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情况
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处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是中国气候观测系统(CCOS)确定的黄准农业生态观测区,也位于全球独具特色的东亚季风区的典型区域。2018年确定为中国气象局野外科学试验基地,2019年确定为国家气候观象台和综合气象观测基地。先后荣获“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作为第一批补充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一直坚持全年对外开展科普活动,2023年以来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通过“3·23世界气象日”“4·24中国航天日”“5·12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共开展科普活动十余次,累计接待观众量超1000人次。其中通过场景式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助力“双减”科普进中小学校园3次,服务学生200余人。指导寿春中气象科普工作,助力获评第八批“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和第三批“气象教育特色学校”。积极参与淮南市二十四节气之城申报工作。
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通过微博、微信、惠农气象、学习强国等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普及强对流、暴雨、暴雪、台风、大雾、山体滑坡、城市内涝等气象灾害防御科普知识,开展“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教育,以提高广大群众的科技素养,充分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职能与作用。
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目前拥有地面基准气候观测、近地层通量观测、大气成分温室气体观测、基准辐射观测、地基遥感廓线观测、农田生态系统观测等六大类观测系统,以及多个国内外重大科学试验观测资料与成果,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紧紧围绕一站四平台功能定位,不断优化观测系统和承接各类大型科学试验,大力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提升科普服务能力,促进优质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
2023年根据人员履职情况及时调整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气象台、观测站、气象服务中心负责人为副组长,全体科普志愿者为成员,科普志愿者服务人员共19人。不断完善科普活动流程,并结合重要主题日,邀请省内专家开展讲座,开展针对性科普讲座,科普志愿者服务人均时长超30小时,总服务时长超过1000小时。
二、特色工作
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利用自身优势,与县科协、县教体局深度合作,连续多年共同开展气象科普竞赛活动,多人次获得市级以上相关单位表彰。指导寿春中学气象科普工作,助力获评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结合全国科普日开展气象知识进校园等活动,积极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与寿县多所学校开展场景式科普教育实践活动,拓宽了中小学生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同学们科学素养。
三、问题不足
目前科普工作虽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但是面临的问题也依然存在,一是人才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新进人员科普意识不足、知识储备不够。二是科普工作经费分配使用不够科学,无法满足更高标准科普工作需求。三是科普作品创作能力不强,形式单一。
四、工作建议
科普工作是实施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国策,是一项基础性全民性工作,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为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资源科普化,聚焦科技前沿开展针对性科普,应加强对科普教育基地工作调研指导,打通科普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科普人才。实施人才托举,丰满科普之翼。加强科普研学活动的交流指导,针对不同层级的科普对象,提供定制化的科普服务,提升气象科普工作针对性,让科学的种子种的更深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