内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拓展团建”主题活动。
【问题不足**】**
为做好每次活动,我们对每次活动做了详细的分工和部署,尽量做到不漏掉每一个环节。 当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活动的内容创新,多样化相结合,在有些细节方面还有疏漏之处。今后,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创新科普形式、丰富科普内容,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那么开创科学、文明、和谐的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
【工作建议**】**
加强科普工作,大力普及科学知识,营造科学文化氛围,及时解疑释惑,弘扬科学精神,让广大居民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具备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提高全区人民整体科学素质和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