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青春期后,在激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青少年的睡眠往往会发生2个小时的生理性睡眠时相延迟,即晚睡晚醒。过早的上学时间可能会导致青少年睡眠周期被迫打断,但青少年所需的睡眠量却没有显著变化,因此青少年常常在上学日出现困倦思睡等睡眠不足的现象。而在上学日累计的“睡眠债”通常致使他们在周末进行“补偿性”睡眠,出现明显的“社会时差”。青少年睡眠不足和不规律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都十分突出。优质睡眠、开心益智,特提出以下建议,助力青少年拥有健康好睡眠:
01
保持睡眠的规律性:
制定一个规律的作息安排,固定睡眠时间,并且在上学日和周末保持相同的睡眠时间。制定一致的睡前程序,安排一些有益于放松的睡前活动,以助快速入睡,建议午休可小睡或闭目养神15-40分钟,原则上不超出1个小时。02
适宜的睡眠环境:
影响睡眠质量的环境因素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部分。“宏观环境”主要包括卧室温度、声音、光线等;“微观环境”主要包括睡眠位置、床上用品、床面布置等,应全面予以调适。另青少年对光照较为敏感,应在黑暗的环境中入睡,必要时使用眼罩和耳塞。03
合理饮食有助于睡眠健康:
研究发现每天摄入牛奶、高脂肪鱼、樱桃和猕猴桃等食物,能够提高睡眠质量;除了饮食结构外,进食时间和规律性对外围器官的生物钟有显著影响,进而对睡眠周期产生影响。尽量避免睡前过饥过饱,避免午后含咖啡因和能量饮料的摄入。04
避免睡前使用电子产品:
屏幕暴露不仅会干扰睡眠启动所需的放松状态,还会抑制褪黑素的正常分泌,改变睡眠-清醒周期。电子产品的使用易导致青少年沉迷于数码世界,使入睡时间不断推迟,从而导致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欠佳。青少年至少应在睡前半小时关闭电子产品,调至静音状态,避免提示音影响入睡。
05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有助于青少年健康睡眠习惯的建立,家长需注意自身情绪调节,努力避免指责、虐待、冲突等负面教育模式。06 不要在床上从事与睡眠无关的事情:
床只应该用来睡觉,非睡觉时间避免躺在床上,否则可能会产生不当联结,导致夜间躺下后无法快速入睡。07
专业帮助,及时干预:
如果睡眠问题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短期内无法调适,建议尽快寻求专业帮助,及时干预。“健康睡眠,人人共享”
——愿我们都能睡走压力,
睡出健康,
每天睡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