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 北京大学工学院积极参加第二届北京大学“科技点亮生活”校园科普活动

北京大学工学院科普教育基地
北大工学院是中国科协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定期开展科普活动
收藏

为响应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号召,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展现学校科技工作者的风采和师生劳动月成果,北京大学科协、教务长办公室、教务部、创新创业学院、工学院等,2024年5月25日在恬园草坪联合举办了第二届北京大学“科技点亮生活”校园科普活动,开展科普互动并举办科普讲座。

北京大学工学院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参展项目2项,举办科普讲座2场。通过“潜翔Ⅰ”无人跨域航行器、“齐心协力---多机器人协作协同”等科普展示项目,以及科普讲座“神奇的振动与波” 、“集群机器人的奇妙旅程”,生动形象地呈现了工学院的多项科普成果。

科技点亮生活,甘露滋润大地。本次活动在细雨蒙蒙的恬园拉开序幕,参展单位的老师和同学们在40个帐篷中布置了60余展项,从科学实验室到基础知识讲解;从创意生活到劳动教育案例,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吸引了大量在校师生、校内外中小学生,以及进校参观的公众来到现场参与互动,当天累计到场人数800余人。

启动仪式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长王博教授,北京大学科协主席朱彤院士、副主席董尔丹院士,常务副秘书长、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郑英姿,副秘书长、教务长办公室副主任宋鑫,教务部副部长方哲宇教授到场,启动仪式由北京大学科协秘书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德英主持。

朱彤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强调这是北京大学科协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我们在校园中积极传播科学知识,进一步营造求知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师生的科学文化生活。

朱彤讲话

王博指出,科普活动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劳动教育也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博最后讲到:“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科学文化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创新,不断探索五育并举的育人新路径。”

王博致辞

之后,与会领导进入展区参观各单位展项,并与在场参展师生进行了交流。小雨挡不住大家参与活动、亲身感受科技魅力的热情,师生们在各个展位互动体验,集赞打卡。

与会领导参观展项

工学院科普展示项目一:“潜翔Ⅰ”无人跨域航行器

“潜翔Ⅰ”海-空跨介质航行器具备水下和水面航行的能力,可以用于海洋资源勘探、水文气象测量、安防安保、深海快速救援等。

科普现场

工学院科普展示项目二齐心协力---多机器人协作协同

多个机器人(如无人机、无人车、机械臂)通过协作协同可以完成大量复杂任务,从而显著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因而,它们在运输、维护、搜索和救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研究热点集中在如何通过智能算法设计机器人之间的交流语言、协同动作和合作方式(比如团队组建和任务分配)。随着机器人变得更加多功能和经济实惠,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和服务机器人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我们朝夕相处。

协同探索 协同推动

科普现场

另外,工学院科普宣讲团讲师为听众们带来了2场精彩纷呈的科普报告。

白闻硕同学带来科普报告:神奇的振动与波,抛出问题“如何能微风摧毁钢铁之桥?”“和声之美又何以令人心旷神怡?”,深入浅出地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出发,探讨了振动与波动的产生机制,辨析这两种物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通过音叉的两个精妙实验,生动对比展示了它们的特点,揭示了“共鸣”与“拍音”现象背后的力学原理。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观众朋友们积极参与,亲手体验了振动与波动现象中的力学之美。

丁康同学带来科普报告:集群机器人的奇妙旅程,结合智能化、无人化的时代发展需要进行了机器人的相关科普,从机器人的定义组成到分类应用,从单机器人到集群机器人,带来了一场集群机器人科技前沿的分享讲解,鼓励大家贡献青春力量,探索更加智能更加广阔的科技世界。

科普宣讲团报告现场

此次校园科技科普活动的举行,展示了工学院丰富的科普资源,活跃了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推动了科学文化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参与者感想:

郎青林(极客实验室 Onewho无人机负责人)

下雨挡不住观众们参观北大学生科创实践成果的热情。本来预期因为天气人会比较少,但没想到来到我们OneWho无人机展位的观众数量远超预期,我们甚至一度把集赞印章的墨水都用完了。其中,有不少是高中及以下年龄段的小朋友,对无人机飞行模拟体验很感兴趣。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小朋友在妈妈的催促下久久不愿离去,最后他的妈妈只好把他托付在我们展位这了,只要没有别的观众排队,他就一直沉浸在模拟操控无人机的乐趣里,也越玩越熟练,刷新了模拟器里的很多记录。能够把科创的种子播撒给国家的未来,这是科技点亮生活活动很有意义的一个地方。

韩司宇(极客实验室葫芦烙画非遗传承人)

非常荣幸能够受邀参加本次“科技点亮生活”科技周活动,我深感激动。科技周的举办,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绝佳的平台,让每个团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与创造力,使我仿佛看到他们在各类科技竞赛中大展身手,用智慧和勇气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风采与力量。同时,他们对传统文化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源于“文化自信”的落地生根,也是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新时代,如你们这般,有科技创新精神,有古老文化底蕴,有无限活力的莘莘学子正担负着国之未来。最后,再次感谢主办方的邀请与精心组织和辛苦付出。我也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参与更多这样的活动,与大家一起见证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齐致权(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3级同学)

今天我参加了北京大学科技点亮生活的活动,担任了下午的志愿者,负责接待同学们。即使今天下了中雨,同学们的热情并没有减少,来访的同学们络绎不绝。我在我的信科摊位上向同学们普及一些简单的电脑知识,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并且邀请同学们参与有奖答题活动,参与即可获得电脑小队钥匙扣的奖励。其中有的同学还是电脑方面的小白,也有的同学了解的知识远超于我,但他们都对我们学院的电脑小队的组织表示了肯定与认可,我也非常开心能够参与到这次的活动中,感受同学们的热情与求知欲,也欢迎同学们能够关注到我们电脑小队,多多参与我们的活动!

徐丽欣(兴隆县第一中学高二四班学生)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感受到了蓬勃的创新活力。各展位多种多样的创新产品让人眼花缭乱。我看到了千层镜,它外观十分像镜子,灯亮时层层叠起,好像有千层,同时我还了解到了它的原理和组成,它是由折射率和反射率不同的两块镜子组成,当灯亮起时,奇迹就发生了。北大的学长学姐们就通过这一原理制成了千层镜。作为高中生的我们,也应该有发现美的眼睛,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发扬科技创新精神,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科技创新也是国家发展的必备因素,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担起国家发展大任,助力科技强国。

评论
泰顺惠友社工
大学士级
科普活动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劳动教育也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博最后讲到:“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科学文化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创新,不断探索五育并举的育人新路径。”
2024-06-15
泰顺惠友社工
大学士级
生动形象地呈现了工学院的多项科普成果。
2024-06-14
飞马腾空
太师级
阅读理解
2024-06-13