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屈光发育档案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
视觉是人类大脑90%以上的信息来源,对人而言,视觉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我国,影响国民视觉功能健康的主要敌人之一,就是近视。尤其在儿童青少年中,近视的情况不容乐观:6~18岁人群,近视比例已经超过52%;在高中生中,则超过80%。作为最常见的屈光不正,如果能尽早、规范的为孩子建立屈光档案,将能够有力的对抗近视,尽可能让孩子不发生近视,或在近视发生后,延缓近视发展的速度、降低今后发展成高度近视的可能性。
屈光档案中,都包含哪些内容呢?
1.病史:近视家族史,可以评估婴幼儿患近视的概率;
2.身高、体重:生长发育过早或过快也相对容易发生近视;
3.视力:视力是随着屈光系统和视网膜发育逐渐发育成熟的,0~6岁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期。若视力评估结果异常(如5岁儿童低于4.9),提示儿童可能存在眼病或屈光不正,应早发现早治疗,一旦错过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6岁后就比较难矫正达到正常的视力。;
4.屈光度数:即孩子的近视、远视、散光等具体数值;
5.眼轴长度:监测眼轴的增长速度能反映孩子近视发展的趋势,对近视做出预判和干预。
6.远视储备: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属于生理性远视,称之为“远视储备量”。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远视储备量不足指裸眼视力正常,验光发现屈光状态虽未达到近视标准但远视度数低于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如4~5岁的儿童生理屈光度为150~200度远视,则有150~200度的远视储备量,如果此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屈光度只有50度远视,意味着其远视储备量消耗过多,有可能较早出现近视;
7.眼位:有斜视的婴幼儿容易影响视力发育;
8.眼前节和眼底检查:排除眼病病变,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视网膜病变等都会影响婴幼儿的视力发育,应尽早治疗;
二、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有什么意义?
及时、规范的给儿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是最有效的近视预警方法,及早发现 “近视的苗头”,及时发出“预警”,以引起重视,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避免或延缓近视的加剧。
特睛彩平台的屈光档案,简单易用,我们愿陪伴您一起为孩子的视觉健康保驾护航。
三、 何时建档及复查频率
3岁孩子基本可以配合视力及其他屈光检查,建议从3岁开始就到正规医疗机构为儿童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眼健康检查。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也欢迎您转发其他家长,或许他们也需要,谢谢您。
更多眼科相关科普,您可以关注特睛彩
关于睛彩博士:特睛彩科普内容的主创人员,都拥有眼科学专业背景,硕士及以上学历、曾经的眼科医生。部分专业度较高的科普内容,我们还会邀请在职的眼科、视光专家予以审核、把关,力求对内容准确度负责,避免误导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