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有很多种,发病情况也是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及其特点、发病时间、原因和治理方法:
- 玉米螟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茎秆和穗部。成虫产卵于叶鞘内,幼虫孵化后钻入玉米内部取食。发病时间一般在春季和夏季。原因主要是气候条件适宜,如温度高、湿度大等。治理方法包括使用生物农药、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同时注意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株,保持通风透光。
玉米螟虫成虫体长约10-15毫米,呈黄褐色或深褐色。头部较小,触角呈丝状。前胸背板宽大,两侧有明显的黑色条纹。腹部较短,末端有一对尾须。雌虫产卵于玉米穗轴上,卵呈椭圆形,长约0.5毫米,初产时为乳白色,后变为淡黄色。幼虫孵化后钻入玉米籽粒内部取食,形成不规则的隧道,导致玉米籽粒破碎和发霉。
2. 虫害时间:
玉米螟虫的繁殖周期约为10-14天,每年可发生2-3代。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成虫寿命可达2-3个月。因此,玉米螟虫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春季至秋季的高温多湿季节。
3. 预防技术:
(1)选用抗虫品种:选择抗虫性较好的玉米品种种植,可以降低虫害发生的风险。
(2)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以免刺激象甲虫繁殖。同时,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有助于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
(3)清除田间杂草: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和其他寄主植物,减少象甲虫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4)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如瓢虫、蜈蚣等进行生物防治,降低象甲虫种群数量。
(5)化学防治:在必要时,可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遵循安全间隔期和用药剂量的要求,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 玉米象甲主要危害玉米的种子和果穗。成虫在玉米植株上产卵,幼虫孵化后钻入玉米内部取食。发病时间一般在秋季。原因主要是气候条件适宜,如温度低、湿度大等。治理方法包括使用生物农药、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同时注意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株,保持通风透光。
玉米象甲虫成虫体长约3-4毫米,呈黄褐色或深褐色。头部较小,触角呈丝状。前胸背板宽大,两侧有明显的黑色条纹。腹部较短,末端有一对尾须。雌虫产卵于玉米穗轴上,卵呈椭圆形,长约0.5毫米,初产时为乳白色,后变为淡黄色。幼虫孵化后钻入玉米籽粒内部取食,形成不规则的隧道,导致玉米籽粒破碎和发霉。
2. 虫害时间:
玉米象甲虫的繁殖周期约为10-14天,每年可发生2-3代。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成虫寿命可达2-3个月。因此,玉米象甲虫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春季至秋季的高温多湿季节。
3.预防技术:同上
- 玉米叶斑病: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和茎秆。病菌通过气流传播,感染玉米叶片后形成褐色圆形病斑。发病时间一般在夏季高温多雨时节。原因主要是气候条件适宜,如温度高、湿度大等。治理方法包括使用生物农药、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同时注意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株,保持通风透光。
玉米叶斑病主要表现为叶片上的黄色或橙色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的黄褐色或深褐色大斑块。病斑边缘呈波浪状,中央部分凹陷,表面有明显的毛状物。严重时,病斑可覆盖整个叶片,导致叶片枯萎、早衰甚至死亡。此外,玉米叶斑病还会影响玉米籽粒的产量和质量。
2. 发病时间:
玉米叶斑病的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至秋季的高温多湿季节。在适宜的温度(20-30°C)和湿度条件下,真菌孢子萌发并侵入玉米植株,引发病害。因此,春季播种较晚、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气温波动较大的地区容易发生玉米叶斑病。
- 玉米锈病: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和茎秆。病菌通过气流传播,感染玉米叶片后形成黄色小点状病斑。发病时间一般在春季和夏季。原因主要是气候条件适宜,如温度高、湿度大等。
玉米锈病主要表现为叶片上的黄色或橙色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的黄褐色或深褐色大斑块。病斑边缘呈波浪状,中央部分凹陷,表面有明显的毛状物。严重时,病斑可覆盖整个叶片,导致叶片枯萎、早衰甚至死亡。此外,玉米锈病还会影响玉米籽粒的产量和质量。
2. 发病时间:
玉米锈病的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至秋季的高温多湿季节。在适宜的温度(20-30°C)和湿度条件下,真菌孢子萌发并侵入玉米植株,引发病害。因此,春季播种较晚、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气温波动较大的地区容易发生玉米锈病。治理方法同上。对于不同的玉米病虫害,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