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清华大学有了新校长的消息,在科研圈引起了一股讨论热潮!
据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12月22日消息,日前中央批准:李路明任清华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自此,清华大学正式换帅!
李路明(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官网)
新校长李路明到底有什么来头?
事实上,李路明与清华大学的缘分由来已久。作为清华学子出身的他,在此之前,曾担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人机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等职,2023年11月他成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21世纪以来的中国的科技创新大潮中,李路明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科研贡献,成为一位备受瞩目的科技领军人物。如今,新的履职消息一出,他的过往的科研事迹也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研制成功国内第一个“脑起搏器”
在就任清华大学校长之前,李路明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我国以脑起搏器为代表的脑神经调控工程技术的开拓者。”
何为脑起搏器?
脑起搏器是一种有源植入医疗器械,又被称为“脑深部刺激器”,对包括帕金森病、癫痫在内的脑神经疾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大概有300万帕金森病患者,居世界第一。除此之外,中国还有近1000万的癫痫患者,4000多万尿失禁患者和慢性疼痛患者。对于这些人数众多的神经疾病患者而言,神经调控是一种成效显著的疗法,临床效果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证实。
然而,近20年来,脑起搏器这一领域长期被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垄断,我国在相关技术产业领域的基础完全是空白,较高的使用门槛和昂贵的治疗费用让广大患者们望而却步。
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早在2000年,李路明团队就开始了漫长的脑起搏器研发之路。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20多年的科研攻关,李路明带领团队通过医工融合,独立自主地建设了脑起搏器完整的核心技术体系、生产制造体系和临床应用体系,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垄断,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
李路明教授(左三)及研发团队
在科研攻关的过程中,他还和研究团队不断优化脑起搏器的相关技术,他们发明的变频刺激方法,使脑起搏器的治疗效果更好。除此之外,他们发明的脑起搏器新的充电技术能够保证20年寿命,比进口产品延长了一倍。2016年,清华脑起搏器获得权威CE认证,之后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国家获得应用,2018年5月份,首次在伦敦完成脑起搏器植入手术。
为了将研究成果切实造福于患者,多年来李路明团队发明的脑起搏器已经在全国200家医院应用,6800多名患者植入了他们研发的脑起搏器产品。不仅如此,他们自主研发的脑起搏器平均给每一位患者节省10万元开支,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结合全球脑研究的热潮,李路明带领团队还进一步发明了在刺激的同时能够实现同步记录的脑起搏器,和能够在3T核磁共振扫查的时候,可以实现开机扫查的脑起搏器,相关成果继续走在世界前列。脑起搏器项目也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一生结缘清华
李路明能取得如此高的科研成就,与他的成长经历以及母校清华大学的培养息息相关。
1968年2月,李路明出生在山东淄博市桓台县,从小成绩优异的他中学时代就读于山东省重点中学——桓台一中。1986年,李路明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并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生涯。
李路明表示,在清华大学的学习生涯给他提供了一个完善的基础课程训练机会,使他能够以更加客观的视角看待各种技术问题和科学挑战;另一方面,清华大学也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他的家国情怀,以及追求卓越、永不服输的精神。
在母校的精神熏陶下,1996年8月,李路明开始正式留校清华大学执教,从求学到现在他已经在清华大学度过了30多载的科研时光。
30多年来,李路明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也花费大量的心血投身到学校的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李路明敢为人先,善于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早在2006年,他就率先在清华开设了“航天医学工程”课程,成功实行后又开设了更具通识性的“飞天的奥秘”新生研讨课,培养了许多优秀学子。
2019年08月21日,李路明曾作为教师代表在清华大学201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发言。他称,想结合自己在清华的研究生学习经历以及后续20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对清华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谈点个人体会,供大家参考:第一点,追求“有用之用”,更要善待“无用之用”。第二点,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第三点,传承和发扬清华人特有的崇尚体育精神。而这便是他多年来一直在遵循的人才培养理念。
李路明在清华大学2019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言(石加东 摄)
近期就任清华大学校长后,李路明曾在2023年12月31日晚,清华大学新年联欢晚会上致辞。他说:“新的一年,要坚持创新引领,带领学校意气风发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面向未来,身为清华大学校长的李路明始终使命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