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光明网科普频道联合“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推出“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专题,邀请医学专家围绕呼吸道疾病的成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科普解读,敬请关注。
文章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新琳
科学审核: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沈健
每年冬季是多种呼吸道疾病交替或共同流行的时期。近日,乙流的热度已超过了甲流和支原体,频频登上热搜榜。许多家长会有疑问,“孩子甲流刚好,还会再得乙流?”“乙流和甲流有什么区别,治疗药物是否相同?”别急,带着这些疑问看看这篇文章吧。
什么是“乙流”?
乙型流感(简称乙流),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乙流为其中一种分型。
国家流感中心1月4日发布的最新一期《流感监测周报》(2023年12月25日-12月31日)显示,此前占据传播优势的甲流H3N2毒株比例大幅下降,但乙流毒株占比出现了大幅上升,南方的乙型流感占比为26.4%,北方的监测数据则高达47.3%。同样,近期我院儿科发热门诊,乙流患儿数量较前几周增加。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流感中心
甲流已愈,还会再得乙流?
家长们关心最多的问题,是小朋友甲流痊愈后,还会再感染乙流吗?答案是会的,乙流和甲流是流感的两种不同亚型,不具备交叉免疫机制。一般来说,一年内感染同一亚型流感病毒的可能性较小,但甲型流感病毒很容易变异,乙型流感有Victoria和 Yamagata两系,即便小朋友已经感染过甲流或乙流,如果体质相对较弱,班级或家庭患流感人员较多,那么依旧有可能再次感染另一种亚型的流感病毒,重叠感染的可能性存在。
这也提醒我们,如果小朋友出现了类似流感的症状,千万不能大意,应及时就诊、尽早检测流感。
乙流有什么典型症状?
乙流的潜伏期多为1~4天,其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畏寒、发热,体温在几个小时至24小时内可能就会迅速升高,达到39℃~40℃,甚至更高。还伴有其他症状,比如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但是会有,比如咽痛、干咳等。
乙流和甲流的区别有哪些?
乙流和甲流具有较为相似的传染性,从传播范围来看,甲型流感可感染人、哺乳动物和鸟,且抗原变异频繁,传染性强,更易引起大的流行,乙型流感只感染人类,流行性相对小一点。二者在症状上都存在“高热、肌肉酸痛、头痛、全身乏力”的相似之处,乙流还会伴有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表现,在儿童和青少年人群这些胃肠道表现更常见。当然,配合检测更易区分二者。
乙流如何治疗?
在确诊乙流后,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药物,发病后48小时是流感的治疗黄金期。若患儿持续高热不退,或抵抗力较差,或未能及时检测出流感,即使超过了48小时也可以考虑使用,仍旧获益。
目前首选有效药物:奥司他韦,需根据小朋友的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剂型、正确的剂量,推荐服用5天为一个疗程,可有效抑制和阻断流感病毒的复制。注意用药安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另外,新型抗流感药物——玛巴洛沙韦(商品名:速福达),逐渐走进大家视野。乙流患儿呕吐、腹痛、腹泻症状更明显,相较于奥司他韦,速福达胃肠道刺激小,服用次数少,服用天数少,受到家长朋友们的青睐。但也要提醒家长朋友们,速福达并非“神药”,同样存在副反应,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使用。
假期来临,小朋友如何预防乙流?
考试周结束后,即将迎来小朋友期盼已久的寒假和春节,乙流会随之消失不见吗?假期中小朋友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科学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商场、客运站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小朋友们注意科学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例如勤洗手、及时进行手消毒、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当注意休息,居家隔离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课,不带病游玩。家庭成员之间,也应注意防护,做好室内通风和物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假期出行前,宝爸宝妈们不要忘记携带一些基本的药品和急救用品,包括常用的退热药、感冒药、咳嗽药、止泻药等,防止一些紧急情况的发生。
希望小朋友们顺利度过考试周,开心迎接美好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