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创造教育先行者陶行知在他的文章“创造宣言”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人人都有创造力,人人都能创造,这是许多心理学家和创造学家一致的看法。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创造力是正常人的一种心理品质,每个神志健全的正常人都具有创造性潜力。创造力具有普遍性是创造学(创新学)的一个基本原理。邱章乐、鲁峰、汪明主编的《创造心理学》明确指出:“创造能力是一种连续的而不是全有全无的品质,包括每个儿童都有创造性思维或创造能力。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幼儿就有创造能力的萌芽,这种发展表现在幼儿的动作、言语、感知觉、想象、思维及个性特征等各方面的发展之中,尤其是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想象的发展是他们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表现。儿童入学候,想象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有意想象逐步发展到占主要地位,想象的目的性、概括性、逻辑性都有了发展;另一方面,想象的创造性也有了较大提高,不但再造想象更富有创造性成分,而且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性想象也日益发展起来。”幼儿和中小学生的创造力或创新能力已被创造学(创新学)和心理学所认定,也被现代科学研究成果所证明。创造学(创新学)认为:创造(创新)具有层次性。奥运会冠军是创新,残奥会冠军也是创新,残奥会冠军是在残疾人这个群体中的创新。残奥会冠军和奥运会冠军不具有可比性。奥运会冠军的成绩和影响力要超过残奥会冠军,但残奥会冠军和奥运会冠军同样都是创造力的发挥和体现,同样都是创新,只不过奥运会冠军是最高层次的创新,残奥会冠军则是较低层次的创新。幼儿和中小学生的的创新,是在幼儿和中小学生这个群体中的创新,幼儿和中小学生的的创新是一种较低层次的创新。
人按照年龄、性别、职业等联系处于一定的群体之中,属于一定群体的成员,绝对孤立的人是不存在的。一个人只要在自己所在的群体中出类拔萃、超群绝伦,具有独到之处,能够独出心裁、独树一帜、独辟蹊径,这就是一种创新。
中小学生最容易实现在学生群体中的创新。中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提出一些“奇思妙想”;作出一些小发明、小制作、小节目;写出观点新颖、见解独特的小文章;独立并创造性地解决一道难题;克服生活中的一大困难,等等,都是一种创新。有些儿童充满天真、富有想象力的的想法,也是创新。这些创新可能不会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具有社会意义、社会价值,但锻炼了中小学生和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了他们的智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它的真正价值在于为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语文课堂上,同学们学习“掰”字之后,有一个学生鼓足勇气对老师说,他知道“掰”的反义词是“搿”。当然 ,他并不知道这个“搿”念什么,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见过这个“搿”字,这个“搿”字纯粹是他自己猜想出来的。既然没有见过“搿”字,那他是凭什么在脑子里制造出这么一个“搿”字,又为什么认为“搿”是“掰”的反义词呢?这个学生的说法让老师感到意外,老师一时也不知对错,只好让学生们查字典。结果学生们异口同声,都说没有这个“搿”字。《新华字典》里确实没有这个“搿”字。然后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嘲笑的声音,老师说这个学生是“胡编乱造”。放学后,这个学生在自己家中找到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他很快从《现代汉语词典》中找到了这个“搿”字,“搿”的含义是用力抱。这不正表明“掰”的反义词应当是“搿”吗?这个学生的想象是何等神奇!原来,这个学生是这样想的:“掰”字是“两手一分”,由“左右两手”和“中间一分”组成,那它的反义词这个字的结构应当与“掰”字相同,组成应当是“左右两手”不变,中间应当是“分”的反义词“合”字,也就是“两手一合”。于是,“掰”的反义词“搿”就在这个学生的大脑中被创造出来了。
这是何等的奇思妙想,这是多么神奇的想象!理所当然应当成为受到老师和同学赞美的伟大创新!同理可证:王戎识李、曹冲称象、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这些通通都是创新,他们是在儿童群体中的创新。
每个人都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具有极大的创新潜力,不要说中小学生,就连幼儿也是如此。当然,中小学生和幼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积累知识,再加上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不可能普遍象成年人那样,进行科学创造、艺术创作、文学写作、技术革新等等。然而,由于他们头脑无拘无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思想开放,所以他们比成人更富有想象力,更容易产生创意。他们往往不受传统观点、陈旧观念的束缚,上天入地,海阔天空,思想纵横驰骋,大胆想象,提出一些异乎寻常、出乎意料的想法,这,就是他们的可贵创意。中小学生和幼儿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创意上。他们的创意是十分宝贵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倾向。
中小学生、尤其是幼儿的创新意识、创造性倾向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创造性萌芽,而创造性萌芽是极其脆弱的心智技能,它经不住哪怕是很小的风浪打击,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使“她”在早期夭折。对于他们的创造性萌芽,我们万万不能漠视、误解、歪曲、摧残、扼杀;而应当热情关注、全力呵护、加倍赞赏、正确引导、积极激励。努力使他们在人生的早期、在内心深处,建立起创新的自信,萌生创新的冲动,点燃创新的欲望之火,积累创新的资本。这是对“祖国花朵”人格的最大尊重!这是为中华民族播撒希望的种子!
对于他们提出的新奇、大胆、独特、甚至古怪和不切实际的想法,家长、尤其是老师,应当尽力给予肯定、鼓励、正确解释、正面引导。就是不切实际甚至极其错误的想法,也不要嘲笑、斥责、随意评价、全盘否定,而应当从“敢于大胆提出别人不曾想、不敢想的问题”,这个行为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中,作出恰当的评价,并进行正确的引导。
这样,就能让学生懂得,海阔天空地提出问题是好事,“奇思异想”应当肯定和表扬,但我们的想法既要异想天开,又要实事求是,同时还要符合正确的价值准则,将他们引进正确的思维轨道。否则,他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再也不敢提出“破格”的问题,再也不愿意独立思考问题,长此以往,大脑象一把生锈的锁头,难以开窍,摆脱不了思维的惰性。智慧的火焰就这样被家长和老师的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
我要向普天下的家长尤其是老师提出忠告:你们要谨慎善待孩子们稚嫩的智慧心灵,千万不能因为自己对创新的无知就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如果因为自己对创新的无知,导致孩子们智慧种芽干枯,智慧田园荒芜,那么,你们应该有罪恶感,你们应该为此忏悔!你们应该向孩子们谢罪!因为你们是孩子们创新精神的杀手,是你们亲手将孩子推进了平庸的深渊!
如果说家长和老师是有意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那纯粹是冤枉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作为家长,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老师,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人成才?对这个问题,我们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家长和老师对创新缺乏了解,缺乏认识,不知道什么是创新,不能正确判断和鉴别创新。一句话:家长和老师对创新无知。
正因为对创新的无知,他们才把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视为:愚昧无知、胡思乱想、调皮捣蛋。他们把听话、顺从、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孩子看成是好孩子,按照他们的思维习惯和既定标准要求孩子,孩子们不能越雷池半步。否则,就是犯规、越位、大逆不道。这样,孩子们对什么问题都懒于思考、不假思索,不再怀疑、不敢怀疑事物,一切服从家长和老师早已固有的标准化答案。这样,孩子们很容易逐步丧失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探索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马克思最喜爱的一句格言是:怀疑一切。没有怀疑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力的人不是人才,是奴才。以听话、顺从、老实、规矩来要求孩子,会使孩子在性格成型的关键时期染上一种媚俗的奴性,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影响孩子一生作人的规范、生命的形式、价值的准则和人生的尊严。这是教育的失败,这是教育的悲哀!这是关系到孩子成长、祖国未来的良心和职责问题。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应该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创新是教师的必修课。教师必须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现者、传导者。如果教师本身缺乏创新素质,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从何谈起?要提高被教育者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可是我们的老师对创新究竟了解多少,认识到什么程度?创新素质又有多高?如果说连学生“弯弯的月亮像豆角”的见解都要斥责、批判、接受不了,这样的老师不就是对创新无知吗?
中小学生及幼儿只要在中小学生群体及幼儿群体中能够出类拔萃、与众不同、鹤立鸡群,那毫无疑问就是创新,中小学生及幼儿的创新就是他们在中小学生群体及幼儿群体中的创新,中小学生及幼儿的创新是以中小学生群体及幼儿群体为参照系。中小学生及幼儿身心发展、心智发展都不够成熟,中小学生及幼儿的创新是最低级、最低层次的创新。中小学生及幼儿的创新与成人的创新不可同日而语、不能相提并论,我们不能按照成人的标准衡量中小学生及幼儿的创新。对中小学生及幼儿的创新,我们不能熟视无睹、漠不关心;也不能大惊小怪、吹毛求疵;更不能冷嘲热讽、压制否定!对中小学生及幼儿的创新,我们要高度重视、正确引导、积极鼓励!
一个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除了个人的努力以外,还有赖于教育的作用和环境的影响,并且创新意识十分脆弱。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创新气候和氛围,积极大力地宣传创新、倡导创新、学习创新、激励创新,培养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创新水平。尤其是要极力地保护中小学生和幼儿的创新火花,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创新乐趣,增强创新的自豪感、成就感和自信心,让他们稚嫩的创新种芽绽放出美丽的智慧之花,收获丰硕的智慧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