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粽子的由来你知道多少?

科小二
原创
浙江省科普联合会官方科普号,让科普更靠谱。
收藏

端午节吃粽子,好像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事。

提起粽子,自然会想到端午。

问起端午的来源,又自然会说起屈原。

那么究竟粽子与端午、粽子与屈原有多大的联系呢?

其实粽子的出现远远早于端午,粽子的由来跟屈原并无甚关系。

****传统说法里:****铁三角一般的“端午、屈原、粽子”真的靠谱吗?端午节吃粽子到底和屈原有什么关系?

标准答案一般长这样: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按照这种民间流俗的说法,端午吃粽子最初是为了祭祀战国时的屈原。但经过学者们的大量考证,这种说法早已被证明是不可靠的后起传说。例如,闻一多在民国年间就写出《端午考》,质疑端午及其习俗与屈原没有直接关系,关系的建立始于南朝梁吴均的一本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常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彩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屈原说,你们投粽子投了几百年,虽然心意可嘉,可惜方法有点不对路,我来教你们怎么包粽子。

这是以粽投江用来纪念屈原最早的文字记载。这么说起来,是先有屈原投江后有粽子问世?而且屈原还直接主导了粽子的进化史?

但这种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

****真正历史上:****吃粽子与屈原并没有太大关系

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的说法深入人心,但中国人食粽的真实起源确实与屈原无关。

粽子起源远早于屈原

如果食粽最初为了祭祀屈原,那么在屈原投江以后的战国末期至秦汉间不该没有史料记载,但粽子在这段时期确实未见于文献。

“糭”是“粽”的古体字,首次出现于东汉的《说文解字》中“糭,芦叶裹米也。从米,声。作弄切” ,距离屈原的时代相去甚远。

那么,既然端午食粽习俗与屈原无关,又起源何处呢?

有学者认为在炊具出现前,便有了粽子的雏形。古代的粽子有两种形制,一种是“角黍”,就是今天常见的包裹的粽子;另一种是“筒粽”,以竹筒装米做成。

吃粽子最早的意义

最早的“筒粽”是用竹筒装黏米,以草木灰汁煮熟。色、香、味别具特色,且能清热降火,调理胃肠,是一种时令食品。粽子的出现,标志着岁序转入夏季,是一年生活转折点的信号,最初并无特殊纪念意义。

到了春秋时期,逐渐改用菰(茭白)叶包黏米成牛角状,用于祭拜祖先和神灵,称“角黍”。之所以把粽子包成牛角状,是因为古代先民在祭祀时喜用带角的动物来作祭品,认为动物的角,是沟通人与神之间的灵物,以求五谷丰登,仓满廪实。

角黍起初是在夏至和端午两个时节被人食用,根据古人的天文历法观念,夏至是阴阳交错之际,角黍正好被用来调和阴阳。黍又名“火谷”,火属阳,而菰叶(茭白叶)水生属阴,所以用叶包黍就是以阴裹阳,取调理中和、驱疫避恶之意。

粽子与端午的联系从晋朝才正式确立 角黍的做法是:“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日啖之。”那时人们吃角黍,是在每年的夏至到端午期间,角黍还算不上端午节的专属食物。

南方多水,故“糭”在食用之外,也用于祭祀水神,古人常把蛟龙视为水神:“将贮有稻米的竹筒投入江中以饲蛟龙,正是越人祭龙的古老活动,恰如我国北方周人的祭祖之俗。”

南朝梁时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荆楚五月风俗:“夏至节日食糉。按,周处《风土记》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糉。”

可见直到那时即使在屈原的故乡也并没有端午吃粽的习俗,倒是有龙舟竞渡,确系屈原之故:“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命,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至今为俗。”

据史料记载,粽子正式被定为端午节食品是在晋代。

到了唐代,粽子用米“白莹如玉”,形状也出现了菱形、锥形等,成为节日或民间风味小吃。

宋代时,出现了“蜜饯粽”,即果品入粽。

元代以后,包粽子已不限于菰叶,而是改用箬叶和芦苇叶。

明清时期,粽子更被赋予了吉祥含义。相传,当时凡是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考前要吃一种细长像毛笔般的粽子,被称为“笔粽”,谐音“必中”。另一种说法是,这种“笔粽”吃进肚子,胸中会有神来之笔,能考出好成绩。

如今,粽子与正月的元宵、中秋的月饼一起,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节令食品。

在已过去的端午佳节里,你有没有剥开一个喷香的粽子,来上一口呢?

评论
科普ZSL
学士级
已阅读
2024-08-19
科普5dfc4f1bb909c
太傅级
2024-06-14
飞马腾空
太师级
阅读理解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