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研究揭示调控纳米颗粒内吞新机制

科普平罗
通过视频、图文等方式,向公众传播科学理论、科普知识
收藏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子健教授团队在Nano Letters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调控纳米颗粒内吞的新机制。

纳米颗粒是成像、诊断、治疗和药物递送等领域中非常具有前景的工具。许多纳米颗粒需要进入到细胞内才能发挥其生物学作用。纳米颗粒主要以内吞的方式进入细胞内,其中clathrin途径被认为是介导纳米颗粒内吞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但目前关于clathrin介导纳米颗粒内吞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为此,李子健团队基于量子点在众多纳米颗粒中具有独特的荧光属性,便于细胞内吞研究观察的特性,选择量子点作为代表性的纳米颗粒,研究纳米颗粒内吞途径的调控。研究发现接头蛋白HIP-55在量子点启动clathrin途径后被招募到clathrin囊泡表面,与clathrin相互作用。之后HIP-55与F-actin细胞骨架结合,协调clathrin与F-actin细胞骨架之间的力学作用,从而促进量子点内吞。

随后,研究人员也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组织成像的方法以及透射电镜结合元素分析等方法,证明HIP-55在体内调控量子点内吞。

“HIP-55依赖的纳米材料调控机制为纳米颗粒内吞机制提供了新理论,也为纳米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李子健说。

据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子健教授为本论文的通讯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博士研究生关开行和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刘凯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该论文工作得到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的资助支持。

评论
星星⭐星星
太师级
阅读
2024-01-10
西吉县第七中学马慧娟
少傅级
纳米颗粒是成像、诊断、治疗和药物递送等领域中非常具有前景的工具。许多纳米颗粒需要进入到细胞内才能发挥其生物学作用。纳米颗粒主要以内吞的方式进入细胞内,其中clathrin途径被认为是介导纳米颗粒内吞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但目前关于clathrin介导纳米颗粒内吞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2024-01-02
科普ZSL
学士级
已阅
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