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874 篇文章
老年听力损失,是指 60 岁以上老年人因年龄增长、耳科疾病、遗传因素、噪声损伤、耳毒性药物以及代谢性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导致的听觉功能下降的总称。而老年性聋是特指随着生理年龄增加而引起的听力下降[1]。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中国听力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测算,中国老年听障群体规模达 1.2 亿人。[2]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目前,全球 65 岁以上老年人中有三分之一存在听力下降现象,老年听障已成为中国社会乃至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很多人觉得,上了年纪“耳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忽略了日常检测筛查,进而耽误了治疗时机。老年听障不但影响老年人对声音的感知以及日常交流,同时常伴有耳鸣,并增加跌倒、抑郁、孤独和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若能在早期就使用助听装置,可为受损听力提供有效补偿,保护原有听觉功能。听觉系统需要 不断接受外部各种声音的刺激,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机能,正确使用助听器也有益于延缓听觉器官的自然衰老。[3]
对于听力障碍者来说,助听器是补足听力损伤的“利器”。那么,如何选择适合的助听器?哪些人需要佩戴助听器呢
1.助听器的工作原理[4]
助听器是一个小型扩音器,通过特殊的电子线路,将外界的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这个过程可以将声音放大,使听障者能够利用残余听力捕捉到声音,并将其送到大脑听觉中枢,从而听到声音。
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是向位于耳蜗内、 功能尚完好的听神经施加脉冲电刺激,使患者“重拾”声音
2.哪些人需要佩戴助听器
听力有损伤,听力值达不到正常听力标准的人,建议考虑佩戴助听器,听力值处于中度标准或以下的人群尤其要及时佩戴助听器。[5]在我国,听力筛查未被纳入健康体检项目目录,但有意识地进行听力筛查还是有必要的。日常可将手指放在耳边搓一搓,看是否能听见。也可以通过耳语、机械表等生活中可以发声的东西,有目的地去测试老年人对声音的反应。如果家属用言语声测试,要注意遮挡口型,避免受试者通过唇语得到提示,影响判断。老年朋友如果有听不清,同时还伴有耳鸣和眩晕等症状要及时就医。[1]
3.助听器的分类
助听器按外部结构划分,有盒式、耳背式、耳内式;按电子原理划分,有模拟助听器、可编程助听器、全数码助听器、宽动态语言技术助听器;按传导方式划分,可分为气导助听器和骨导助听器等,价格从百余元到几万元不等。
听力受损程度不一,矫正的功能也有差别,有的只需要放大功能,增强声音强度;有的需要 补偿功能,只对频率损失进行补偿;有的要求自动功能,对过大声音自动抑制,对噪声进行过滤等。患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期望、感受,听力状况、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等相关信息;充分考虑其生活环境、社会关系、心理状态和个人偏好根据医务人员的建议来选择合适的助听器类型、型号、参数等[6]
4.佩戴助听器注意事项
佩戴助听器前,要保证双手及耳朵背面清洁、干燥无汗;佩戴定制式助听器要定期清理耳道,防止耳道内的耵聍堵塞耵聍帽,油性耳朵要每天用棉棒擦拭耳道,防止助 听器受话器被侵蚀。每天佩戴后,要打开助听器电池仓,将其放到专门的 干燥盒内进行干燥;用专用毛刷清洁麦克风防垢网、耳塞 头或耳模、耵聍帽、通气孔,最后要用软布擦拭助听器。每 3—6个月到助听器验配中心进行专业保养, 助听器电量 耗尽后要及时更换电池,防止电池漏液侵蚀助听器零件。此外,在洗头、洗脸、洗澡、游泳时,不能佩戴助听器, 以免液体侵蚀助听器;同时不建议睡觉时佩戴助听器,最好睡前摘下,起床后再重新开始使用。
老人在患有听力损失后不佩戴助听器后果还是很严重的,所以当家中老人听力下降,千万不可 以放任不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佩戴”, 另外如果家庭强烈支持,即使老年人验配助听器意愿较低,将来也能达到较好的助听效果和满意度[7],拥有听力健康和认知活力才能让老年生活有尊严、 有质量[8]。
References:
[1].刘博与李君, 老人听不见 不能只说“大点声”, in 健康报2021. 第 2页.
[2].“科技+公益”助力老人“听见”新世界.
[3].李益萌, 老人要保护好听力, in 健康时报2023. 第 1页.
[4].杨果平, 如何选购与合理佩戴助听器. 大众用电, 2020. 35(11): 第49页.
[5].杨果平, 正确选购与合理佩戴助听器. 农村电工, 2021. 29(5): 第61页.
[6].蒋雯等, 助听器验配的临床实践模式探讨.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3. 21(6): 第635-637,645页.
[7].张慧等, 老年性耳聋患者未选配助听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2. 20(2): 第257-260页.
[8].听力下降应及早干预, in 老年日报2021. 第 1页.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李星润 护师
审稿:沈军 副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