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读者品鉴】于无形中成就最好的生命教育和自然教育——评《东非草原野生动物大追踪》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原创
对科普科幻青年创作人才进行遴选和培训指导,支持青年人的创作
收藏

优质的科普图书不仅能够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感官体验,更能引发读者深邃的理性思考,而且还能跟读者产生共情能力,进而输出作者希望传达的知识、理念和价值。

当然,知易行难,想达到上述目的并不容易,优秀的作者至少需要对目标读者有着清晰的定位,知道读者想了解什么,而不仅仅是作者本人想告诉读者什么,否则就容易落入自说自话的境地,虽然作者自己感觉酣畅淋漓,但是在读者看来,内容和叙述则有疏离之感,完全体会不到作者的兴奋点到底在什么地方。这样的科普作品往往是自我取悦。当然,也有作者主张,科普作品首先是写给自己的,然后才是写给读者的,实际上这其中的道理与上述理念也有一致性。首先,作者把自己看成读者,也就是说,把目标读者预设成跟自己一样的人,有着清晰的定位;其次,如果一部科普作品无法感动作者自己,那么想感动别人就不太可能,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说的感动是建立在共情基础之上的,否则作者的感动在读者看来可能真的是“鳄鱼的眼泪”。

当谈及优秀的科普图书时,我们倾向于认为,作者通过图书这个载体,让我们有机会与作者一起去亲历某些事情,去体会作者曾经深有感触的一个瞬间,这个瞬间可能是一个故事、一次体验、一次探险,也有可能是一次心灵之旅。比如,我们在阅读有关科学史的通俗作品时,就是在跟随作者的脚步,去体会科学历程的跌宕起伏,去品味科学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有时硕果累累,有时却田园荒芜。

也就是说,我们所倡导的优秀科普作品是一种陪伴式的作品,也就是陪着读者一起去“重走”作者经历的一些场景。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他们都不喜欢居高临下的被教育,而陪伴式的作品更易被读者接受。从实际效果来看,陪伴式的科普作品往往能得到市场正面的反馈和回应。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东非草原野生动物大追踪》,便是这样一部能引发读者共情的陪伴式的科普图书。

一、以日记传达深情该书的作者陈见星先生10多年来都沉浸在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塞伦盖蒂大草原,甚至在这本书中他都采用了“非洲的青山”这个笔名,足见他对这片土地情之深,爱之切。

那么作者该如何传达出他对塞伦盖蒂大草原这种深情呢?我想作者也经历了一番冥思苦想,甚至是左右为难的境况,当然,最终他选择了原汁原味地展现自己观察、拍摄野生动物获取的第一手珍贵资料,采用了日记体的形式。这样既记录下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好奇,也更让读者能够如亲历一般去体验东非大草原的狂野,动物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当读者把目光聚焦在扉页上猎豹的双眼时,也许他们会“出戏”,体会到五味杂陈的情感。

说到日记体,我们不难发现,这本书的容量十分巨大,读者随意打开一个对开页,都如同跟随作者的镜头,去捕捉、去细察野生动物的一举一动,去跟随它们跨越千里,去感受“此时此地此景”之下的心路历程,去聆听激情奔放的生命之歌。读者可以一次性读完全书,当然前提条件是有一段闲暇的时光,因为在当前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能够静下心来阅读一本科普书是一件非常难得又“幸福”的事情。又或者,读者也可以随意跳读,无论翻到哪个对开页,都不影响阅读的体验,不会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负担。

二、以图映照心境对于科普作品来说,使用精美的图片能够提升作品的质量,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让读者产生画面感,这也是做好科普的一种方法。借助图片,读者可以头脑中建构出画面,可以加深对所陈述之内容的深刻印象。也正因如此,才有“一图胜千言”的精辟论断。对于《东非草原野生动物大追踪》来说,图文并茂的特色无须多言,但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图片就是本书的内容,文字只不过是图片的补充或者说解释,毕竟这些图片都是作者在追踪东非野生动物的2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亲自拍摄的。相信读者在观看图片的时候,一定会体会到各种各样的情感,或者是心旷神怡,或者是震撼心灵,又或者是感怀哀叹,抑或者是思绪漂浮。先观看图片,再去阅读作者为图片搭配的精美解说,而不是相反的做法,那一定会让自己的体味更加深入,甚至是有更上层楼的意境,毕竟作者的简洁而不失严谨的文字着实是在“复述”他当时的心境。

三、以真情实感传导科普的温度我们常说要做有温度的科普,因为科学往往是硬核的,科普要做的就是把硬核的科学转化成公众可以理解的语言,通过公众喜爱的方式传播出去,将许多人眼中冷冰冰的科学变得有温度。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走近科学、欣赏科学、理解科学,而不仅仅局限于科学上“硬”的部分,否则科学与科普就很容易落入“冰火两重天”的窘境。

回到《东非草原野生动物大追踪》,作者在书中并未展现有关东非野生动物的硬核研究,而是通过动人的画面和柔软的笔触谈及动物们的现状,谈及环境相关的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实际上背后一定有很多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的支撑,但如果作者把叙述的焦点放在科研上,这样的科普未必就会是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有温度的科普。话说回来,作者通过一张张图片、一行行文字透露出来的真情实感,着实体现了科普的温度,而且也潜移默化地把科学的价值输出给了目标读者,实现了科普的目标。

四、以平等的视角看万物生灵我们常说“人类是万物之灵”,那是因为我们认为人类有思想,有情感。但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动物可能也有自己的思想,只不过我们人类无法去揣度。“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来是从宇宙的中心地球上来俯视万物的,而今却变成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所以我们可以说,生命原本比人类更广阔。

作者在《东非草原野生动物大追踪》一书中并未采用居高临下的视角来俯视动物和东非大草原,甚至毫不夸张地说,他把自己融入到了动物之中,融入到了塞伦盖蒂大草原这个天然的环境之中。正因为做到了这一点,作者才能从平等的视角来认识和看待野生动物,并且带领读者以同样的视角来体验动物们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自然教育和生命教育也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与热点,那么到底什么是好的自然教育和生命教育,可能见仁见智,而《东非草原野生动物大追踪》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或者说进路。作者带着读者一起去感受动物的情感和生存智慧,让读者如亲历一般,把自己“空投”到塞伦盖蒂大草原,以动物同伴而非人类视角去感受动物的日常,去见证狮王争霸的强悍,母豹失子的伤痛,角马迁徙的壮观和火烈鸟腾空的优雅,等等。

这种毫无说教感的生命教育真正地能够把作者欲传播的理念融入于无形的情境之中,潜移默化地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和理性的反思。由此延伸开来,这样的作品也可以激发读者从身边之事做起,从每一天做起,去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这才是最好的生命教育和自然教育。

五、做令读者“心至”“神至”的陪伴式、有温度的优秀原创科普图书每年都会有专家和学者呼吁原创的优秀科普图书,呼吁为读者提供多元而质量上乘的优秀科普作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读者也期望有更多的优秀科普作品。我们该如何去满足读者的这种需求,进而通过市场化的途径和方式来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回馈,是出版业和作者们需要认真研判和对待的一个问题。

《东非草原野生动物大追踪》这部荣获了第五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银奖的作品便是一个优秀原创科普的示范。它是作者10余年亲身经历和体验的结晶与集萃,是2000多个奔波的日日夜夜的最终呈现,是与动物们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之旅,是融入草原、融入野生动物的浑然天成的心路历程。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太可能踏足塞伦盖蒂大草原,一睹野生动物大迁徙的恢宏壮观,也不可能近距离观察饥肠辘辘的动物们如何为了活下来而长途跋涉、搜寻食物、为了一顿大餐而搏命。但是,作者通过他细腻的镜头和动人的笔触弥补了很多读者这种不能“身至”的遗憾,让我们能够“心至”,甚至是“神至”。

这本书之所以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获得社会的认同,个人认为其原因就在于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并且给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官体验,甚至是心灵之旅,让读者在“看”罢全书或者某些画面后可以掩卷深思,去深入探讨生命的意义,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

好的科普图书是需要用时间来品的,它是作者、出版社编辑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一个“心灵之旅”,它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芳华不再。陪伴式的、有温度的科普,能引发读者强烈的共情和同理心,让我们的思想变得厚重,让我们的情感更加丰富。在时光的沉淀中,它会更加熠熠生辉,历久弥新。

**作者简介****王大鹏:**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家与媒体关系,科学传播,国外科学传播理论与实践,新媒体科学传播等。

评论
科普61d6674e75494
庶吉士级
已阅
2024-05-25
塞外传播师
进士级
《东非草原野生动物大追踪》一书于无形中成就最好的生命教育和自然教育。
2024-05-22
海热古丽·阿布力克木
进士级
学习了
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