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寒冬腊月最好睡

达医晓护
原创
通过医学科普让老百姓真正做到“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748 篇文章

近来的天气有点象过山车,进入三九还忽冷忽热。随着年龄增长,似乎越来越珍惜时光,最羡慕的是小孩熟睡的样子,想当初最想懒床的日子是隆冬腊月。然而近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49.2%的国人有严重的睡眠问题,仅13.8%的人拥有甜美睡眠。其中,25%的国人经常失眠,与此同时呈现出“越年轻,睡眠质量越差”的现状;2023年报告显示:晚睡、熬夜已成为当代年轻人、大学生典型特征之一。

最近,笔者诊治了这样一位患者,35岁女白领,以前因失眠来就诊,现在却为难寐又嗜睡前来。晚上不睡,白天瞌睡,工作起来无精打采,开起车来哈气连天。自感如此下去,事故就在眼前了。苔白腻,脉细弦。证属:肝郁脾虚,湿困内阻。治拟:疏肝健脾,活血安神,并于心理认知指导,医嘱:动静结合,室外活动。患者七剂而告愈,如今到了冬令,舍得花钱来膏方调理。

冬令三九,气候由凉转寒,机体进入到了一个周期性的休整阶段,人体水液代谢明显减少,人的心脑血管系统流动减少,然而不少人因少动懒动,出现大脑供氧不足,身体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疲乏”、“睡不醒”。其实这是不同季节人体的自然生理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思睡现象会自然而然地消除。然而,长时间处在封闭式空调环境下,又不户外活动,昏昏欲睡现象就难消除。需要在医生辨证论治的指导下,运动与调养两相宜。

慢病冬治,中药膏方是一种好选择。中医认为人和自然界相互呼应,同样要经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律,因此顺应四时调养,在秋冬服膏进补,可以促进营养的吸收、化生气血、储藏精气,对调养身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认为人体的体质、症状各有不同,膏方的制定自然需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只有经过辨证论治才能引药归经,真正起到调补的作用。

睡眠是一种收藏行为,最适合收藏的季节是冬季,故冬藏的时候就是最有效的睡眠时间。亥、子、丑(即21点~3点)这三个时辰如同一日的冬季,是夜晚最黑暗的时段,气温最低,人最容易进入深睡眠,实现睡眠的最高效率,也是是标准的睡眠时间。

三九严寒雪飞霜,寒冬腊月最赖床。调整好心态,做好冬令调养,保你昼精夜寐,睡到大天亮!

作者:许良,系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评论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太师级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