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了助听器,别人看到了会以为我是聋子的!”
许多年纪大点的朋友听到要配助听器时,往往第一反应就是顾虑外人的偏见。这其实也并不奇怪,相对眼镜来说,助听器的普及度还远远不及,毕竟,很少有人会对近视有偏见。不过,近些年这种情况也在逐步改变,越来越多的听障人士已经认识到,助听器是他们连接有声世界的桥梁,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医生展示助听器(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一、历史的回响与科技的进步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对于改善听力的追求从未停止。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探索各种方法来增强声音的接收。最初的尝试简单而直观,比如将手掌弯曲放置于耳后,利用手掌的形状来收集声音,这种方法虽然原始,却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物理学中集声的原理。
后来,人们开始制作各种形状的喇叭、号角等器具,这些装置通过集音作用,将声音集中并引导至耳内。这些早期的助听设备,虽然在技术上与现代助听器相去甚远,但它们的基本逻辑和目的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倾听世界。许多设备如今仍然发挥着作用,比如产科医生使用的木质喇叭状胎心听诊器,简单易用,流传至今。
19世纪末,随着电话的发明,电助听器的诞生标志着助听器技术的一大飞跃。这种助听器采用了碳精话筒、电池和耳机,虽然其体积庞大、携带不便,但在当时却是一项革命性的发明。20世纪中后叶,半导体技术兴起,使得助听器的体积大幅缩小,同时提高了声音的质量和可靠性。
与助听器的发展相似,眼镜的历史也是从简单的视觉辅助工具逐渐演变为今天的高科技产品。早期的眼镜仅仅是两块玻璃镜片,而现代的眼镜则可能包含防紫外线涂层、防蓝光技术,甚至如今有些智能眼镜可以导航、提醒、实时翻译等,仿佛无所不能。两者的发展都体现了人类对于生活质量提升的不懈追求
二、那些让人顾忌的偏见正在消失
第一个顾虑就是助听器戴着不舒服。
以前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老式的助听器,佩戴者往往拿着一个小盒子,盒子连着单线耳机。使用者平时一般不戴,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把耳机戴在一侧耳道内。这种早期的助听设备相对简陋,作用简单,仅仅是把声音同比例放大,再传入人耳。
许多朋友在使用这种助听器时,会出现耳鸣,嘈杂感,头痛等不适,所以一般不会长期佩戴。通常,我们人类可以听到频率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范围内的声音,对于听障患者来说,不同的人听力损失的频率范围和程度是不同的。假设某人属于低频听力下降,简单地说就是他对于低音的感知较差,但对于高音,他的听力仍然很敏锐。如果他使用上述的助听设备进行全频段声音放大,就会出现低音提高得刚刚好,但高音部分就显得嘈杂无比。所以,助听器戴着不舒服的评价由此而来。
21世纪以来,助听器已经迈入了全新的数字时代。现今的助听器,通过数字化技术,不仅提高了声音的清晰度,还能通过电脑编程实现个性化、精细化的听力补偿。对于刚才那位患者,可以根据其具体的听力损失情况,在不同的频率上分别调节助听器放大的效果。他因为低频听力下降,那助听器就放大低频声音,高频声音不放大,在他听起来,这个效果就刚刚好,不会因为某个频率声音过大而出现不适。而且现在的助听器还能够在各种声环境中智能调整,减少噪声干扰,提供更为自然、舒适的听觉体验。
第二个顾虑是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
当然,如今大众对于助听器的认知已经与时俱进,鲜有对他人佩戴助听器指指点点的情况了。佩戴助听器就像配戴眼镜一样,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但更小巧的设计,隐藏式的式样,依然是助听器外观设计的方向。这种小而精的设计不仅是科技的展现,更是艺术的追求。
二十年前流行的助听器,更多的是耳背式。这种助听器的主机挂在耳背,前方有耳机深入耳道口。这些年来,助听器越做越小,现在流行的助听器更多的是完全耳道式,相对前者,体积缩小了好几倍,可以完全塞入耳道,遁形得无影无踪。佩戴这种隐藏式助听器,使用者完全没有会引人注目的心理压力。
从显眼的耳背式到几乎隐形的完全耳道式,助听器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也兼顾了美观与隐蔽。现代助听器的外形设计,既展现了科技的力量,也体现了对使用者的人文关怀。
由此可见,现在的助听器早已经是脱胎换骨,大可不必再有那些不必要的偏见了。建议听力损失的朋友们,及时到耳鼻咽喉科来进行专业的听力检测和助听器验配。世界精彩纷呈,助听器已经成为我们聆听外界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