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青花瓷的鼻祖——元青花,是如何出现并风靡于世的?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官方账号
收藏

元青花双系小罐高6-7厘米不等,直口,短颈,圆肩,腹部为青花折枝菊花纹饰,画法稚拙纤细,时代特征鲜明。

元朝时期驿路通畅,欧亚大陆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大量来自西亚的制陶工匠进入中国并带来含有大量钴矿的青花着色剂——苏麻离青,为元青花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同一时期元朝政府根据不同的手工行业设立了诸如将作院等管理机构。《元史·百官志》记载“浮梁磁局,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1278)立。掌烧造瓷器,并漆造马尾,椶藤笠帽等事。”浮梁磁局作为将作院下辖的单位。在需要瓷器作为祭祀用器的情况下,元朝廷需要召集技术精湛的窑工烧造瓷器,浮梁磁局由此而诞生。此外,元廷还开办官营的手工业作坊,直接从事手工生产,为元青花瓷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花雉鸡竹石花果纹盘,高7.6厘米,口径46厘米,足径27厘米,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图片源于网络)

元青花的产生是基于景德镇青白瓷日益进步的烧造技术及枢府瓷演变而成。元朝人蒋祈在《陶纪》中说:“景德镇陶,昔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元代所烧青白瓷,早期呈色青白,晚期釉色闪青或泛白。景德镇青白瓷及枢府瓷烧制技术的成熟为青花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保障。此外元青花的主色调以蓝白为主,蒙古人尚白尚蓝,《元史·祭祀一·郊祀上》记载:“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衣冠尚质,祭器尚纯,帝后亲之”。元朝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政权,为东西方交流带来了地理上的便利,加速了不同文化间交流与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多种外来文化和宗教相互影响并相互渗透,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格局。

元代瓷器作为元代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直接反映,不仅继承了唐宋以来的器物造型和生产工艺,并且融合了伊斯兰文化因素、蒙古草原文化因素及藏传佛教文化因素,催生出数量繁多的器物造型、纹饰和装饰手法。元青花瓷器的装饰工艺继承了磁州窑、吉州窑的釉下彩绘技术,器型部分则借鉴游牧民族的生活器具,纹饰大量使用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元素,体现了极高的多元文化价值。元代晚期的青花受元曲、元杂剧影响,尤其是一些传统的中原文化题材的图案主题,广泛应用于青花装饰中,可见中原艺术和蒙古草原艺术、伊斯兰艺术在元青花上已完成深度的交融和发展。

景德镇窑青花鸳鸯荷花(“满池娇”)纹花口盘,元,高7.3cm,口径46.4cm,足径29.8cm,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源于网络)

元青花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陶瓷从素瓷向彩瓷过渡,其丰富的纹饰赋予了中国陶瓷装饰性的功用。元代中后期开始我国逐渐掌握了用钴料在陶瓷上进行彩绘的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刘婷.试论元青花瓷产生的背景因素——以至正型元青花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第12期

吴萍、李锋.论元代青花纹饰特点及其审美特征[J],艺术评论,2015年第1期

评论
坦 荡 荡
少师级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元青花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陶瓷从素瓷向彩瓷过渡,其丰富的纹饰赋予了中国陶瓷装饰性的功用。
2024-02-09
内蒙古四子王旗
大学士级
在诞生之初,就融合了来自各类市场的审美,承载着多元文化的青花瓷,能做到“人见人爱”,是必然的。
2024-02-09
每天学习,每天科普
大学士级
China即是中国,也是瓷器的英译,说明中国瓷器在古代享誉世界,到现在各种精妙绝伦的瓷器依旧文物拍卖市场的宠物,但瓷器技术在中国也是有个发展过程,而元青花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陶瓷从素瓷到彩瓷的过渡,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2024-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