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读者品鉴】让备孕过程不再头大——评《头都大!我不是一本正经的备孕书》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原创
对科普科幻青年创作人才进行遴选和培训指导,支持青年人的创作
收藏

这不是罕见的情形:不孕症夫妻来到生殖科准备做试管婴儿前,可能已经经历了促排卵、中药治疗、手术治疗等过程,有些夫妻经历了数年的治疗折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做试管婴儿的过程又可能花费巨大,医生也不能保证一次性成功,加上对试管婴儿治疗过程的不了解,对生殖医学的相关知识不理解,因此会非常焦虑、急躁。

其实,每一个生殖科医生都特别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让患者理解相关的医学知识,理解治疗的过程,而后能拥有着良好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但是,医学知识是非常专业的,不要说普通人,即便是其他兄弟科室的医护人员,也不一定能够完全了解生殖医学的内容。想把这些知识传递给非医学背景的患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说的语言太严肃、太正经患者不能理解。绝大多数医生讲着讲着就变成了学术报告,更像给自己的学生讲课,患者听得一脸茫然。

而《头都大!我不是一本正经的备孕书》这本关于生殖医学知识的漫画科普书,就做到了科学严谨、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很好地传递了备孕、不孕症检查、试管婴儿治疗的相关知识。

一、****医学专家作为顾问的漫画创作漫画作者黄静宇,运营漫画公众号《头都大》,在作为儿科专家的妈妈的启发下,她开始了“头都大”系列医学科普漫画的创作。她长期与医学各个学科的专家合作,深谙医学科普创作的精髓,了解读者喜爱什么样的科普形式,也了解绝大多数普通读者对医学知识的理解方式。

漫画作者虽然长期进行医学科普的创作,但她并没有独自创作、闭门造车。为了保证科普漫画的科学性,本书有一位医学顾问,即医学博士、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孙玲。她长期从事辅助生殖技术,擅长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

**二、**做好铺垫,水到渠成《头都大!我不是一本正经的备孕书》是一本备孕书,但这本书的重点不是普通的孕前准备,而是针对不孕症患者的治疗和备孕的内容。不孕症患者的备孕,要了解同房的最佳时机。而要想理解这个内容,就要理解女人怎么排卵、男人怎么排精,精子卵子是怎么结合的。

开篇讲了拾漏王的故事,主要的内容是精子卵子结合过程,包括排卵的规律、精子的前进路线、卵子的放射冠、精子怎样穿透放射冠、卵子受精的时机。

接着作者又讲述了精子和卵子的形成过程。“蝌蚪精的身世之谜”这一章讲男性的精子生成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男性不孕的原因。“卵美人的身世之谜”这一章主要讲解女性卵巢排卵的过程,讲了卵子数量、质量和年龄的关系。读者理解了这两部分内容,就能理解为什么当不孕发生时为什么要做激素检查、精液检查、排卵监测等。有了上文的基础,才有了“麒麟才子的夺卵妙计”,即卵泡的监测和指导同房,特别具有实操性。

如果没有前文所讲的这么顺利怎么办?作者接下来介绍了剩精、剩卵家底大排查。剩精、剩卵是指没有机会成为受精卵孕育成为胎儿的精子卵子,也就是不孕症的原因以及为了需要原因要做的检查。作者还专门介绍了试管婴儿。媒婆的高科技相亲大法,就是指试管婴儿。这一章详细介绍试管婴儿的历史、误区以及试管婴儿准备、促排卵治疗、取卵手术、体外受精、胚胎培养、胚胎移植、验孕的过程。

这本书虽然只用一章讲解试管婴儿的过程,但前面都是为这一章铺垫。全内容科学系统,结构严谨,叙事铺垫层层推进。生动形象的章节标题彰显了清晰的内容结构,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了怀孕的过程和不孕症的治疗,既有趣,又可读。

三、****通俗化的语言和形象这本书讲的是严谨的科学的内容,但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用了很多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本书大量采用拟人化的表达,如“卵美人”“蝌蚪精”“剩精”“剩卵”“拾漏王”“招亲”“选美”等,读者读到这些会有非常强烈的代入感、画面感;再结合那些有趣的漫画,脑海中会合成生动的小电影,生成故事情节,科学知识不再晦涩难懂。

我相信读者看完这本令人捧腹的漫画书,会对备孕有更全面的认识,会让备孕的妈妈不再头大。我曾经把这本书送给了一个正在做试管婴儿的患者。这个患者是个医学知识的小白,来了两次医院,每一次交流都有困难,因为她没有多少医疗知识,对女性的身体结构、月经、排卵等不了解,但她又对医生的每一个决定都要问为什么。给她普及医学知识,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可能在诊室的几分钟内讲清楚。我灵机一动把这本书送给了她,让她回家通读一遍。过了两周她再来复诊的时候,告诉我她基本理解了女性排卵的过程,也理解了做试管婴儿的流程。再后来,她再来就诊的时候,医患之间的交流就顺畅了许多。她理解了这个过程,焦虑也少了好多。

四、****改善医患关系的润滑剂在中国,人均拥有的医疗资源还很少,根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在中国每万人拥有医生数是18.65人,而世界第一的古巴,每万人拥有医生数是79人。欧美国家平均在30~50人。这么少的医生,要快速、安全地服务这么多的患者,可以想象其难度有多大、每一次就诊能留给患者的时间有多少,也可以想象患者的体验可能很不好。医患之间都容易缺乏相互信任。

那么,怎么能让患者体验更好?怎样让医患之间更有共同语言?怎样让医患之间相互信任?中国有句古话:功夫在诗外。医患之间都要在诊室之外下功夫,花时间。

一来,医生、科普工作者,在业余时间,写科普文章、画科普漫画、制作科普视频,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普及医学知识,让不同阅读习惯的人有机会了解医学知识,了解医生看病的过程,让患者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最新的医学进展,了解自己所患的疾病各种治疗方法、并发症、风险和希望。

二来,患者也要在就诊前后学习。患者学习后能听懂一部分医学术语,能快速地理解医生所做的治疗决策、能接受医生给你提供的治疗。这既能减少医生的压力、减少医生在诊室讲解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也能防止自己走弯路,防止被民间的各种大师、不靠谱的小诊所和黑医院所骗。

我自己也是一名科普作者,常年做科普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喜欢我的患者也是我的读者,我们就像神交已久的朋友,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如果有越来越多的科普作者做医学的科普,我相信医患关系也会越来越好。

作者简介

王玉玲: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评论
海热古丽·阿布力克木
进士级
阅读
2024-05-22
从零开始,从现在开始
进士级
已学
2024-05-18
飞马腾空
太师级
阅读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