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春节对于生活在呼伦贝尔的人们可谓是记忆深刻,极寒天气持续笼罩这片大地长达17天之久。1月22日,也就是大年初一,呼伦贝尔境内101个气象监测站最低气温降至零下40℃以下,有20个气象监测站最低气温降至零下50℃以下,其中额尔古纳市乌玛气象监测站日最低温度降至零下52.4℃,再度刷新历史极值。用老百姓生动形象话来形容此次极寒:冷得“冒白烟”了。如此强悍的、发生在春节特殊时期的极寒天气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草原全媒、呼伦贝尔日报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此次极寒天气。
此次产生极寒天气的原因之一是大陆冷高压主体势力强大,其中心强度最大时达到1062.5hPa,极为罕见。大陆冷高压是一个大型反气旋环流系统,是冷空气天气系统的“大BOSS”,也是高冷的“霸道总裁”,所到之处,降温难免。另一个原因是冬季白天短夜间长,夜间辐射降温远大于白天太阳照射的升温。两个原因导致“极寒”天气使呼伦贝尔地区渡过一个史上最寒冷的春节。
呼伦贝尔市大范围的极寒天气发生频次大约每年1.6次,区域性极寒发生频次大约每年3次,其中以根河的极寒天气发生频次最多。同时,根河市以最低气温低于零下40℃连续日数之多在全国“称霸武林”,被国家气候中心授予“中国冷极”国家气候标志认证。
面对如此“极端”的极寒天气,有人不禁提出疑问:不是全球变暖了吗?为什么冬天反而越来越冷了?
全球变暖的概念很复杂,不仅仅是全球平均温度上升的问题,全球平均温度只是一个基本评估指标。实际用“气候失衡”这个词也许更为贴切。全球平均温度上升导致的气候失衡,反映的就是一个“极”字,对了,就是极端的“极”。通俗地说就是气候变化的振幅加大,导致冬季更冷、夏季更热。在同一地区,可能出现“酷暑”和“极寒”相伴、“极端暴雨”和“异常干旱”相伴的极端气候现象。
是一个基本评估指标。实际用“气候失衡”这个词也许更为贴切。全球平均温度上升导致的气候失衡,反映的就是一个“极”字,对了,就是极端的“极”。通俗地说就是气候变化的振幅加大,导致冬季更冷、夏季更热。在同一地区,可能出现“酷暑”和“极寒”相伴、“极端暴雨”和“异常干旱”相伴的极端气候现象。
正如上文提到的气候异常背景下“极寒”可能与“酷暑”相伴,那么夏天的呼伦贝尔市是否有极端高温事件呢?能热到什么程度呢?
当素有“高温使者”称谓的副热带高压发展特别强盛,588线北界位置到达50°N一带与大陆暖高压合并形成特别强盛高压系统时,下沉气流促使空气增温强烈,同时天空晴朗少云,利于地面辐射增温显著,就会产生极端高温事件,其强度还是不容小觑的。
如发生在2010年6月24—28日高温天气过程,呼伦贝尔市16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超过35℃,其中11个国家气象站连续5天最高气温超过37℃。根河、鄂伦春旗等5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鄂伦春旗最高气温达40.5℃。此次强高温过程对夏季平均气温仅有 18~20℃的呼伦贝尔地区来说可谓是前所未见。极端高温事件覆盖全市范围,多站突破历史极值,持续时间长,导致林区北部出现雷击火灾,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全市范围内唯一一次超强高温天气过程,凉爽的呼伦贝尔体验了一次难忘的“酷暑”。
冬季极寒最低气温零下50℃,夏季酷暑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呼伦贝尔地区的年气温极值之差超过90℃,由此可见气候失衡背景下气温振幅震荡的幅度如此之大。此外,呼伦贝尔市还有98年嫩江洪水、2021“7.18”莫旗大暴雨、2021年“3.15”暴风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无一不对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和破坏,开展实时监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业务是做好气候服务的基础工作,因此根据业务需求研发了《呼伦贝尔市气候监测服务系统》。
该系统包括气候变化数据库建设与共享平台建设两方面内容。该项目以数据为基础,以标准和算法为核心,把气象标准、业务规范、技术规定、业务流程等业务科技成果嵌入平台,系统后台采用算法智能化运行,能够自动判别极端低温、极端高温、极端降水及区域性暴雨、区域性高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该系统相当于为气候业务监测安装了“慧眼”,运行3年来,自动监测了5次极端低温、4次极端降水、10次寒潮天气过程、7次大风天气过程、2次极端高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为气候监测业务提供智能化技术支撑,同时也为气候变化业务有序开展奠定了监测基础。
从实际业务需求而言,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见性是气象人孜孜不倦追求的职业理想,但对其长时效的准确预测仍是目前难以攻破的业务瓶颈,期待在不远的将来破解科学谜团,气象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同时,更希望我的家乡-美丽呼伦贝尔风调雨顺,“极寒”与“酷暑”不再你方唱罢我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