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济源科技馆2023年科普工作绩效自评报告

济源市科学技术馆
原创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收藏

工作情况

馆内开放情况

2023年,济源科技馆为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职能,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天数262天,接待观众总数约11.3万人次。

助力校园“双减”工作情况

济源科技馆作为公益科普教育场馆,是连接公众与科技的纽带与桥梁,是展示科技事业与科普技术的窗口,是校外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的重要组成。疫情结束后,济源科技馆为更好助力“双减”政策,对应“请进来”和“走出去”,以进校园和进场馆的“双进”服务“双减”模式,在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方面,发挥着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

1、“走出去”—— 持续延伸科普触角

2023年济源科技馆创新下乡模式,在3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面向二环以外的乡镇(村)、中小学开辟巡展线上预约通道,共收到全市乡镇22所中小学校预约。2023年以来,济源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利用其机动灵活的特点,先后走进27所学校,让农村的孩子们足不出户也可以体验科技的魅力。此外,科普大篷车还多次助力校园科技节活动,做到“人到、展品到、实验到、讲解到”,让学生们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零距离接触科学知识,体验科技带来的乐趣,累计受益人数11960人次。

“请进来” ——发挥科普主阵地作用

济源科技馆作为济源市首批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自开馆以来,积极发挥其科普职能,开展乐队机器人、4D电影、高压放电、三维滚环、钉床、飞船模拟器等定时演示活动。2023年共接待65个研学旅行团队,接待人数约2.3万人次。济源科技馆还开展了“科技馆里的科学课”“小愚公i科普小小讲解员”“科普大讲堂”等特色科普活动,切实实现了学校课后服务多维度知识的拓展。

主题科普活动情况

1、2023年科技活动周情况

(1)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组织科普志愿者走进五龙口镇、大峪镇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巡回展出科技馆展品,利用大篷车的优势参与校园科技节活动相结合,共前往东园小学,克井原昌学校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参与人数近2600人次。

(2)开展常规展示活动。组织开展展项互动演示、观看4D电影等活动,带领观众积极参与“电磁舞台”“飞船模拟器”“机器人乐队”“三维滚环”等项目,观看“灾难”“地球反击战”“气象万千”等4D影片,让公众了解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成果,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参与人数近3000人次。

(3)开展《科普大讲堂》活动。组织开展了“健康口腔 灿烂笑容”“认识计算机编程”和“爱眼护眼 明亮未来”三期科普讲座,参与人数约600人次。

(4)科技活动周期间,科技馆向公众免费开放,用丰富多彩的科普展览和科普活动满足不同观众的“科学味蕾。“机器狗”在科普志愿者的操作下奔跑、跳舞、互动,来一个漂亮的后空翻…… 引来观众的阵阵惊呼与赞叹,让大家感受了人工智能魅力;“鱼洗”“水火箭”“辉光球”等多种趣味小实验,以最直观、有趣的方式为公众演绎了生硬的科学原理;“漫漫航天路,深深爱国情”主题活动,让现场观众了解了中国飞机的发展史,火箭飞天的奥秘,参与人数近2000人。

2、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情况

作为科学普及的主阵地,济源科技馆借助科普日契机,打造了多场科技与传统文化交织的“爱国盛宴”,让公众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建立民族自信,增强对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的实践与领悟。“赏中秋,做花灯”“手绘月球灯”“颂月吟诗,共品中秋”等主题活动,加深了观众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享受了亲子活动的乐趣,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中秋与科技的知识碰撞,点燃了青少年接力传统、探索宇宙的激情;“唱红歌,做小红军包”“小小航模制作家”“亲子手作——我爱我的国”等特色科普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大黄蜂来了、机器人乐队、法拉第笼、怒发冲冠、飞船模拟器等科普活动让游客们在趣味互动实验中仔细观察,亲身体验,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

(2)9月15日,济源科技馆助力乡村少年宫“科技进校园活动”走进坡头第一中心小学。科普辅导员老师们相互配合,通过“漏斗吹乒乓球”“塑料袋火箭”“乒乓球机关炮”“马德堡半球实验”等有趣的实验,阐述气体、气流、气压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玩中学”,告诉学生“生活无处不科普”。同学们争相尝试、参与体验,动手动脑,学习热情高涨,科普志愿者们还向学校贫困学生捐赠了学习用品。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情况

5月20日,济源科技馆承办了济源第二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暨2023年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全区15所中小学校、165支队伍、230余名师生,围绕机器人综合技能赛、无人机工程挑战赛、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等竞赛项目展开角逐,激发广大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

5月25日,示范区科协组织济源科技馆科技工作者到省科技馆开展“领略科技魅力点亮精神火炬”主题活动,近距离感受祖国发展、科技创新的伟大成果,在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前沿科技的魅力中增强科技意识、拓展科技思维。

网络媒体科普宣传情况

2023年,济源科技馆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共编辑发布154篇宣传报道信息,主要向公众公布场馆开放信息、科学小知识、科普教育活动预告以及活动开展情况等,其中科普教育活动宣传报道信息45篇,科普小知识47篇。2023年8月济源科技馆开设抖音号,目前已发布27个科普视频作品。此外,济源科技馆还完善了“掌上科技馆”APP,科普工作人员认真录制展品讲解视频,目前已完成32件科普展品讲解,并同步入驻到“掌上科技馆”平台,在手机上即可参观。

(五)志愿服务活动情况

2023年,科技馆共有青年志愿者42人,在馆内形成了“人人都是志愿者”的良好活动环境,全年共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90次,服务人数3.3万人次。暑假期间,科技馆招募和培训27名小小科普志愿者,并组织小小科普讲解员多次开展志愿讲解服务。2023年8月,济源科技馆被评为河南省首批“红领巾创未来——少年科学院”科普实践基地,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领巾科技寻访”“小愚公i科普”和巡展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受益人数1.2万人次。

(六)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2023年济源科技馆获得省级专项资金79万元,截止2023年11月23日已支付77.6万元。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支付编外人员工资 60.67万元。2、展品维修维护费 11.8万元。3、科技馆免费无线覆盖费用 1.5万元。4、志愿者工补助1.46万元。5、展厅公众责任险0.95万元。6、展板印制0.74万元。7、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差旅费0.2万元。8 、购买实验器材开展展厅活动0.28万元。

济源科技馆现有工作人员共26人,其中科普专职人员17人,行政工作人员4人,财务工作人员2人,维修工作人员3人,本科以上学历有16人。

特色工作

2023年济源科技馆努力探索特色科普活动,不断完善阵地科普服务功能,在构建全域科普新格局方面贡献了力量。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济源科技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一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与科普活动相结合,在强化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23年,济源科技馆以常设展厅为阵地,借助科普教育资源,每月开展一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在中国传统节假日期间开展了“欢庆元宵——手工DIY灯笼制作”“万象更新展未来”“探索航天赴新程”“‘我们的节日·清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科学家精神”“快乐五一 科学之旅”“寄情端午,‘粽’享科技”等特色科普活动,受益人数约3000人。

开展《科普大讲堂》活动。为更好地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素质,科技馆2023年开展了“健康口腔 灿烂笑容”“认识计算机编程”“爱眼护眼 明亮未来”“苏27航空科普”“探秘光辉”6期科普讲座,受益人数约1000人次。

开展“科技馆里的科学课”活动。为落实“双减”政策与科技创新教育相结合、提质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馆科普工作人员结合中小学科学课教学大纲,研发出一套科学实验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2023年共开展16节科学课,获得了多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开展“小愚公i科普”活动。为丰富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进一步深化科普教育工作,济源市科技馆依托馆内丰富的科技展品资源和讲解员人才优势,围绕科普传播、科学探索、社会实践等内容,开展“小愚公i科普——小小讲解员”活动,培养青少年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活动通过网上报名方式,经过初步筛选、展厅培训、辅导讲解,最后成功毕业并颁发实践证书。

承办“中国流动科技馆”河南巡展济源站活动。8月2日上午,2023年“中国流动科技馆”河南巡展济源站在济源科技馆正式启动。此次巡展活动分为“AI,超越人类?”“美丽数学”“燃冰逐梦”三大主题,共有60余件互动展品,为济源示范区广大市民朋友搭建一个“零距离”体验科学的平台。

承办济源第二届、第三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济源科技馆作为活动承办方,5月20日,成功承办济源第二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11月11日,成功承办了以“提升科学素质 培养创新精神”为主题的河南省第二十三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分赛暨济源示范区第三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两次竞赛活动的成功举办,极大丰富了济源青少年的课外生活,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已经成为我市极具影响力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品牌活动。

三、问题不足

(一)展品老化严重。科技馆自2010年5月开放至今,已累计接待观众约130余万人次,开馆13年,展品展项已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和老化,更新速度较慢,对观众而言,展品展项的新鲜感与期待值逐渐降低。

(二)人员工资负担重。科技馆现有劳务派遣人员14人,每年需要约80万元为其支付工资,近年来,由于各项经费的大幅度减少,导致工资无法按时支付。

(三)专业技能提升缓慢。由于缺乏经费,科技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和发展不够完善,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

四、工作建议

(一)提供更多平台,加强各基地之间的互动交流。

(二)提供更多优质科普资源,提高中小场馆科普服务水平。

(三)加大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