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已对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产生了广泛的共识,认识到它们承载着历史和集体经验,不可再生。然而城市在维护老房子外部风貌和内部功能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维护老房子与城市居民的情感连接。彻底流失了原住民和原真性生活风貌的历史建筑,并不能真正传承城市的文脉。2022版《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文化篇收录了上海的“建筑可阅读”案例。该案例在实践过程中,以“建筑是可以像书本一样被阅读的”这样一种富有文学色彩的方式,唤起本地居民乃至外来访客对城市历史建筑的兴趣与热情,让他们热衷于走进老房子,了解老房子,甚至通过自媒体平台,自发成为城市文脉的守护者与推广者,从而提升了人们对城市家园的归属感与情感韧性。这无疑是一个用文化的方式、持续传播城市遗产多元价值的良好实践。
▲ 浦东美术馆保护老建筑和留住原住民
多元文化的碰撞,被上海这座城市巧妙地转化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形成极富特色的“海派文化”。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先生指出,这种具有较强兼容性的文化,反映在建筑上就是一种多元混合、叠加和折中的文化,使上海具有复杂而又多样的建筑形态。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上海已形成了符合当地历史建筑特点和现实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与方法。但伴随着保护行动的深入,上海也面临着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即如何让生活在传统街区的本地居民认识到维护建筑遗产的重要性;如何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其中、延续历史街区的生命力。与新城区相比,传统街区必然会在一定时期内面临基础设施老化、建筑功能衰退等居住难题。对此,居民会形成两种选择,一是因为居住条件过差而产生怨言,质疑保留老街区的行动;二是外迁流向新城区,使即便得到了妥善维护的老街区也会因为原住民的流失,而使其所承载的独特地域民俗文化和集体记忆趋于断裂,乃至消失。历史街区和老建筑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应当首先完成居住功能的提升。在此基础上,上海也意识到有必要筑牢市民与历史遗产之间那道深厚而绵长的情感线,让市民更懂老建筑,更爱老建筑,更愿参与续写老建筑生命力的新篇章。这显然不是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或城市规划方案所能做到的。上海选择了用文化的方式来解决历史文脉的接续问题,提出了“建筑可阅读”项目。
▲ 广富林遗址
项目正式推出前,上海已经划定了44片历史风貌保护区,并承诺有64条马路将“永不拓宽”。这些马路将保持原有道路的宽度和相关尺度,并严格控制沿线开发地块的建筑高度、风格、间距等。此举引发了上海本土作家的创作热情,他们参考查阅了史料,用虚实相间的文字追溯了这些街道所承载的上海故事。正如2008年出版《永不拓宽的街道》一书的上海作家陈丹燕所言,“这样,这个城市的记忆和历史就成为城市生活中可触摸的、可感受的一部分,而不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些都为项目的推出提供了铺垫。
可阅读的建筑和阅读建筑的人
2017年5月,上海首次提出“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是有温度的”。而“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这个富有文学色彩的、对城市历史表达了高度尊重的表述,迅速引发了更广泛人群的兴趣。作家和市民自发掀起了“上海建筑”“上海马路”的写作热,由此诞生了大量有关上海历史建筑与遗迹的书籍和网络文章。在各界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形成情感共识的基础上,2018年,上海市政府正式启动“建筑可阅读”工作,由市文旅局主导推进。此项目为了吸引一批热衷阅读建筑的市民游客,迄今已由浅入深,完成了若干次迭代升级:
从扫码阅读、建筑开放着手,开启全市“建筑可阅读”之旅。2018年起,“建筑可阅读”从6个中心城区逐步向16个区推进,一方面让更多经过修缮的老建筑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为老建筑设计“介绍二维码”,让市民可用手机扫码,通过语音介绍、视频播放、VR互动等方式,阅读建筑背后的故事。
▲ 扫二维码即可阅读建筑故事从社会参与、全民互动着手,推动“建筑可阅读”的广泛覆盖。项目通过开展“全民评”“全民讲”“全民拍”“全民游”“全民创”活动,引导市民以多样化的方式阅读建筑,且通过市民的创作,为上海增添了更多与老房子相关的音频、影像资料。这些活动也聚拢了企业的力量,包括为市民游客提供在线上点评建筑特色的美团、构建建筑音频故事数据库的蜻蜓FM、形成旅行热门话题的社交媒体小红书、展陈“建筑可阅读”文创产品的实体书店大隐书局等。从大胆创新、寻求突破着手,形成“建筑可阅读”的文旅合作。2021年上海旅游节以“建筑可阅读、城市微旅行”为年度主题,由20余家媒体共同推出《“建筑可阅读”十二时辰全媒体大直播》。直播以上海晨昏日夜的十二个时辰为经线,以深入申城各处的“城市微旅行”脚步为纬线,介绍了全市150多处优秀建筑。旅游节期间,一些旅游巴士化身为“建筑可阅读”专线巴士,配备讲解员讲述沿途城市地标的故事。“建筑可阅读”也因此成为重要的文化IP,如围绕经典的武康大楼已推出口袋书、雪糕、咖啡、饼干、香薰等伴手礼和创意产品。
▲ 上海城市微风扇子
▲ “建筑可阅读”专线巴士
▲ 淞沪馆文创雪糕
从资源整合、顶层设计着手,推动“建筑可阅读”服务体系建设。如发布“建筑可阅读”官方形象标识,并为市民设置可一站式查询所有信息的“建筑可阅读”微信小程序;联合60余家相关建筑业主单位、文商旅企业、文博单位、社会组织、新媒体平台等成立了“建筑可阅读”联盟;发布《上海市“建筑可阅读”工作规范》;同时,还打造了一支全民参与的志愿者队伍,由文化遗产、建筑、旅游、传媒等领域专家、市民、讲解员组成。
家园的归属感和城市的故事性
上海实践的创新之处在于,用文化的方式成功激起了本地市民对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兴趣,并因此加深了对家园的归属感。
▲ 金色炉台
“建筑可阅读”以广泛参与的方式,引导市民认可遗产价值形成情感连接。通过活动,上海本地的作家、艺术从业者、学者、市民、企业等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建筑史料的收集、写作与传播工作。专业人群采用了文献调研、田野调查、口述历史等方式记录建筑的“来龙去脉”;非专业人士则在史料基础上不断添加与建筑相关的生活记忆和情感信息;还有许多市民化身志愿者为外来游客讲述上海故事。广泛参与有助于本地居民对建筑遗产的价值产生深层次的认可与尊重。他们可能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唤起对家园的归属感,也可能在“逛马路、穿弄堂、讲故事”的过程中与老建筑构建起全新的情感连接。市民从建筑的“参观者”“阅读者”,逐步转变为建筑的“守护者”“解读者”,最终成为活化和振兴历史街区的“推动者”。他们在参与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信任资本”,也可以成为城市治理的有效社会资源。
▲ “建筑可阅读”宣传大使微旅行
“建筑可阅读”也逐渐为上海孵化了一个新的文化IP,产生了较大的溢出效应,经与旅游产业、创意产业进行结合,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上海一方面利用此IP构建特色旅游路线、开发周边文创产品。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基于本地遗产的老房子旅游线成为特定情境下的补充产品,使当地社会和个人受益。
▲ 上生·新所海派文创礼盒套装
另一方面,通过发布“建筑可阅读”的官方形象标识,上海提炼出了体现独特内涵的城市形象视觉符号,为讲好城市故事提供了新的载体与可能。“建筑可阅读”活动始终强调上海的老建筑是应该被置于整体街区之中、置于市民的日常生活场景中、置于城市从过去到未来的发展框架中,来加以“阅读”和欣赏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广和宣传上海的建筑,就是在宣传上海这座城市,得以让全世界了解这座城市的渊源、精神与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