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端午有“五毒”,毒从何处来?解毒良策赶紧预备着!

科小二
原创
浙江省科普联合会官方科普号,让科普更靠谱。
收藏

被列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临近了。汉语中“节”的含义很多,如表节气、节令、气节、关节等,都带有关键处、关键期的意思,提醒着人们不可轻视。

确实如此!

进入农历五月,气温趋高,潮湿闷热,“蒸煮模式”是常态。

再者,如此合适的气候条件,被人们称之为”五毒”的动物就纷纷登场,孽生活跃。

因此古人把端午称为“首毒日”,从而五月又有“毒月”之名。

上篇 “毒从何处来?”

说了毒日毒月,有人或许有点小紧张和小疑惑,同时也很想探秘,毒从何处来?

且来循迹溯源,细细分析。

**一、毒从毒虫来:**有毒之动物颇多,但自古被列为五月毒虫的主要有这五种:

头号“毒蝎子”。其特征是头部有两个大蟹钳子,尾巴尖长有带毒钩的尾刺。当大钳子钳住猎物,紧接尾刺就刺入并分泌毒液。这种毒液是混合毒素,包括出血毒素,溶血毒素,神经毒素。蝎毒使人剧痛,惊厥,呼吸局促,神经麻痹等。

二号毒蛇。地球蛇类有3000多种,其中200余种蛇会攻击并伤害人。蛇毒,其毒性与蝎毒基本雷同,不再赘述了。

排行老三的毒虫是蜈蚣,其足钩状且锐利,伤害人体后,它钩端的毒腺口即排出大量毒汁,造成疼痛,但毒素不强,不会致命。

四号毒虫为常偶遇的壁虎。它被圈入五毒成员,有点“冤”,因为它其实本身无毒。只是它太灵活,屡有钻入人耳之麻烦发生,令人生畏,就归类在“五毒”了。

排在末位的毒虫是大蟾蜍,俗称癞蛤蟆。它的种类繁多,其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是它最大的一对毒腺,分泌白色毒液。

稍带一句,五毒中有些毒虫具有药用,保健,美食之价值功效,就看人们如何处置了。

**二、毒从暑热来:**五月,天气并无三伏盛夏之热,人们体感也没觉酷暑难耐。

但五月有夏至这节气,“至”并不是“到了”的意思,而是说阴阳交替,阳气已为上限,达到极致。

此时,白昼最长,一阴始生,由此人体也在至阳状态,阳气最旺,容易心火加重。

同时暑热天气叠加,身体之阴阳平衡严重受到干扰。

气象医学告诉我们,芒种夏至,天渐热,热伤气。

五月赤日流火,易耗损阴精。

如果再情绪波动和饮食不当,邪气侵入,那就会引发“湿热之毒”和“痰热之毒”了。

**三、毒从寒湿来:**前面刚分析了“暑热”,怎么又忽然说“寒湿”呢。看似矛盾,其实不然,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医学名著《伤寒论》论述:“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

五月天,人体阳气好比守城军队,都跑到四周城墙上了,而城内守军却空空如也,十分虚弱。

一旦天气雨水反复无常,湿冷寒气偷袭,那么人之内里脾胃,是特别容易受侵害的。

加上有人又久坐不动抑制阳气生发,且老呆在空调房,出则空调车,吃着冰激凌,喝着冰饮料,这一束束寒气直逼脾胃,把脾胃里原本不多的阳气耗尽,寒湿之毒便大行其道了。

**四、毒从邪气来:**中医认为,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过了偏了,就是邪气。

而这“六邪”在农历五月间,泛滥并存,互不相让,人体容易伤到而百病丛生。

再从人体内在之气来看,寒则气凝,热则气盛,皆属出格。

有些人更是肝气不舒,气机不畅,气毒内滞郁结,堵着闷着,便肝火上亢,心烦暴躁,病邪就会肆虐。

**五、毒从“吃撑”来:**暑热寒湿之时,脾胃原本就虚弱,运化能力减退。

如果饮食再毫无章法,嗨吃嗨喝,吃撑积食,易加重胃肠负担。

积食根本没有消化,不仅造成腹胀胃疼,脾胃呆滞,而且“沤”在体内,貌似“垃圾”堆积着,变质变味,成为食毒,致成疾病。

下篇 “ 排毒解毒之良策何在?”

第一,抗“虫毒”:“避之,驱赶之”
对付五类毒虫,多地有“避五毒”习俗。

五毒动物,除壁虎常在人居室内环境之外,大都活动在野外,如草丛、池塘、沟沿、道旁、田边、菜地、河边、房屋周围等处。

因此,孩子白天玩耍成人傍晚散步,要尽量避开这些地方,防止“五毒”偷袭。

用艾熏、插艾蒿,也是防五毒之法,可以有效驱赶毒虫、离散蚊虫。同时艾香正气,有助于人体气血通畅,升阳化浊,增强免疫力。

民俗还有菖蒲防疫驱毒虫的做法。传统文化视菖蒲为“仙草”,且有“水剑”之称,认为它有驱邪避晦的功效。

防毒是必须的,可一旦受“五毒”(壁虎另当别论)侵害,则应抓紧就医,由医生视伤情专业化处置。

而壁虎进入耳朵,则别急莫慌,千万不能用任何工具去掏,这会逼它越钻越深。恰当的办法是向耳朵里滴入适量液体其窒息,便于导流出耳。

第二,解“暑毒”:一静 二汤 三热养对症暑热之毒,古往今来化解之法颇多,常用的有“一静二汤三热养”。一静,就是心静神宁。心静身自凉,心烦热难耐。心神淡定则清风自来,暑气消散。

二汤,即为绿豆汤、酸梅汤,是百姓消暑常用之物,长期实践表明管用好用。绿豆汤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但饮用要适量,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不宜过量。酸梅汤由乌梅、山楂、陈皮、甘草组成,配伍成方,能健脾和胃,清热生津消渴。

三热养,其要义在于顺应时节,按照“圣人春夏养阳”之道,该热就热,以热养生,具体做法是洗热水澡、泡热水脚、喝热茶饮,这“三热”可助机体排出热气,发汗散热,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此乃以热制热之妙招。

第三,化“湿毒”:健脾祛湿化解寒湿之毒,则以健脾祛湿为要,辅之以其他措施。脾主运化,而寒湿困脾,肢体沉重并伴有肿胀,还有食积、痰浊等多种症状,需要专业医生给予诊疗。

作为日常预防调理,首先要适度运动,动则生阳,寒湿驱离。

其次,简便易行的是每天早晨含1~2片生姜并嚼吃咽下,用生姜辛温生发之力,助升阳气释放,以解表驱寒。

其三,居处燃香,天然祛湿。香气即正气,正气足,提神醒脑。身体状态好,寒湿入侵机会缺失。另外,还可用艾炙温补,冬病夏治,是祛寒湿好方法。

第四,降“气毒”:疏肝气 清肝火打理邪气之毒,主要是疏通肝气,清降肝火,保持气机顺畅。

这个重在调适情绪,不生闷气,不结怨气,不必斗气。

疏导气堵,可以经常拍打八虚,即两肘窝、两腋窝、两髀、两腘窝,中医叫做八虚。

这八处,气血运行容易变慢淤塞而邪气滞留。

常用空拳或空心掌,每处轻重适当的拍打36下,以震动气血,推动气血行走,赶跑邪气,爽快机体。

还可以用中药逍遥丸等调理,这当然要有医生指导。

**第五,防“积食毒”:把好“进口关”**排解吃撑之毒,责任首在自身了,在于管住嘴。

苦夏之时,脾胃气血两虚。

因此当“三少吃”:少吃冰镇和冷饮冷藏食物、少吃寒凉性较重的果蔬、少吃辛辣刺激之物。少吃是低标准,不吃是严标准。

再者是头脑要筑就“三不宜”概念:口味不宜重、喝酒不宜过、宵夜不宜贪。一时尽兴,难免日后有悔。

治未病,就是从桩桩件件的日常自律做起,久久为功,平安度夏。

作者:杨献国,浙江省科普联合会副会长,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原副书记、巡视员、省人民政府原参事。从事医疗工作10多年,品质管理硕士,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师级
阅读理解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