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北京的冬天迎来了2023年的初雪。在寒冷的冬日清晨,仍在飘雪的北京科技大学校园内,有人拍到了这样一幅画面:茫茫白雪中,有一位老人在吃力地蹬着三轮车,缓缓地前进。
相关视频一经在网上发布,顿时引起了网友热议,很多人都在好奇这位老人的真实身份。此后,这一谜底得以揭开,画面中的主角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葛昌纯。
葛昌纯雪中骑车画面葛昌纯是著名核材料、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专家,是制造原子弹、氢弹关键材料铀-235浓缩铀的分离膜制备技术的主要研制人,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出生于1934年的他,今年已经89岁高龄了,但是依然活跃在核材料等新能源材料研究领域,即使下雪天也要坚持去实验室工作。
支撑“两弹”梦
葛昌纯的科研梦是从十几岁开始萌发的。1949年,15岁的葛昌纯考入唐山交通大学,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虽然当时他的年龄是全校最小,但是葛昌纯勤奋学习的劲头却十分高涨,并在多位良师益友的影响下,萌生了科研报国的志向。1952年,从冶金工程系毕业的葛昌纯被分配到综合工业试验所。这里是葛昌纯科研实践的开端,在不断地试炼与学习下,他的科研能力和自学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20世纪50年代,为了打破西方大国核垄断,我国开始了核武器的研发,而铀-235便是核工业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然而,制造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对于铀-235的浓度要求极高,需要达到90%以上,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制造浓缩铀-235的核心元件——分离膜。过去,这项技术只掌握在苏联、美国、英国手中。1960年,年仅26岁的葛昌纯临危受命,接到研制分离膜的紧急任务,成为研制乙种分离膜任务的负责人。“当时接到任务的时候,我觉得压力很大,但是又觉得很光荣,党把这么重要的一个任务交给我,我一定要竭尽全力把它完成。”葛昌纯说。没有资料,没有设备,从何处开始研究?为了看懂发达国家的专利文献,葛昌纯开始自学日文、德文、法文。为了搞懂文献上的专业名词,他经常一边查着字典,一边看着资料。最终,团队成功攻克数道难关,于1964年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种分离膜——乙种分离膜。这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
矢志材料报国
国家的需要,就是葛昌纯的研究方向。在他看来,我国的材料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始终瞄准国家需求,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产出更多国家需要的科研成果。从1996年起,葛昌纯敏锐地把研究方向转向了应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材料上。当时,他得知美国有一个教授把超高压的办法用在纳米材料的研究当中,他认为这个做法非常新颖,便专门前去考察交流。这次交流,让葛昌纯受益匪浅。回国后,根据自己的交流经验,葛昌纯创造性地发明了超高压通电技术。这项技术根据电流越大发热越大的原理进行发热烧结,巧妙地通过高温效应使得钨铜相连,解决了钨铜烧结、陶瓷和金属烧结的问题。除此之外,葛昌纯还在研究过程中惊喜地找到了限制纳米材料长大的原因。他从中获得灵感,并一举解决了纳米烧结的难题。
葛昌纯与同事进行研究探讨在葛昌纯和研究团队长时间的持续努力和实验下,关于纳米材料制备取得了6项专利成果。现在,这些纳米级材料制备方法被广泛应用在我国能源、化工、航空、工业生产等各领域。科研之外,葛昌纯将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教学工作上。自1985年加入北京科技大学以来,他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在北科大创办了国内第一个特种陶瓷粉末冶金研究室,开创了我国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事业的先河。
葛昌纯院士几十年来,葛昌纯每天都会在办公室伏案工作,而且准时出现在实验室,手把手地指导研究生,经常加班到深夜。已年近九旬的葛昌纯,被同行戏称为科技界的“拼命三郎”。大雪天拍到葛昌纯骑车前往实验室的画面,只不过是他几十年科研人生的日常。“我们搞研究本身就是磨炼,几十年就这么过来的。这个过程一个靠兴趣,一个是国家的需要。”葛昌纯说。虽然已经89岁了,但是他并没有打算“退休”,他说:“我还是想为国家发展继续发挥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