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毅俊
提起“水兄”,天文爱好者圈几乎无人不知。“水兄”叫施韡,因为冷僻字大多数人不认识,所以雅号“水兄”更为人所知。他从小喜欢天文,经常到芦潮港农场看星星,后来又参与了上海天文馆的建设。
埋下科普的种子
小时候的施韡热衷于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对天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中时,他机缘巧合进入本市一所区重点中学,意外发现学校正在建天文台,眼前一亮的施韡第一个报名参加天文社团。学校图书馆的天文书籍被他横扫,老师也不断创造机会,请天文专家和学生们见面交流,一群志同道合的师生就这样玩在一起,干劲十足。1997年,施韡经过层层选拔得以加入上海观测代表团,远赴祖国最北端的漠河观测日全食,人生第一次参与并见证了一次天文盛会。
施韡是当时上海观测团里年龄最小的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上海天文台原副台长万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深奥的天文知识,并手把手指导施韡和他的同学们制定严谨的观测计划。这段“师徒情缘”为施韡点亮了新的世界。
然而,追梦之路从来不是坦途。2001年,一心向往南大天文系的施韡高考折戟,梦想瞬间坍塌。也正在这时,无比失意的他又意外得知中学时遇到的一位导师、上海天文台原副台长万赖去世的消息。在告别仪式上,施韡听了很多天文大家表达对万赖先生的敬佩之情,称赞他是天文界一面旗帜,不仅致力天文学的研究,而且热情投身天文科普工作。从那一刻起,乌云遮月的施韡海阔天空,为自己明确树立了天文科普的目标。冥冥之中,万赖老师在最后时刻还给他送去启迪人生的重要一课。
2005年,施韡留在大学任教,并在学校开设了天文选修课,这也是当时沪上大学里第一个面向所有普通学生的天文选修课,施韡藉此实现了天文科普梦的第一步。不久之后,上海市天文学会将其吸纳为会员,给了他更大的施展空间。
上海天文馆的建设,再次给了施韡一个难得的人生机遇。上海世博会结束之后,叶叔华院士提出上海要建设天文馆的建议,彼时,在天文学会担任理事的他无比兴奋。2014年,天文馆项目立项批复,施韡毫不犹豫投身进来。从天文馆的筹建、设计、建设,一直到今天,顺利落成开发运行,成为当前国内最火爆的科普场馆之一,儿时的梦想得以实现,梦想和职业合二为一。别人眼里都认为这是无比幸福的事,施韡也连连直呼自己很幸运。
无数孩子的天文火种被他点燃
目前担任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展教中心网络科普部部长的施韡是天文馆的科普领头羊,带领展教团队探索创新科普形式,搭建网络传播平台。
天文馆的职能除了教育、研究、收藏和展示,还非常强调人和人之间的交互,以及展项与观众、观众和观众、观众和专家、爱好者之间等的交互,每一个展区设计、讲解,每一项活动,以及每一场直播,都努力实现充分的交互。从科普视频的创意制作,到网站小程序公众号的选题修改排版,再到科普游戏、戏剧表演和文创产品,凡是能达到科普目的的,团队都会去尝试涉猎,十八般武艺轮番使用。
工作外,施韡标签还有很多,有天文科普达人、气象观测狂热粉、无线电爱好者……他还开了微信公众号和知乎账号,在天文圈里积攒了一批忠实的粉丝。在施韡看来,科普需要更多一线科研工作者和科研机构主动释放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因为只有让普通人能看懂,科普才有意义。”
他是一位严谨细致的科学诠释者。对于科学热点,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引力波、黑洞照片、“地球2.0”、快速射电暴……近年来天文领域的新发现几乎从不落下,有时为了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科普,他会连夜守候直播、查阅论文、撰写文章。
他是一位全面多才的科学传播者。不仅写作功底扎实,讲课技巧高超,还掌握视频制作、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技术,敢于尝试舞台剧、科普游戏、文创开发、脱口秀等各种科普形式,是个“全能型”科普人才。2015年起,他参与自媒体对谈式科普脱口秀节目“原来是这样?!”的创作与录制,该节目在全平台累计订阅超200万人,播放量超3亿次。2019年,喜马拉雅平台推出精品课程“天文原来是这样”,用53个天文问题探索太空奥秘,感受宇宙奇妙,播放量达400.5万次。他带领上海天文馆网络科普团队很快在网络直播、线上课程、热点追踪等方面形成了特色。自2022年以来,上海天文馆已经推出170余场线上直播活动,惠及全网观众超8000万人次。
很多孩子被施韡点燃了天文的火种,有的孩子开始像他一样尝试着做自己的天文公众号,有的孩子和他成了师徒,甚至还有孩子考上了北大天文物理系,进入到了专业天文研究领域。在那一刻,施韡明白,当年那些科学大家,万赖、叶叔华、徐品新……他们对青少年的启蒙引领,已经深深刻进自己的血脉并不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